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養心腧穴(2 / 2)

不過,我們在生活中還有一個小小的麻煩,也可以用內關穴來應急,或許使用頻率更高一些,這便是治療暈車暈船、嘔吐等。過去人們常年居住一個地方可能無所謂,而現代社會,出行沒有交通工具簡直就無法想象,很多人因為暈車而沒有辦法遠行,每出一次門跟受刑一樣,簡直是活受罪。這時候來刺激內關穴就對了,用一隻手指使勁地掐按另一側手腕上的內關,或者也可以用硬幣,因為內關在兩條筋的中間,掐按不好使勁。拿硬幣在中間進行滾動按摩,刺激效果非常好,可以說是最好的應急措施。

當然,除了這些“小兒科”的伎倆之外,對於消化道的疾病,如腸胃的問題等等,也可以找內關來調理。畢竟,作為心髒的保護傘,內關是替人體的君主——心來行使職權的,所以,很多的問題都可以找它來解決。

下麵我們介紹三個夏季養心大穴——陰陵泉、百會、印堂。

夏季我們最易受暑濕之邪的傷害,也就是容易耗氣傷陰。這時我們要每天堅持按揉陰陵穴、百會和印堂。

陰陵穴:沿小腿內側骨向上,快到膝蓋拐彎處的凹陷即是;它可以健脾利濕,堅持每天按揉3分鍾,可以保持整個夏天脾胃消化正常,祛除多餘的“濕”。

百會穴:位於頭頂最上方,也就是兩耳往頭頂連線的中點處,可以大大提升人體的陽氣,讓人神清目爽,每天用兩手中指疊壓起來按在穴位上3分鍾就可以了。

印堂穴:位於兩眉之間,每天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眉間的皮膚稍微向上拉100次,就能感覺到一種脹脹的感覺向兩側放散,那是陽氣在衝擊。

夏季暑濕纏人,堅持每天按揉陰陵、百會和印堂3~5分鍾,把陽氣提起來,你就可以心懷清涼,安然度夏。

夏季我們最容易受暑濕之邪的傷害,也就是人特別容易在這時耗氣傷陰,而且病程特別綿延難愈,這樣就好理解人為什麼夏季感冒或拉肚子、痢疾的時候總是時好時壞、難以痊愈了。針對暑濕邪性的特點,我們此時首先要保持身體的氣血正常,因為氣血不正常(不足或過盛)的時候,人體的抵抗力會一落千丈。

這時,我們一定要堅持每天按揉陰陵泉、百會和印堂。前麵說過陰陵泉,它可以健脾利濕,堅持每天按揉此穴3分鍾,可以保持整個夏天脾胃消化功能正常,還可以把多餘的“濕”祛掉,為夏天的健康做更好的準備。

下麵是其他一些夏季日常護理的穴位,大家可以參考使用:

勞宮穴:在手掌心,當第二、三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少府穴:手掌麵,第四、五掌骨之間,握拳時,當小指尖處。

內關穴: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

神門穴: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靈道穴: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5寸。

心腧穴: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郤門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穴與大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至陽穴: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衝穴: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

少衝穴:在小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