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月經前一周起,每天敲打兩側膽經5分鍾,另外,睡前按揉兩側太衝穴和血海穴各2分鍾。月經來後停止按揉血海,以防出血過多,這時按揉太衝、敲膽經,再配合吃加味逍遙丸,就可以了。
如果痛經厲害,可加按合穀穴止痛,將食指拇指並攏,手背肌肉最高點處即是合穀。它是止痛的萬能穴,可以止全身的急慢性疼痛。微微握拳,輕敲腰骶20~30次,可以加快瘀血排出,活血止痛。
受涼引起的痛經,關元和合穀一下緩解
月經前幾天吃了涼東西,或者淋雨、接觸涼水以後小腹劇痛,渾身發冷,月經量少,顏色深,夾著血塊,臉色青白,嘴唇發紫。
這是寒凝血瘀。女性的衝、任二脈很嬌貴,容易被寒氣所傷。血遇寒則凝,凝則不通,所以衝、任脈則痛。小腹正是衝、任兩脈的必經之地,寒氣易傷陽氣。陽氣相當於身體的小太陽,太陽不明,自然陣身發冷,臉色青白,嘴唇發紫。
這種痛經幾乎每個女人都有過,一不留神就會碰上,所以解決方法就是細心嗬護和艾灸。
首先要注意月經前的保暖,尤其是小腹、後腰以及腳,前兩個是生殖係統所在,後者是則寒氣所生之處。如果不小心著涼了,要立即灸關元穴,硬幣大小的薑片上放艾絨,要連續灸5炷,直至小腹暖洋洋的。
如果疼得厲害時隻想蜷著,這時每天要用手指使勁按兩側合穀穴3分鍾,用手掌來回擦腰骶部200下,按揉小腹或者用熱水袋焐3分鍾,多喝熱的白開水。
虛寒引起的痛經要艾灸腎腧、關元
每到月經時就怕冷,小腹持續疼痛,但是可以忍受,喜歡用拳頭抵著,後腰也酸疼怕涼,舌比較淡,臉色淡白。
這種痛經是虛寒引起的,從根本上講是因為陽不足了。沒有外來的寒邪侵襲,所以怕冷、疼痛的程度相對較輕,可以忍受,而舌和臉色也表現為一派虛相。這種痛經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在治療時要多注意以下方麵。
飲食方麵,平時要多吃紅肉,比如牛羊肉、蝦等,菜或者湯裏要放一些生薑、蔥、茴香、花椒,這些東西都是溫性的,本身就是藥材,可以補陽祛寒。不能因為怕長肉去節食,甚至隻吃蔬菜水果,長期下去,就會形成虛寒型體質,更會適得其反,因為陽氣不足後身體怕冷,就會長出更多脂肪來禦寒。
穿著方麵,像什麼露臍裝、低腰褲、冬天的短裙、短褲等都盡量少穿,雖然表麵看起來很熱辣,其實內在體質已經快變成“冰山”了。寒邪損陽,日子久了,便會“寒占陽巢”。
起居方麵,要多運動以振奮陽氣,多曬太陽以補充陽氣。
最關鍵的就是妙用我們身體上的穴位:腎腧穴、關元穴。
腎腧穴是膀胱經上的穴位,距離後正中線四橫指,跟前麵的肚臍在同一水平線。它是腎髒在後背的最大通道,通過艾灸或者按揉就可以補腎髒之陽。
關元穴是任脈的穴位,與元陽(腎陽)相通,按揉關元可以溫陽逐寒,治寒性病,同時它也是保健大穴,可改善寒性體質。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灸腎腧穴、關元穴各1根或者半根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