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協助直擦背部督脈經及膀胱經
位置:
腎腧穴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命門穴位於在腰部,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處。
作用:
此二穴具有很強的補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二穴要經常使用擦法,也可使用按揉法。
位置:
背部督脈經及膀胱經主要是從肩膀開始到腰眼,從中間向兩邊各延伸到肩胛骨內側緣這樣一個寬度的長方形區域。
作用:
督脈經和膀胱經是人體強壯的重要經絡,可以讓患者趴在床上,露出後背,家人用手掌從上向下或從下向上直線擦動,注意要使局部發熱發紅,但不要擦破。
家人協助按揉脾腧穴、肺腧穴、定喘穴
位置:
脾腧穴位於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肺腧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定喘穴位於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旁開0.5寸。
作用:
此三穴為背部膀胱經治療哮喘緩解期的重點應用穴。中醫談到的哮喘,根源在一個“痰”字上麵,化痰是治療哮喘的核心。痰的生成與肺、脾關係密切,按揉脾腧穴和肺腧穴是補益脾肺的首選,配合定喘穴,效果非常好。
按揉風池穴,拿頸項部
位置:
風池穴位於項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作用:
具有預防外感風寒的作用。如果天天做5~6次,每次1分鍾,能有效提高免疫力,防止哮喘加重。注意應用此二手法時,要閉眼並放鬆。
按揉膻中穴、關元穴、豐隆穴
位置:
膻中穴位於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3寸。豐隆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處。
作用:
經常按揉膻中穴,會感到呼吸順暢。按揉關元穴則能培元固本,增加體內抗炎物質的分泌。按揉關元穴也可以用手掌進行掌揉。而按揉豐隆穴是專門針對化痰這一功效,它是人體治痰的最有效穴位。
掌擦胸脅、拿胸部穴位
位置:
中府穴位於胸外側部,雲門下1寸,平第一肋間隙處,距前正中線6寸。
雲門穴位於胸外側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
作用:
用手掌推擦胸肩部及兩脅20~30次,以微有熱感為宜。之後,拿揉胸肩部的雲門穴、中府穴,此二穴為治喘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