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戲的繁榮發展,產生了兩種後果,一個是形成了聲腔係統,一個是出現了多聲腔的劇種。地方戲在流布過程中,為了適應當地的欣賞習慣和要求,其聲腔必然與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這樣就常常衍變出一種以原聲腔為基礎又具有當地色彩的新劇種,結果形成了一個聲腔係統的劇種群,在聲腔、表演、劇目上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又各有不同的風格和地方色彩。這種聲腔係統有:①由弋陽腔在各地派生的高腔係統;②各地昆曲所構成的昆腔係統;③梆子腔係統,包括全國各地的梆子戲;④皮簧腔係統,源於西皮腔和二簧腔彙合的皮簧腔,包括各省的皮簧戲;⑤弦索腔係,在明末的民歌小曲的基礎上形成,包括黃河流域各省及江蘇、湖北等地的絲弦、梆子、越調和弦子戲;⑥亂彈腔係,由原唱二凡和三五七腔調的劇種組成,流布於浙江、江西等地。這後四種腔係中,以梆子和皮簧腔係流布最廣,藝術成就也最高。不同的聲腔劇種流布於同一地區並逐漸融和,互相交流吸收,甚至組成一個戲班同台演出,演員兼唱多種聲腔,遂逐漸融合為一個包容多種聲腔的新劇種。如湘劇、祁劇、婺劇、川劇、滇劇等,都是包容多種聲腔的劇種。後來形成的全國影響最大的劇種京劇,也是一個多聲腔的劇種。

清代地方戲的作品,多出自下層佚名作者之手,主要靠梨園抄本流傳,或由藝人口傳心授,刊刻付印本極少。今存早期刊行的選本集,隻有《綴白裘》的第六和第十一兩集和少數抄本。早期編演的多是一些反映日常生活的小戲,如《打花鼓》、《打麵缸》、《張三借靴》、《張古董借妻》等,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濃厚。進入城市後,為了競爭和滿足人民的需要,從昆、弋等劇種中移植或從各種小說彈詞中,編演了大量的曆史演義和民間傳說的故事戲,內容和形式日臻成熟。內容突出的有如下幾個方麵:①歌頌犯上作亂,鼓吹興兵反朝,頌揚叛逆精神的作品。如描寫梁山義軍鬥爭生活的《神州擂》、《慶頂珠》,寫隋末瓦崗寨聚義的《賈家樓》、《打登州》,反映元末農民起義的《串龍珠》等。一些曆史故事戲如描寫赤壁之戰的《祭風台》,多表現曆史人物的謀略智慧及英雄主義事跡;②歌頌愛國主義和民族英雄,反映民族鬥爭的作品。如表現楊家將故事的《兩狼山》、《寡婦征西》、《演火棍》等,描寫漢藏聯姻的藏劇《文成公主》等;③表現具有高超武藝和聰穎智慧的婦女英雄形象的作品。如《天門陣》、《楊排風》等;④反映社會的世態炎涼,家庭糾紛,官場紛爭,表現人民的道德觀念、是非標準的劇目。如《清風亭》、《賽琵琶》、《四進士》、《玉堂春》、《王寶釧》、《明公斷》等;⑤還有一批反映封建階級意識,鎮壓農民起義,宣揚封建道德、低級趣味的劇目,如《擒方臘》、《擒楊麼》等。

戲曲藝術發展到地方戲階段時,在創作上沒有出現高水平的劇本,劇本藝術明顯地遜於表演藝術,表演藝術已占據了戲曲的中心地位。地方戲在表演藝術方麵,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演員。據記載,當時的北京、揚州等地,知名的花部藝人約有200多人。乾隆初年,在北京京腔“六大名班”中,出現了著名的“京腔十三絕”。京腔演員如八達子、天保兒、白二,秦腔藝人魏長生及其弟子陳銀官、王桂官、劉二官、劉鳳官,徽班藝人高朗亭,揚州著名演員楊八官、郝天秀等,均技藝超群,兼擅數種聲腔,馳名各地,富於創新,在聲腔、表演、化妝等方麵,都有突出的創造。地方戲在表演形式、技術上也比前代戲曲更加完整精細。在腳色體製上,昆曲多以生旦為主,地方戲則多以生淨兩行為主,而且各行腳色分工更為細致。生行分為正生(須生)、老生、小生,淨行分為淨、二淨、花臉、副、醜等,此外還出現文武的分工,有文、武和文武兼擅的三種類型,這些大大豐富了戲曲的表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演員的專業化技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