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戲劇本采取分場的形式。分場即以人物的上場下場為界線,把劇本分成若幹段落。其中一般交待情節的則一筆帶過,稱過場。需要集中刻畫人物和表現戲劇衝突的場子則細筆描畫,刻意求工。第一場是介紹作者立意和劇情梗概的開場戲,稱“副末開場”。第二場開始正戲,主要人物要盡先在前幾場出場,以後的場子則要注意腳色行當的勞逸和主次場的安排,注意調劑場子的冷熱。全劇圍繞主角生、旦戲的主線進行,中間穿插淨、醜、末的插科打諢,展開戲劇情節,並以曲、白和科介(動作)作為表現的手段。但南戲不再是一人主唱,而是各行角色都可以唱。這樣就使南戲的演唱靈活自如,因而也為白科介的綜合運用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更有利於塑造人物和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這種形式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尤其在《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和南戲名著《琵琶記》出現之後,這種劇本形式,已基本固定,為後世傳奇體製奠定了基礎。

南戲的行腔音韻,隨著流布地區的擴展,與當地方言相結合而不斷豐富。南戲的音樂最初取材於村坊小曲、民間歌舞小戲,也有一大部分宋代的詞體歌曲。進入城市後,又吸收大曲、諸宮調、唱賺等說唱音樂,形成以宮、商、角、徵、羽五色音階為特色的南曲為主的音樂。北雜劇流傳到南方後,吸收了北曲的經驗,形成南北合套的曲牌聯套體的音樂體製,運用中短套多,長套少,一套曲子中可按劇情需要加以轉換,串連起來,富於變化,十分適合表現曲折的離合悲歡的戲劇情節。雖然從音樂結構上看不如北雜劇嚴謹,但更適應戲劇結構需要。

南戲的表演藝術,具有民間歌舞小戲的表演特色,同時,也吸收了雜劇的插科打諢的滑稽表演方式。有的側重於抒情和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戲劇衝突;有的側重於表現人物的外部形象,精於武打跌撲的動作,從而形成曲、白、科介綜合性的戲曲表演藝術。其角色行當有7種,即生、旦、淨、醜、外、末、貼,多以生、旦為主要腳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