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雖然陳雲年事已高,很少公開露麵,但是外界仍高度關注著這位對中國命運產生過極大影響的老人的一舉一動。【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
在中共“十四大”之後,陳雲過著離休生活。
退居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開。
陳雲在會上作了講話,著重談中共幹部新老交替的問題。
早在1979年,陳雲便很風趣地談及要培養“後排議員”:
我們這些人都快要“告老還鄉”了。解放時,我45歲,那時,可以三班倒、四班倒,上午、下午開會,晚上同周總理談,午夜去找毛主席,安排得滿滿的。現在我一個星期隻能工作兩個半天,多了不行。如果還要那樣幹,無非是向“八寶山”開快車就是了。我看是要有一些“後排議員”,這些人參與討論問題,參與決定大政方針的事。培養這樣的人,我看很有必要。
中共“十二大”決定成立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
大會結束之後,緊接著召開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會議由胡耀邦和趙紫陽主持,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已從第二代領導向第三代領導過渡。
這次會議決定中共不再設立中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隻設總書記。
在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上,胡耀邦當選為總書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由6人組成(照理政治局常委不應是雙數,隻是因為從上屆7名政治局常委中刪去了華國鋒,所以成為6人)。這6名常委依次為: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
1982年9月13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主任。
同日,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陳雲當選為第一書記。
1983年6月,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陳雲不再擔任人大副委員長。
此後,在1983年10月12日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上,陳雲曾作這樣的發言:
有些人看見外國的摩天大廈、高速公路等等,以為中國就不如外國,社會主義就不如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就不靈了。對於這些人,我們要進行批評教育;對其中做意識形態工作的同誌,經過教育不改的,要調動他們的工作。
中國現在還很窮,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根本製度比資本主義優越得多。
在資本主義國家裏有百萬富翁,但他們的財富是剝削勞動人民得來的。資本主義必然要被共產主義所代替,這是無可改變的法則。
1984年2月14日,《陳雲文選(1926年~1949年)》出版發行。7月15日,《陳雲文選(1949年~1956年)》出版發行。
1984年10月20日,陳雲在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上作書麵發言,講了一個頗為生動的事例:
有的地方總結“經驗”,叫做“二菜一湯,生意跑光;四菜一湯,生意平常;六菜一湯,生意興旺;八菜一湯,獨霸一方”。據說,現在八菜一湯也不靈光了。還有的廠子,選兩個二十多歲的漂亮姑娘當外勤人員,跑材料,推銷產品,男外勤人員辦不到的事,她們能辦到。
陳雲由此指出:“我們在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必須抓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文明一起抓。”
據陳雲的小女兒陳偉蘭回憶:“1983年春節,父親接見烈士子弟,氣氛很熱烈。大家散了以後,我陪他走回辦公室,他情緒很激動,臉漲得紅紅的。他跟我講,中國革命特別艱難,犧牲的人太多了,成千成萬的人都犧牲了。這些人有些是我的上級,文化水平、工作能力都比我高,資曆也比我老。中國有一大批老幹部還在世,他們很多人對黨有很大貢獻。對這些老幹部我們沒有宣傳過他們,當時也還沒有這個條件。”
陳偉蘭還說,父親反複提出幹部“四化”這個問題,他和小平同誌討論得也很多。小平同誌已經講過很多關於幹部隊伍要年輕化的話,但是我父親提出這個問題以後,他就馬上呼應,說應該注意考慮這個問題,而且要求在黨的會議上正式地提出,要發文件。他們是從國家的長治久安,從國家長遠的發展來考慮的。
自1984年起,陳雲患帕金森症,身體開始走下坡路。
陳雲的頭發日漸稀疏,視力日衰,聽力也在減退。
1985年6月13日,陳雲在北京家中度過八十壽辰。那天,聶榮臻給陳雲送去一個大蛋糕。
1985年9月,陳雲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再次談了自己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社會主義經濟,還是要有計劃按比例。
我們是共產黨,共產黨是搞社會主義的。
現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改革,是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從全國工作來看,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這話現在沒有過時。
小平同誌8月2日接見外賓,談到我國工業發展速度太快時說,“聽起來可喜,但有不健康的因素”。我讚成他的意見。
說到底,還是要有計劃按比例地穩步前進,這樣做,才是最快的速度。
否則,造成種種緊張和失控,難免出現反複,結果反而會慢,“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