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有10顆衛星,最大的一顆叫“土衛六”,直徑5800千米,它有一個密度與地球差不多的大氣層,以甲烷和氫氣為主要成分,這正是地球上生命出現之前的原始大氣。它上麵可能還存在著活火山。太陽係中,除了火星可能存在有生命的物體外,“土衛六”也有相當大的可能性,科學家們正滿懷著信心,希望能從它身上尋找到原始生命的形式或者有機化合物。
根據概率論計算,僅在銀河係中,就存在有100萬個技術發達的文明世界。
問題是人類如何能和它們取得聯係。1977年8月和9月,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兩個“旅行者”宇宙探測器,就是一次試圖和“宇宙人”取得聯係的有趣嚐試。
“旅行者”是一種深空考察飛船,“旅行者”1號於1980年12月飛過土星光環。“旅行者”2號於1981年8月飛過土星。1989年當它們越過冥王星時,就飛出太陽的疆界了。它們和“宇宙人”取得聯係的主要工具,就是在它們座艙裏攜帶的記錄地球和人類起源、演變的各種信息。它們像宇宙廣播台,不斷地向茫茫的恒星空間發射著這種“地球之音”,是一張30.5厘米直徑的銅盤唱片,采用了特殊的錄製工藝,使得錄下的信息能在宇宙中存在100億年。
我們期待著有那麼一天,地球上某個深空探測跟蹤站,會突然接到從遙遠的銀河係裏發來的一份電報:“我們收到了‘地球之音爺,向你們致以熱烈的問候——宇宙人。”
美麗的土星環
自1610年伽利略發現土星旁那奇怪的亮物,1659年被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認證為土星光環以後,於1977年,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天王星光環。1979年,當“旅行者”1號空間探測器飛越木星時,又發現了木星暗弱的環。1984年,人們又發現了海王星那不連續的環段。在這些光環中,最為神奇的,要算是土星光環了。
土星光環從伽利略發現,到惠更斯確定之後,觀察、研究土星光環的工作就一直沒有放鬆過。1675年,法國科學家卡西尼發現土星光環之間有一圈又細又暗的縫隙,被稱為“卡西尼環縫”。開始,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隻看到了3個同心光環,即A環、B環和C環,又稱外環、中環和內環,卡西尼環縫就在A環和B環之間。後來又發現了D環和E環。在B環和C環之間,又發現了法蘭西環縫,在卡西尼環縫和A環之間,又發現了恩克環縫。1979年,“先驅者11號”宇宙探測器又發現了F環和G環。F環與A環之間的空隙,被命名為“先驅者環縫”。這樣,土星的光環就增加到了7個。
可是在1980年11月12日,當“旅行者”1號宇宙探測器發回土星照片時,人們從照片上看到的土星光環,真是令人大吃一驚,那些光環,遠比人們在地球上觀察到的要複雜得多。人們用望遠鏡看到的那幾條大光環,原來是由數以百計的小光環組成,小光環裏還有更小的光環。就連卡西尼環縫裏,也發現了20多條地球上看不到的光環。發現不到1年的F環,原來也是由F1和F2兩條光環組成的,奇怪的是,這兩條光環像發辮一樣由幾股細環扭結在一起。
光環的形狀還有螺旋形的、輪輻狀的。環的大小相差極為懸殊,大的達到幾十米,小的隻有幾厘米,更小的連環與環之間的界線都分不清。土星的光環是由細小的冰粒或帶冰殼的岩石顆粒組成的,圍繞著土星旋轉。
“旅行者”1號宇宙探測器還發現了3顆新的土星衛星,這樣,土星衛星就有15顆了。它們像牧羊人保護羊群一樣,把F光環夾在中間,有人便給這顆衛星取了個動聽的名字:“牧羊人衛星。”
至此,尋找土星光環的工作並未停止,1983年,美國天文學家明克預言,在離土星85萬~115萬千米的地方可能還有光環。事隔一年左右,印度天文學家按圖索驥,果然在這裏找到了一些土星的外環。
這些光怪陸離的土星環的發現,為人們提供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奇異景象,又給科學家們提供了新的課題,需要對這些現象給予恰如其分的解釋。
“行星之王”——木星
在太陽係行星的家族中,木星的個頭可算是老大哥了,它的體積和質量分別是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此外,它還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它有自己的能源,是一顆發光的行星。在人們的認識中,行星不具備發光能力,是靠反射太陽的光線而發光的。近些年來,人們通過對木星的研究,證實木星正在向周圍的宇宙空間釋放巨大的能量,它釋放的能量,是它從太陽那裏所獲得的能量的兩倍,說明木星釋放的能量有一半來自它的內部。
“先驅者”10號和11號飛船探測的結果表明:木星由液態氫構成,它同太陽一樣,沒有堅硬的外殼,它所釋放的能量主要是通過對流形式來實現的。
蘇聯科學家蘇奇科夫和薩利姆齊巴羅夫在1982年發表的看法認為:木星的核心溫度已高達28萬攝氏度,正在進行熱核反應。木星除把自己的引力能轉換成熱能外,還不斷吸積太陽放出的能量,這就使它的能量越來越大,且越來越熱,並保證了它現在的亮度。觀察表明,由於木星向周圍空間釋放熱能,已融化了它的衛星——木衛一上的冰層。其他三顆衛星——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仍覆蓋著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