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生悶氣比發脾氣更傷肝,但是能夠做到凡事不生氣最好,氣大總會傷身嘛!形意五行拳崩拳屬木應肝,是形意拳中最簡單的拳法,也是最實用的拳法,就是左右崩拳連環打出。生氣鬱悶不舒時,試試打幾遍崩拳。經常鍛煉崩拳能夠起到舒肝利膽的作用。
人生氣或發怒是肝木過度旺盛的表現,肝木過旺則對脾土克製過度,導致脾的運化飲食功能下降,從而出現飲食不振的狀況。可以取太衝、足三裏針灸。不會針灸可以用按揉的方法,讓上升的肝氣往下疏泄,按揉太衝穴時會很痛,此時要反複按摩,直到這個穴位不再疼痛為止。
平時按揉太衝穴不方便,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在辦公桌下麵能脫鞋,就用一隻腳的腳跟踩按另一隻腳的太衝至行間一線,也可以踩按大腳趾,這裏有肝經的大敦穴和脾經的隱白穴,可以起到調和肝脾的作用。在家伏案學習工作時最好能夠光腳,邊活動大腳趾邊踩壓腳背太衝穴,這是一個提供給沒有時間專門鍛煉者的小秘密。
再說一個迅速疏肝理氣的小竅門。如果在某些場合,有人說話交談影響大家,用一個字和動作請其噤聲,該怎麼做呢?食指放在嘴上發出“噓”。食指螺紋麵屬肝,伸食指相當於舒肝,“噓”字在六字訣裏屬木通肝,為什麼通肝呢?大家體會一下做“噓”字時舌頭受到按壓的地方,是不是舌頭的兩邊正用力抵在兩邊的上牙齒上,熟悉中醫舌診的人都知道,舌尖屬心、舌尖的兩邊屬肺,舌兩邊屬於肝膽,舌根屬腎,脾其華在唇。熟悉舌頭、口唇和五髒的對應關係,就容易理解為什麼發一個音就能調理相應髒腑了。即使不知道六字訣練功方法,在生氣時自己覺得需要迅速梳理一下肝氣時,請做一個噓聲的動作試試看。
人一生氣就會緊握雙拳的原因:肝主筋膜,筋拉動骨骼負責運動,膜用來隔離、劃分器官組織的功能界限,肝氣旺,手指、腳趾有力量,肝髒對應手指、腳趾,活動手腳能活動肝髒。肝的變動為握,憤怒時肝氣一動,拳頭就不自覺地攥緊了,並想大喊大叫。這就是為什麼人一生氣就會緊握雙拳,做要打人之狀的原因。平時不生氣時,或者沒有時間鍛煉或者某些場合不宜做過大的動作時,抓握動作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手三陰、手三陽經絡的方法,握拳時中指尖上的中衝穴(手厥陰心包經的井穴)正好點按在心包經的勞宮穴(心包經的滎穴),木火相生,可以起到補養心血的作用。
手腳冰涼者,用搓手的方法也很難讓手指轉暖者,可握拳用中指點按勞宮穴,緩慢用力,盡力抓握幾秒鍾,然後緩緩放鬆稍停後再重複抓握,隻需幾下就可使手指轉暖。在門診碰到即使夏季也指尖濕冷且搓手也不易轉暖的患者,令其采用該方法後常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