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3 / 3)

正像人們所熟知的那樣,毛澤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在戰場上一次一次地打敗蔣介石。但是,他的雙手甚至是天生的不喜歡摸槍,有據可查的一次拿槍是井岡山當師長的那麼幾天時間。

那是1928年3月,中共中央決定湘東特委和贛西南特委“合並歸湘南指揮”,當時周魯擔任湘南特委軍事部長、省軍委特派員,他到井岡山之後,根據中共中央上年11月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和12月31日給湖南省委的指示,指責井岡山“行動太右,燒殺太少”。沒有執行所謂“使小資產變成無產,然後強迫他們革命”的政策;批判毛澤東是“右傾逃跑”、“槍杆子主義”,並把中央開除毛澤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的決定訛傳為“開除黨籍”;取消他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改組為不管地方隻管軍事的師委,並且以何挺穎為書記。這樣,使毛澤東一度成為“黨外人士”,不能擔任前委書記和黨代表,隻能擔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

4月24日前後,在江西寧岡縣的礱市,毛澤東領導的軍隊和朱德領導的軍隊勝利會師,兩位曆史巨人的大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當時毛澤東的“合法”身份是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5]毛澤東領導的軍隊和朱德、陳毅率領的部隊會師之後,他們在龍江書院召開了營以上會議,確定將兩部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當時毛澤東第一次挎上了一把駁殼槍。毛澤東還有點不太習慣,他挎上槍之後,自言自語地說:“身背盒子槍,師長見軍長。”[6]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毛澤東拿槍的唯一記錄。

可以說,毛澤東領導的人民軍隊並不是靠槍杆子打碎了一個舊世界的,他是用他的筆杆子指揮他的槍杆子打敗了蔣介石的千軍萬馬。1936年12月,毛澤東給女作家丁玲寫了一首詞,曾經引用過拿破侖的一句話:“纖筆一支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拿破侖當時說:一支筆可以當得過三千支毛瑟槍。不過,毛澤東的一支筆當得又何止是三千支槍呢?

在長征途中,賀子珍為他特製了一個可以裝紙硯筆墨的口袋,毛澤東看著這個可愛的口袋開玩笑地說:“我要用‘文房四寶’打敗國民黨的四大家族。”[7]沒有想到,毛澤東的一句玩笑話竟然真的成為了現實。

卻說今天,蔣介石麵對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醋意大發,但是他又不敢輕易展開文化“圍剿”。因為他擔心引起反麵的影響,“圍剿”不成,反而起了替共產黨宣傳的作用。多次的武力“圍剿”對毛澤東沒有效果,難道文化“圍剿”就會有效果嗎?蔣介石的擔心是有根有據的。

但是他手下的“嘍嘍們”卻不知天高地厚,畢竟他們並不是“老毛”的對手,對“老毛”的厲害還缺乏了解。所以,為了打消老蔣內心的醋意,澆滅他心中燃燒起來的塊壘,他們決定還是要試一試自己的身手。在陳布雷的刻意安排下,國民黨當局經過精心策劃,政論界開始對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進行曲解、非難、歪曲、攻擊。

首先,國民黨的新聞主管部門開始對《新民報》施加壓力。

《新民報》總經理陳銘德的小舅子也就是陳銘德夫人鄧季惺的弟弟鄧友德,當時已經是國民黨新聞局的副局長,他的壓力非常大。那時,重慶的《新民報》為了防止日本人的轟炸,搬到了市郊的大田灣一帶,當時的條件十分艱苦,竹子爛泥糊的牆,茅草搭的屋頂,兩張木板拚起來就是一張床。人們很難想象得到,那光輝瑰麗的《沁園春·雪》就是在這麼破爛的地方被印成鉛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