《琵琶記》是元代末年高明的作品。高明,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瑞安屬古永嘉郡,是戲文的發源地。同鄉前輩編寫演出的《趙貞女》、《王煥》、《王魁》等戲文,對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明至正五年(1345)登進士第,做過福建行省都事等官,為百姓辦過一些好事。後來因為性情梗直,逐漸感到不適應官場,辭去了官職,隱居寧波城東櫪社,以詞曲自娛。《琵琶記》就是他在元代末年避戰亂隱居期間,根據“趙貞女、蔡二郎”古戲文改編而成的。《趙貞女》演蔡伯喈上京應舉,貪戀功名利祿,背親棄婦,馬踏趙五娘,被“暴雷震死”的故事,有很濃的因果報應迷信色彩。曆史上東漢末年有個蔡邕,字伯喈,是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劇情與曆史人物無關,但反映了生活中一些封建文人飛黃騰達之後拋棄結發妻子的現實。高明改編時為了提倡封建道德,對情節作了根本的改動。

《琵琶記》共四十二出,劇中陳留郡窮書生蔡伯喈是個孝子,與趙五娘新婚才兩月,感情很好。他本不想去應試,是父親蔡公不從;他考中狀元,丞相牛太師奉旨招他入贅,他辭婚,但牛丞相不從;他惦念家中,辭官回鄉奉養雙親,朝廷不從。他隻得終日悶悶不樂。家中趙五娘獨力伺奉公婆,曆盡艱辛。偏偏趕上陳留郡大饑荒,漸漸衣食難繼。五娘釵梳首飾典賣殆盡,生活仍然越來越艱難。一次,五娘苦苦求得少許救濟糧,途中又被裏正奪去。幸虧鄰居張大公常常給予接濟。吃飯時,五娘弄到的糧食給公婆充饑,自己躲在灶下以糠果腹。婆婆不明真相,嫌無菜蔬下飯,又懷疑媳婦留著好飯菜自己享用。蔡公蔡婆跟到灶間,發現媳婦吃的是秕糠,深悔錯怪了好媳婦,既痛又愧。不久,蔡公蔡婆相繼病餓而死。五娘剪發賣餞,羅裙包土,自築墳塋,勉強將公婆安葬。之後,五娘描畫公婆畫像,背上琵琶,一路乞討上京尋夫。幾經波折,與蔡伯喈相逢。蔡得知父母雙亡,悲痛欲絕,立即要辭官歸裏。牛氏情願奉五娘為正。牛丞相終於回心轉意,同意女婿帶牛氏、五娘一起回鄉守孝。皇上下旨嘉獎,蔡氏滿門受封。

《琵琶記》因為是文人作品,藝術上顯然精致成熟了很多。它一方麵保留了民間文學的渾樸質實,同時又具有了詩的雋美和想象。高明對生活很有觀察,比如趙五娘吃糠這場戲,寫得非常真切深入。告求到的救命糧半路被裏正搶走,害得五娘差點兒投井自盡。張公公接濟的一點糧食又不夠支持三個人活命。五娘隻好讓公婆吃米,自己吃糠。這時戲裏安排有兩段唱腔,第一段描寫糠的粗礪、難以下咽:

“嘔得我肝腸痛,珠淚垂,喉嚨尚兀自牢嗄住。糠!遭礱被舂杵,篩你揚簸你,吃盡控持。好似奴家身狼狽,千辛萬苦皆經曆。苦人吃著苦味,兩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孝順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