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穴位治療法(1 / 2)

高血壓的穴位治療法

高血壓病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以器官重塑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鍾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測得的血壓≥140\/90mmHg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以下穴位療法可有效緩解高血壓症狀:

用手指按壓脖頸人迎穴可降壓

脖頸中部的喉結兩旁,用手觸摸,會有脈搏跳動的感覺,這就是人迎穴所在的區域。人迎穴所處的位置被稱為頸動脈竇,是監測向腦部供血量和血液中含氧量的關鍵所在。所以,用手按壓此處,會起到降壓、控製血壓的作用,是有科學根據的。如果腦部供血量或血液中含氧量不足,就會向心髒發出警報,指示心髒加大排出血液量,以增大血液中的氧含量;如果血液充足,反而會命令心髒降低其排血量。而通過用手指按壓此處,會加大壓力,使監測中心誤認為血流量過多,於是便命令心髒減少排血量。此時,心髒向全身的排血量就會降低,血壓也會自然隨之下降。用自己手按壓脖頸人迎穴降壓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除拇指外,並攏其餘四指,左手指從左,右手指從右,分別挾住喉結兩側,用手指按壓於人迎穴區,輕緩加大壓力,使脖頸先緩慢向右側傾斜,然後再緩慢向左側傾斜,如此反複地做7~15次為一回。一般可每日操作2~3回,堅持每日進行,血壓會逐漸地降低並保持穩定。

用手指壓膻中及巨闕穴可降壓

聯結左右乳頭連線的中央(即胸骨體凹陷處)有個叫膻中的穴位,心口窩下方(即肋骨劍突下)有個叫巨闕的穴位,均與心髒的活動密切相關,如用手掌按壓此兩處,可起到安定精神、穩定血壓的作用。人們在吃驚、激動時,會用手按在胸部之上,使其情緒穩定;如在急躁不安時,用手按壓腹部之上,也會起穩定情緒的作用。實際上,人們所按壓的這兩區域,也正是膻中與巨闕兩穴。眾所周知,血壓很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如果能保持情緒穩定,血壓自然也就不會升高。所以,高血壓患者在緊張、心煩、發怒等情緒激動時,為了維持血壓的穩定,可用雙手重疊按壓於膻中穴或巨闕穴;每天堅持按壓膻中、巨闕穴2~3次,每次依上法按壓1~2分鍾,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高血壓病的作用。

用拇指按壓勞宮穴可降壓

位於手掌中央的勞宮穴,具有使人感到精神疲勞、抑製精神興奮的作用。當高血壓患者心理緊張、血壓增高時,用拇指輕輕按壓手掌心的勞宮穴,就能產生良好的降壓效果。一般每天按壓3次,宜早、中、晚各行1次,每次可兩手交替進行5~10分鍾。注意:呼氣時,輕輕按壓勞宮穴,則降壓效果更好。要求呼出的氣息又細又長,大約持續半分鍾左右,略感有些不適時停止呼氣;在轉為吸氣的同時,應減弱手拇指的按壓力量。如果能調整好呼氣與吸氣的節奏,血壓會下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