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倚馬多嬌,念塞上單衣雪滿腰,請記取秦皇,金銷十一,服贗宋祖,杯解腥臊;一代天驕,原子(能)宇宙(線),何必荒城競射雕?民苦矣!莫談談打打,暮暮朝朝。[1O]畢竟是年輕,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到如此地步。
無論是秦始皇的金銷十二,還是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他們都沒能挽救自己江山的頹勢,他們早已經被曆史的風雨所吹打,成為了遙遠的過去,毛澤東的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多麼有氣魄,這個愣頭青竟然還拿這些小兒科的東西來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叫板,的確是嫩了一點。
更讓人臉紅的是“原子(能)宇宙(線)”那一句,簡直是荒唐極了。從抗戰勝利到內戰爆發,美國把價值數億美元的飛機大炮源源不斷地送到了蔣介石的手裏,為蔣介石裝備了六十多個師,支持和鼓勵蔣介石打內戰。世界公眾的輿論這樣評價這件事情: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軍隊替美帝國主義打仗,屠殺中國人。[11]現在蜀青卻在這裏不打自招,用美國人的原子彈來嚇唬中國人,簡直到了恬不知恥的地步。本來自己國家的事情就不應該由外國人在這裏染指,中國有一句古語說“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是說,兄弟倆在自家裏打架,這個時候如果從外邊來了強盜,兄弟倆立刻會停止內訌,一起來抵禦強盜。這個蜀青竟然連這樣的常識都不懂嗎?
六、一個“詞學家”的詞
1945年12月10日,一個叫尉素秋的女士在《和平日報》上也發表了一首《沁園春》和詞。
十載延安,虎視眈眈,赤旗飄飄。趁島夷入寇,胡塵滾滾,漢奸竊柄,濁浪滔滔。混亂中原,城鄉分占,躍馬彎弓氣焰高。逞詞筆,諷唐宗宋祖,炫盡風騷。
柳枝搖曳含妖,奈西風愁上沈郎腰。算才情縱似,相如辭賦,風標不類,屈子離騷。闖獻遺徽,李岩身世,竹簡早將姓氏雕。功與罪,任世人指點,暮暮朝朝。第詞的上闋責難延安的共產黨,說共產黨趁日軍的入侵以及在南京建立親日和平政權的汪兆銘一派的變節,而發展自己的勢力,說毛澤東的詞對帝王的評說是裝腔作勢。下闋“沈腰”一句,利用了一個典故:南朝粱的沈約在給朋友的信中訴說自己身體非常衰弱,竟然出現了衣帶漸寬的感覺。這裏嘲笑柳亞子對毛澤東的欽佩如同落魄者充滿風情的媚態。接著說柳亞子的才情雖與司馬相如不相上下,但是就“風標”(同“風騷”“風流”同意)來說,卻缺乏屈原那種雖遭流放仍獻忠誠於故國的氣節。“闖獻”是指結束了明朝性命的兩大農民起義首領李自成與張獻忠;李岩則是以舉人身份投靠李自成幕下的讀書人。郭沫若於明滅亡三百年紀念時寫成《甲申三百年祭》,將李岩作為在李自成的叛亂中促成了農民革命之自覺的知識分子挖掘出來加以表彰,受到人們的關注(毛亦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一年前在重慶的事情。而本詞作者則認為李自成、毛澤東一樣都是“流寇”、“土匪”一類,李岩與柳亞子乃是投機的追隨者。
這個叫尉素秋的女人好大的口氣,她如此大言不慚,是什麼來頭?
她的確有一點來頭。
尉素秋是江蘇碭山[12]人,中央大學中文係畢業,她在大陸的時候無論在政治方麵還是在文學方麵都毫無影響,直到她和國民黨的一個高官跑到台灣之後,借她老公的光才混出了一點名氣。她曾任台灣成功大學中文係主任,中央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海大學、師範大學的專職或兼職教授。是台灣《筆彙》月刊、《文學》季刊、“鳳凰樹文學獎”的後台老板,她甚至被台灣推為“著名詞學家”,2003年6月30日下午1時30分,尉素秋在台北市木柵寓所辭世,享年96歲。
尉素秋的確沒有什麼名氣,但是他的老公早年卻是共產黨內一個非常知名的人士,她寫這樣的詞?當然不是她自己的意願,那是他老公的指使。
她老公的名字叫任卓宣。生於1895年,四川省南充縣人,原名任君彰,字卓宣,筆名葉青,1920年赴法勤工儉學。在那個年代裏他竟然和周恩來是齊名的。
這要從頭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