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椿格外的著急道:“你們也丟人的臉麵!人家不中己極難過,你還抓住人來嘲笑。這個是何道理!”大眾聽見了各人皆大笑起來,說道:“你莫要急了!解元為你奪得來。”說了,那個送報的果然將報條放在桌子之上,請他開報。
大椿說道:“我就開了!”一看,方知他已中了解元。
此刻之際,險色轉了過來,笑嘻嘻的前來啟報。眾人抓住他說笑了一回。那些門鬥提塘學書等人,均各坐在房內爭要報錢。大椿隻得敷衍了他們一番,然後取出幾兩銀子先與他們茶點。隨後,再等回家之時再為添補。那些人也知道他是一個寒士,榨不出油水的,隻得答應了下來。
方正中等人卻是加倍的開發。四人齊來考試,如今一齊皆中,豈不忻悅!忙忙的鬧了一夜。
次日一早,各人具了衣冠,前去貢院赴鹿吟宴。見了主考,原來這個正主考是吏部尚書王國均,副主考是翰林院侍讀唐必正。這兩人皆是少年科策,曆任清班,生平卻是正直無私。王國鈞雖與葉愧同部,向不像他為人,擅自作福作威。近來也因案與葉槐不合,主上也知道他們的性情。兩人常在一起辦事,必有商議,故此將他放了這主考,以便場後入京再行升調。此兩人到了山西,心中想道:“主上如此恩典,教我們執掌文蘅,就要為國家求點真才,方可以報答天恩。昨日發榜以後,就想見見這新科解元。此刻,正在鹿嗚大宴的時候,當即招呼手下人等,解元如果到來謁見,你們把單帖引了他,到別處書房,不必與大眾在一起。我有要話問他。”
家人領命之後,外邊執帖的已將各舉人帖子呈了上來。惟有李大椿的帖子另是一人。領到左邊書房裏麵。王國鈞與唐必正將眾人分班見過了,後然回到書房。李大椿早見兩個主考進來,趕著起身,在紅氈上站定,磕了四個頭,行了師生之禮,兩主考也回他四個揖,方才坐下。
王國鈞問道:“前見榜上籍貫,賢契是大同府的人氏,但不知與吏部尚書葉槐家相隔多遠?”大椿因是初次見麵,劈口就問葉愧,想到,他雖是我的老師,我看他也不是個好人,不然何以將葉槐擺在心中!隻得勉強答應道:“門生家居村落。雖然曉得其人,卻是未曾見過麵。”兩個主考道:“原來如此,如見他是不認得的。”也就不往下問了。隨又將他文字如何好法,筆力又如何工穩,條封又如何明白,稱讚一番,然後又問他何日赴都。
李大椿道:“門生本想即由此入京,因川資不足,仍須回家籌措,方可啟程。大約至遲年底也要抵京了。”
王國鈞見他言談各事皆是率真,全無半點虛假,互看他的文字,又是淵博宏通的。心中想到,這人倒不可限量,將來必定可成大器。既得了如此的門生,何不就提拔提拔?說道:“我兩人進京複命,也不過在月之底、來月之初就要動身。你此刻再去,複又趕來。設若有川資還不礙事,若再無處可以設法,豈不誤了時日?若是這般設想,不必回去。可隨同我一齊前往,豈不是好!如果後來果能聯捷,那時更不必慮乎此。即使不第,有我二人,也不致令你空手還家。”
李大椿聽了這話,真是喜出望外,忙的起身道:“老師如此就是門生的恩人了。”王國鈞也就謙讓了幾句,隨叫他回寓安排,以便一起動身。告辭回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