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陳雲很生動地說:“要說老實話,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先小人後君子’,在同誌們麵前點錢不是丟臉的事情。不該給的東西,一定不含糊;許可了的東西,則大體不能變更,空頭支票不要開。”
1973年6月7日,陳雲曾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喬培新說:
“喬培新同誌你還記不記得,在延安的時候我們研究邊幣對法幣的關係,你那時是貨幣發行處處長,崔平同誌是兌換所主任,那時每星期都要開會研究鹽的價格和運費……”
陳雲算得上“幹一行,愛一行”。他最初從領導工人運動起家,又領導過農民運動,主持過特科工作,又負責過工會工作,指揮過軍隊,當過組織部部長,一下子又當上紅色“掌櫃”……
成為中共“第六號人物”
延安的楊家嶺,有著延安“中南海”之譽。
自從毛澤東在延安城內鳳凰山的窯洞挨了日軍炸彈之後,當天夜裏就遷往延安郊區的楊家嶺。那位曾是郭沫若創造社成員的作家成仿吾,讓出了自己的窯洞給毛澤東住。
中共中央的首腦們,也紛紛遷來楊家嶺。於是,楊家嶺成了中共中央所在地。
在楊家嶺,幹部和戰士們一起動手,興建了一座辦公樓。由於那座樓房的模樣像一架長著一對翅膀的飛機,人稱“飛機樓”。他們還興建了一座大禮堂,康生為之題字,曰“中央大禮堂”。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央大禮堂盛況空前,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裏舉行。
這次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反對任何教條主義的或經驗主義的偏向。”
如果說,10年前的遵義會議,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地位剛剛確立,而在中共“七大”,毛澤東已成了眾所公認的中國共產黨領袖。
如鄧小平所言,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是在中共“七大”形成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便是這次大會產生的“五大書記”,即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
陳雲的名字,出現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的13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之中: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雲、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
在這張名單中,陳雲排在第六位。
在中共“七大”,陳雲作了發言。
陳雲說:“我覺得我有責任,我做了7年組織部長,看到這件事,需要在大會上講一講……”
陳雲要講的是什麼事呢?
陳雲很尖銳地指出:
“這7年來我看到一點,就是在我們黨內一部分幹部中間,有一股驕氣。什麼是驕氣?就是驕傲之氣。”
陳雲說:
“我看到有一種情形,就是許多人喜歡人家說他好,不喜歡人家說他壞。有的人隻能升官,不能降級,有功必居,有過必避。”
陳雲批判黨內的這種“驕傲之氣”,要求全黨放下這樣的“包袱”,去奪取勝利。
在中共“七大”結束不久,便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1945年8月,毛澤東和周恩來飛赴重慶,和蔣介石舉行著名的“重慶談判”。
在毛澤東離開延安之前,為了預防不測,中共中央作出安排,增選陳雲和彭真為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這樣,當“五大書記”中的兩位,即毛澤東和周恩來,前往重慶期間,由在延安的另三位書記劉少奇、朱德、任弼時,以及新選的兩位候補書記陳雲、彭真,組成了領導核心。
陳雲的婚戀
走筆至此,順便提一筆陳雲的家庭生活……
過去,關於陳雲身世報道極少,關於陳雲夫人於若木的身世報道則幾乎沒有。通常,新聞媒體隻是在有關營養學的一些活動中提及於若木,冠以“營養學家”的稱號,如此而已。
為此,筆者在采訪於若木時,問及她的身世以及她和陳雲婚戀之事。
考慮到當時陳雲已經去世,她詳細地談了起來……
於若木說,她結識陳雲,事出偶然。
在1937年11月29日,陳雲乘飛機從新疆來到了延安。當天,於若木第一次見到陳雲,那是因為於若木也出席了當天舉行的歡迎會。於若木說:“我離主席台比較近,大概就是三四米,所以主席台上的人都看得比較清楚。陳雲同誌講了話,他的上海口音,就是上海普通話的口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政治家風采也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後來,於若木在延安的大會上,還曾經兩度見到坐在主席台上的陳雲。
於若木零距離接觸陳雲,是在陳雲生病的時候……
陳雲在4歲的時候父母就因生活艱難而先後病逝,從小就落下了流鼻血的毛病。這時,他的老毛病複發,鼻血出得很多,流個不止,不得不休息。組織上考慮要派人照料陳雲。當然,擔負護理工作,以女性更合適些。於是,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鄧潔就到陝北公學5隊去挑人。為什麼要去5隊呢?因為5隊是女生隊,從全國各地奔赴延安的女青年,很多在這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