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年歲不饒人。尤其是在1986年10月,哀樂三度響起,使鄧小平、陳雲、李先念這三位中國政壇的重量級老人,感到餘日不多,必須做好交接班的工作:
10月11日,陳雲和李先念出席了韓先楚上將追悼會,這位老將終年74歲;
10月16日,陳雲和李先念出席了鄧小平主持的劉伯承元帥追悼會,劉伯承終年94歲;
10月29日,陳雲和李先念出席了鄧小平主持的葉劍英元帥追悼會,葉劍英終年90歲。從10月11日到29日,短短18天時間裏,鄧小平、陳雲、李先念送走了3位老戰友,感慨萬千。這時候,鄧小平已經83歲,陳雲82歲,李先念78歲。在葉劍英元帥追悼會上,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相約在翌日作一次深談。1986年10月30日上午,鄧小平和李先念按照事先的約定來到陳雲家中。
據陳雲的警衛員趙天元後來回憶說:“我剛走到值班室,電鈴響了,我又趕緊轉回,打開辦公室門,看到李主席已起身往門口走。見我進來,三位老人都高聲說:‘煙,拿煙。’我趕忙向鄧小平的秘書張寶忠要煙……談話結束,鄧小平和李主席走後,我看見煙灰缸裏有6個過濾嘴煙頭,鄧小平在80分鍾內抽完了6支香煙。”
趙天元斷定這6支香煙都是鄧小平抽的,因為陳雲和李先念不抽煙。
關於這3位中國政壇的元老談了些什麼,沒有一位秘書或者警衛員在現場,隻有3位老人知道。
一年之後的1987年10月19日,陳雲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上作書麵發言,透露了在1986年10月30日他和鄧小平、李先念共同決定“退下來”。(蔡芳向)
陳雲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去年10月,小平同誌、先念同誌和我共同商量,“十三大”時一起退下來。這是黨的事業的需要。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十三大”在北京舉行,趙紫陽主持會議。
陳雲年事已高,退出中共中央領導工作,他不再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不擔任中共中央紀委第一書記,改由年輕的喬石擔任中共中央紀委第一書記。
11月2日,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陳雲當選為主任。
陳雲雖然從第一線退下來,畢竟他曾是富有經驗的中國經濟的掌舵人。在這段時間,中國的經濟不時出現問題,陳雲多次指出:
搞活經濟是對的,但權力太分散就亂了,搞活也難。
中央應該集中必須集中的權力,尤其是財力。
中央的政治權威,要有中央的經濟權威作基礎。沒有中央的經濟權威,中央的政治權威是不鞏固的。
鄧小平十分讚賞陳雲的意見。1988年9月22日,鄧小平在聽取有關經濟問題的彙報時指出:
黨中央的權威必須加強。陳雲同誌講,各路諸侯太多,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各自為政。這個批評是正確的。
為席懋昭洗去冤屈
陳雲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複出,不僅提出為薄一波等61人的所謂“叛徒集團”一案平反,為彭德懷、潘漢年等重大冤案平反,而且還親自為席懋昭洗去冤屈。
席懋昭,1935年6月,護送陳雲出川的那位天全縣靈關殿小學的校長。他給陳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出乎陳雲意料的是,1937年11月29日當他搭乘蘇聯專機從迪化(烏魯木齊)飛抵延安時,席懋昭居然出現在歡迎大會上!
陳雲與席懋昭能夠在延安相會,備感欣慰,當即約席懋昭翌日詳談。
第二天,席懋昭如約去看望陳雲。席懋昭告訴陳雲,在重慶朝天門碼頭送別陳雲之後,他馬上從重慶沿著原路返回,去追趕紅軍,不料在半途被捕入獄。由於他是儀隴縣人,被捕之後轉送儀隴監獄。地下黨組織請求著名民主人士張瀾出麵幫助,這才使他在1937年保釋出獄,9月赴延安中央黨校學習。臨別時,陳雲拿出一雙呢子拉鏈棉鞋和一聽罐頭,送給席懋昭,這在當時的延安算是很珍貴的禮品了。
1938年2月,席懋昭結束了在延安中央黨校的學習,回到四川,在中共四川省工委從事地下工作。此後,中共儀隴城關支部成立,不久又組建為中共儀隴特支,席懋昭回到家鄉儀隴,擔任特支書記。1941年,席懋昭出任儀隴觀音鄉鄉長,以此公開身份掩護地下工作。1942年10月,席懋昭又被捕入獄,1943年初經聯保獲釋。出獄之後,席懋昭無法在儀隴縣立足,轉移到天全、雅安、懋功、瀘定等地從事地下工作。這一帶的土豪劣紳聯名告發席懋昭:“民國二十四年加入過赤匪,接受過組織重大派遣,是個共黨重要人物。”於是席懋昭遭到國民黨政府通緝。1948年3月8日,由於叛徒出賣,席懋昭在雅安市區被國民黨特務逮捕,不久被秘密押送到重慶渣滓洞集中營。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就在重慶解放的前3天——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瘋狂地對“中美合作所”、白公館、渣滓洞集中營進行大屠殺,300多名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倒在血泊之中。席懋昭就是在這次“11·27”大屠殺中犧牲的,年僅3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