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回 賢父母二次濟貧窮 劣兒郎兩番貪富貴(2 / 2)

均祥正在疑惑,見他說了這話,乃道:“老王你既有主意。就代我想。隨後果然成功,我終重重的謝你。”王活嘴見他說出這句話來,說道:“少爺不必說這趣話,我主意雖有,你聽見還怪我離間你們親戚。在知道的,固知我為你;不知道的。豈不說我騙人?你請去罷,我這主意不好教人。”均祥聽了,甚是著急,道:“你還不曉得我是不情願的,你有主意,隻管說來。包管不幹你事。”

活嘴道:“這事有兩個辦法,你還怕的家中父母不肯答應,還怕華家有人出頭。”均祥道:“誰怕華家?隻因父母做主,怕翻悔起來,父母不肯答應。你可將兩邊的話說與我聽了,若果能行,定然依你。”活嘴道:“若怕華家這倒容易。聽說那裏貧窮萬狀,叫人哄他進城,逼著他寫一封退書,與他幾千銀子就完了這事。這個銀子也不要你出,自有葉少爺會鈔。若怕父母不行,俗說虎毒不食兒,你在此地,先把婚書寫下,且莫聲張,這裏老大人另有書信與府裏。到那時,我們少爺自然前去請他為媒,彼時夏老爺肯行,好極;若仍不肯行,就說你己受了葉家的聘,就將這部照呈上與他觀看,隨後功名富貴皆在這上頭。他見有這許多好處,難道不圖後事,將你打死不成?”均祥聽說很為有理,說道:“婚書此時一人書寫太不成事體,總之你這主意我定然照行便了。但是你們要說趁這兩日就說,遲恐露了風聲,又有變動。這部照我先領情,你代我道謝罷。”說著又坐了一會,這才告辭而去。

這裏均祥已走,葉開泰從後麵出來,王活嘴道:“如何?此事可是有八分了,但事不宜遲,少爺明日就去。”

開泰笑嘻嘻的答應,一日無活。

次日大早,就具了衣冠,乘轎來至府內,投帖進去。裏麵隨即就請,彼此見禮己畢,先敘了些閑話,然後開泰取出來一封書信,踮起身道:“家父有一事奉求。特囑小侄前來麵懇。”大同府即在手內展開一看,說道:“世兄這話說遲了,夏縣令的令媛己由本府作媒,配與華家。怎麼改悔得來?此事隻好別圖罷。”開泰聽了這話,著實不高興。隻得說道:“這事但請老伯代說一聲,行與不行,也就算了。”大同府因他是個吏部的公子,不好當麵數說他,隻好含糊答應。送了他去後,進來想道,人說葉槐的的兒子不歸正路,果然如此。這事是我做媒而成,如何翻悔得去?聽說華童現在已死,人還救困扶危,豈可欺負寒士,一人想了又想,深怕開泰又找別人去同夏國華說話,其中有變,自己說道:不如明日仍是將他傳來,把這話說明,好叫他知我的心意,

當時想罷,卻巧次日衙期,夏國華一早巳來談過公事,萬鈞向他問道:“聞說你那親家刻已病故,現在還有何人?”夏國華一一回明。萬鈞複又歎了一口氣道:“人有暫時禍福,那知華兆琨遽爾喪父。但善後事宜,想皆是年兄過問了。雖然貧富不同,究不久拂人興致。”夏國華聽他說話有因,疑惑他知道均祥的事了,也就說道:“卑職也是寒士出身,豈不知寒士之苦?而且是大人前次作媒,豈敢不始終其事。”萬鈞見他說出這話,也就把葉開泰的話告訴與他。不知夏國華怒氣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