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的穴位治療法(1 / 1)

風濕的穴位治療法

風濕是指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主要影響身體的結締組織,可能是免疫係統損傷造成的。中醫認為是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脈引起的。在現代醫學並不是指某一種特定的疾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總稱,包括:滑囊炎、強直性脊柱炎、粘附性肩囊炎、骨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複發性風濕病、紅斑狼瘡、巨細胞性動脈炎、多發性肌炎、腱鞘炎、纖維肌痛、炎性腸病關節炎、風濕性心髒病等。中醫稱風濕病為痹證,多是由於外感風寒、濕邪,或者過食肥膩、甜、生冷的食物引起。風濕病屬於一種慢性疾病,通過堅持對以下穴位的按摩,將會起到除濕降濁、緩解疼痛的功效。

自我按摩方法1:按摩外關穴、內關穴

功效特點:緩解關節疼痛。

按摩方法:端坐,先用雙手的食指指肚同時按揉外關穴,力度逐漸加重,以有疼痛感為宜,一邊緩緩吐氣,一邊按揉,1分鍾後再用同樣的方法按揉內關穴,如此進行2次。每天早晚各2次。

特別提示:如果患處腫脹、發炎的話,不可壓患處,而隻在患處附近緩緩地壓即可。

自我按摩方法2:按摩陽陵泉穴

功效特點:除濕降濁。

按摩方法:沐浴後坐在床上,先用雙手的拇指指端用力按壓右腿的陽陵泉穴,以有酸痛感為宜,順時針和逆時針各30~50下,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左腿的陽陵泉穴。每天2~3次。

特別提示:半身不遂、下肢瘺痹、膝腫痛、麻木、脅肋痛、口苦、嘔吐、小兒驚風、破傷風等病症都可以通過按摩陽陵穴得到改善。

自我按摩方法3:按摩太淵穴

功效特點:緩和手部的疲勞和關節疼痛。

按摩方法:用一隻手按壓另一隻手手腕處的太淵穴,盡量用力,以有酸痛感為宜,按摩30下之後活動一下兩隻手的手腕,接著按壓另一隻手的太淵穴30下。每日早、中、晚各1次。

特別提示:如果手指不靈活,可以按壓大淩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