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戲是清代新興的各種民族、民間戲曲的總稱,主要是指乾隆年間昆曲之外的新興的花部亂彈戲,包括梆子、皮黃、弦索、亂彈等新興劇種,和以藏劇、白族吹吹腔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戲曲,也包括已經地方化的昆弋腔戲和其他古老劇種。

地方戲的興起並不自清代始。清以前的古老劇種都發源於一定地域,其最初的形態都是地方戲,如明中葉興起的四大聲腔。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某些劇種取得專擅一代劇壇的地位,而其他劇種尚未成熟,因而未能形成諸腔並盛的局麵。明末清初再現了新的變化。首先是弋陽諸腔在各地繁衍時具有地方化的特點,同時,清康、乾年間新興起的地方戲又在全國各地滋生,出現了諸如梆子腔(弋陽梆子、安慶梆子、隴西梆子)、亂彈腔(揚州、山西、四川等地亂彈)、秦腔、西秦腔、西腔、西調、隴州調、並州調、襄陽腔、楚腔、吹腔、宜黃諸腔、二黃腔(胡琴腔)、口羅口羅腔、弦索腔、嗩呐腔、巫娘腔、柳子腔、勾腔、河南本地土腔、山東弦子戲、卷戲,灘簧、秧歌、花鼓等等。這些聲腔劇種,名稱無規範,形態尚不穩定,多以地名或伴奏樂器名命名,正處在成熟半成熟狀態。但它們的出現,如雨後春筍,使劇壇的麵貌煥然一新,出現了諸腔雜陳,百花競放、爭芳鬥豔的繁榮氣象。進而又出現了花雅爭勝的局麵,花部指各種地方戲觀看花鼓紅,雅部專指昆曲。同時,原來流布各地的昆曲,接受了各地方語言、民間小曲和欣賞習慣,出現了地方化的新變化,演變為富有當地色彩的昆劇,如湘昆、北昆;或者被某地方戲吸收作為組成部分之一,如川劇、婺劇中的昆曲。此外,一些古老劇種如興化戲(今莆仙戲)、下南腔(今梨園戲)、潮調(今潮州戲),也有所發展。而少數民族戲曲如藏劇、白族吹吹腔、壯劇等,也已形成和發展。

清代地方戲的蓬勃興起,有著政治經濟和藝術上的原因。明末清初曆史的興亡更替,血與火的衝擊,加重了已經步入封建社會末期的階級和民族的矛盾,人民中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識空前高漲,這種情緒必然促使藝術上的活躍和繁榮。同時,在康熙後期,戰亂稍息,經濟上得到了恢複,出現了康雍乾一段時間的太平時期,社會生活穩定,為民間戲曲的興起提供了有利條件。在藝術上,地方戲從傳統戲曲吸收了眾多的營養,昆弋二腔的藝術經驗,幾乎滋養了所有的後起劇種,它們的表演經驗和劇目大多為新興劇種吸收和借鑒。地方戲還從民間藝術中獲得了充足的養料。自明代中後期以來,民歌小曲盛行,許多地方戲就是在吸收了民間曲調的基礎上形成的。由弋陽清代京城演戲的盛況腔滾調發展起來的戲曲唱腔,突破了曲牌的長短句嚴格句式,吸收了民間曲調的板式唱腔格式,創造出整齊的上下句的板式唱腔,形成了以板式變化為特征的音樂結構形式,並由此引起了戲曲文學、舞台藝術及整個演出形式的一係列變革,創造出戲曲的又一種新的藝術體製——板式變化體。它較之南戲、雜劇到傳奇所一直采用的曲牌聯套體的結構體製,有更為單純、通俗、靈活的特點。由於這種體製的唱詞句格是上下兩個整齊句子的不斷反複,可以根據劇情的需要而自由伸縮,唱腔結構也是采用上下兩個樂句,以板式變化和反複變奏的形式來適應劇情的需要,節奏的緊慢、唱腔的長短,均可自由掌握,唱的安排不必再受唱詞句格字數的限製,其他的表現手段的綜合運用,也無需恪守以唱為主的套曲體的製約,能夠在不同的劇目和場次中按照戲劇化的要求靈活處理、合理運用,適用於唱念做打不同重點的劇目。這樣就為戲曲演員的表演藝術在不同才能不同風格的自由發揮上,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此外,在劇本的創作上,也打破了過去套曲體製按套曲分出的形式局限,而以戲劇衝突為主要根據來安排長短不拘的場次,進行分場結構。這樣,清代地方戲將戲曲藝術的綜合性、戲劇化和表現力都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也為京劇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地方戲興起於民間,開始流行於鄉村集鎮,後來則向著城市流布,串演於各省市之間,許多工商業城市便成為地方戲的彙合之點,當時的北京和揚州便成為北南兩大戲曲中心。眾多的劇種薈萃一地,產生了競爭,突出地表現為花雅兩部爭勝的局麵。地方戲的出現,必然和處於正聲地位的昆曲產生競爭,而且地方戲愈是繁榮就日益產生對昆曲的威脅。據記載,北京的觀眾,“所好唯秦聲、噦、弋,厭聽吳騷,聞歌昆曲,輒哄然散去”(徐孝常《夢中緣》序)。競爭在北京十分激烈。清政府曾采取種種鎮壓措施保護昆曲的正統地位,排斥禁毀花部的演出,使花雅之爭,愈演愈烈。在近百年的時間裏,曆經三次激烈交鋒,而終以花部取勝。第一次是乾隆初年,由弋陽腔演變的京腔(又稱高腔)與昆曲的抗衡,出現了京腔“六大名班,九門輪轉”的極盛局麵;第二次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著名秦腔演員魏長生進京演出秦腔,盛極一時,使昆曲相形見絀;第三次是乾隆五十五年,藝人高朗亭率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打開了徽班進京的門路,出現了四大徽班稱盛的局麵,雖然每次競爭都遭到了清政府的鎮壓,但終於在北京出現了京(京腔)秦、徽秦合作的繁盛局麵,最後導致了京劇的誕生。花雅的激烈競爭,波及全國,地方戲終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取得了勝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