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養心腧穴(1 / 2)

夏季的養心腧穴

從中醫“四季養生”的理論來說,夏屬火,通心,因此夏季是最適合養心的季節。

在中國文化裏,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一切反映人思想意誌活動的詞語,都是和“心”相關——心情、心願、心花怒放、心煩意亂、心神不寧……這裏的“心”已經不僅僅指心髒這個單一的器官,而包括了大腦的思維。從醫學上講,心腦本身就屬於一個係統,這裏密布著豐富的神經,最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夏天心髒健康受到威脅的時候,情緒也容易煩躁不安的原因了。所謂“心主神明”,養心和養腦,其實是同時進行的。

在中醫養生文化中,把四季、五行和人體的五髒一一對應起來,這種樸素的科學不無道理,夏季屬火,“心火上炎”之後,人們容易出現疲勞、胸悶、睡眠不好、頭痛、心悸等症狀,心髒負擔加重之後,心腦血管疾病也容易頻發。同時“脾病起於長夏”,在夏季末期,濕邪最盛,胃腸功能受到抑製,消化能力和抵抗力降低,加之腸道細菌繁殖旺盛,脾胃不適便常常出現。

夏日養心,我們在這裏提出一些清涼攻略供你參考:

作息調理

充足的睡眠在夏天比什麼都重要,適當午睡會令一天流失的精力得到快速補充,同時,規律的作息可以安定情緒。夏天夜生活很豐富,晚睡也似乎成了習慣,但要知道那些都令白天的煩悶加劇。

運動注意

夏天的運動不宜過於劇烈,日光下的戶外運動、球類運動等更是成倍地透支體力,並不是個好辦法。夏季進行運動要講究科學,做到適時、適量和適地。

適時。為了避免強烈陽光對皮膚和身體的損傷,運動時間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盡量避免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的戶外運動。

適量。人體在夏季消耗增大,睡眠和食欲下降,體能儲備相對較弱,因此提倡輕鬆運動,時間控製在20~30分鍾,強度適當減小,可選擇遊泳、散步、慢跑、太極、瑜伽等。

適地。盡量到戶外運動,選擇公園、湖邊、庭院等陰涼通風的地方。即使在室內運動,也要適當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

經絡按摩

中醫經絡按摩已經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保健方法,這裏推薦給大家2個簡單易行的養心穴位自我按摩:

1.按壓後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大椎穴,能夠清熱除濕;

2.每天按壓手臂內側中線的心包經和手臂內側外緣的手少陰心經,對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和本經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胸煩悶都有緩解作用。另外,按壓最簡單的太陽穴、印堂穴,也有提神作用。

天一熱,很多朋友會覺得心熱煩躁,靜不下來,晚上睡覺也難以入眠,心髒疾病也進入了高發期。這時候除了練習打坐等養心養性的方法之外,按摩心包經上的內關穴也非常有效,因為這是治療失眠,養心養性,保護心髒,預防心髒病發作的絕佳穴位,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穴位,相當於心髒這個君主的“禦前侍衛”,是保護心髒不可缺少的助手。

對經絡和針灸稍微了解一點的人都知道“四總穴歌”,就是概括足三裏、合穀、列缺、委中四個穴位的治病功效,以及突出它們的治療效果。後人在四總穴的基礎上又加了兩句,叫“酸痛取阿是,胸脅內關謀”,意思就是酸痛的病取阿是穴,而胸肋的病症則找內關穴。

不僅如此,關於內關穴還有一個流傳很久的故事,說有一位貴夫人不知道什麼病,躺在床上長達半個月,也不進食,眼睛也睜不開。家人和醫生想盡辦法也解決不了問題。後來有名醫針刺她的內關穴,沒過多久,貴夫人便睜開了眼睛,也能進食了。內關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是內藏,關是關口、關要,也就是出入的要地。我們知道,這個穴在心包經上,心包是替心髒行使職權的,是心髒的保護傘,治療的疾病也是和心髒有關係的。所以,可以算得上是心髒的關口,對於冠心病、心絞痛等心髒方麵的問題,都可以找內關穴來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