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治療常見外科病的穴位自我療法
除了常見的慢性病,有很多外科病也可以用穴位自我療法來治療和緩解。相比慢性病,外科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與不便往往更直接,以按摩、針灸為代表的穴位療法可以有效緩解外科病的痛苦,加速康複進程。為了顧及現代人的保健需求,本章中還包含了一些諸如腕管炎、閃腰等都市人多發的外科病,以期為讀者帶來更實用的幫助和指導。
小腿靜脈曲張的穴位治療法
靜脈曲張是因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久行久立,過度勞累,進一步損傷筋脈,以致經脈不合,氣血運行不暢,血壅於下,瘀血阻滯脈絡擴張充盈,日久交錯盤曲而成。日久類似瘤體之狀。亦有因遠行、勞累之後,涉水淋雨、遭受寒濕,寒凝血脈,瘀滯筋脈絡道而為病。瘀久不散,化生濕熱,流注於下肢經絡,複因搔抓、蟲咬等誘發,則腐潰成瘡,日久難收斂。
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腿部皮膚冒出紅色或藍色、像是蜘蛛網、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樹瘤般的硬塊結節,靜脈發生異常的擴大腫脹和曲張。因人體沒有自我修複瓣膜的機製,所以靜脈曲張為一種不可逆的現象,但是我們仍可借由保守治療(如使用彈性襪、運動、飲食及生活作息的改變)來預防靜脈曲張的範圍擴大及減輕其症狀。走路、遊泳、腳踏車等較緩和的運動,除能改善循環外,還能降低新的靜脈曲張發生的速率。
易患靜脈曲張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幾種:
1.長時間站立者:教師、交警、導購、美容師、醫生、護士等。
2.長時間靜坐者:IT人士、白領、公務員等辦公室工作人員——長時間站立或靜坐:因肌肉疲勞和地心引力的原因,致使腿部血液回流不暢,血液黏度增加導致下肢靜脈疾病。
3.孕婦、長期服用避孕藥的人群——懷孕時體內荷爾蒙改變,血液量增長20%以上;胎兒和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靜脈和髂靜脈、妊娠期體重增加,腿部靜脈壓增大,造成血液回流不暢,導致下肢靜脈疾病。
4.經常出差,乘坐飛機、長途車的人群、空姐——通常所說的經濟艙綜合征,由於高空失重,造成腿部血液回流不暢,導致下肢靜脈疾病,嚴重時易發生肺栓塞。
5.肥胖人群——由於血液內膽固醇和血脂高,血液黏度增加,加之體重過高使靜脈血難以回流心髒,導致下肢靜脈疾病。
6.已患下肢靜脈疾病的人群——由於靜脈已經處於疾病狀態,必須通過治療才能改善,否則病情會繼續發展。
7.下肢深靜脈血栓高發人群——大手術後病人、惡性腫瘤病人、偏癱病人、妊娠晚期的婦女和產婦、下肢骨折的病人、嚴重感染的病人、老年人等等。
究其病理還是主要兩個原因:一是寒凝血滯,二是氣滯血瘀。
所以針對的調理方法也是針對這個而來。一個是驅寒,另外一個是排濁氣,這樣引發新鮮血液過來,帶走瘀滯血液。
體內寒氣過盛,就需要整體做驅寒的調理。首先需要做健脾補腎的調理,山藥薏米粥以及早睡等來培補氣血,隻有氣血充足才能更好地驅寒。同時,由於肝腎的解毒和排毒功能較弱,血中的髒汙就比較多。脾虛則容易導致水濕代謝失常。
所以,靜脈曲張其實是髒汙和濕濁,濁氣等物質在下肢堆積所致的表象。所以你需要經常按摩肝,脾,腎經,特別是複溜穴,做引血下行三部曲配合熱水泡腳,散出體內的濕寒,使氣血形成從腳到頭的大循環,這樣就可以逐步消除下肢的靜脈曲張。
在飲食方麵,應多吃高纖、低脂飲食及加強維生素C、維生素E的補充。在日常生活方麵,則應控製體重,避免服用避孕藥、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及高跟鞋、蹺二郎腿及避免久坐或久站。每天睡前將腿抬高一段時間,睡覺時可側睡左邊以降低骨盆腔靜脈的壓力。抽煙會使得血壓升高及動、靜脈受損,靜脈曲張的病人應堅決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