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的穴位治療法(1 / 1)

慢性腎炎的穴位治療法

中醫認為,腎喜溫,腎虛之人容易出現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低下,怕冷,容易感冒,並可影響其他髒腑器官的生理功能。要想腎精充盛、腎氣健旺,保健按摩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下麵介紹幾種療法:

揉丹田:丹田位於臍下3寸,也就是大概臍下五橫指左右的區域。將手搓熱後,用右手中間三指在該處旋轉按摩50~60次。能健腎固精,並可改善胃腸功能。

按腎腧:腎腧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兩指寬處。兩手搓熱後用手掌上下來回按摩50~60次,兩側同時或交替進行。對腎虛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摩湧泉: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用右手中間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進行,各按摩60~80次至足心發熱為止,能強筋健骨,引虛火下行,對心悸失眠、雙足無力等有防治作用。

腎精充足,則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養,則堅固有力;如果腎精虛少,骨髓不足,不能營養骨骼,便會出現骨骼軟弱無力,甚至發育不良。

腎髒的按摩比較特殊,中醫學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醫治腎髒疾病的穴位很多在耳部,所以按摩雙耳可以達到助腎之目的。具體方法有:

雙手拉耳

左手經過頭頂牽拉右耳向上數十次,然後用右手從頭頂過,牽拉左耳數十次。

這一鍛煉,不僅可以促進腎髒排毒,還可以促進頜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是耳朵部分充血,減輕喉嚨疼痛,治療慢性咽炎。

雙手掃耳

以雙手把耳朵由後麵前掃,會聽到“嚓、嚓”的聲音,這種刺激,能達到活躍腎髒的目的。每次做20次,隻要長期堅持,必能補腎健耳。

雙手掩耳

兩手掌掩兩耳郭,手指托後腦殼,雙手指同時敲擊腦後,左右各彈擊24次,可聽到“隆、隆”之聲,叫作擊天鼓。

挫彈雙耳

用雙手分別握住雙耳之耳垂,輕輕搓摩耳垂,至發紅發熱為止,然後揪住耳垂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原形。這一鍛煉,每次2~3次,每次20下,此法可以加速耳朵的血液循環,活躍腎髒。

空拳推拿雙耳

雙手空握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拿,直至耳輪充血發熱。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效,可以治療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暈等症。提拉耳尖法用雙手拇指、食指夾住耳郭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抗過敏,養腎等功效,可以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全耳按摩

雙手掌心按摩發熱後,向後按摩腹麵(即耳正麵)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麵,反複按摩5~6次。此法可以使經絡疏通,對雙腎髒及全身髒器都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