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陳雲不光是當學生,後來還當了“代理副教授”。{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那是共產國際執委會為了進一步為中共培養幹部,於1936年2月11日推出了《關於為中國共產黨培養幹部的決議》,委托陳雲等9人組成專門委員會。3月1日,莫斯科斯大林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幹部處聘請陳雲擔任“黨建、工會建設代理副教授”,從1936年3月1日起,每年100課時,每課時報酬16.66盧布。
盡管陳雲有著在莫斯科列寧學校學習的學曆,甚至在莫斯科斯大林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擔任“代理副教授”,可是陳雲在填寫履曆表時,文化程度一欄一直寫著“小學”。
搭乘王明專機飛回延安
1937年11月29日,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博古、張國燾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齊集延安機場,靜候著一架專機的降臨。
一個黑點在天際出現,隆隆機聲由遠而近,一架蘇製軍用運輸機終於降落在機場。
這架飛機來自莫斯科。隻是由於續航能力有限,不得不中途在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和甘肅蘭州降落、加油。當時,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根據蘇聯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簽訂的協定,開辟了西北航線,從蘇聯運輸軍用物資來中國,幫助中國抗日。這樣,蘇聯運輸機就不定時地在莫斯科、迪化、蘭州之間飛行。這架運輸機在飛抵蘭州之後,原本要返航蘇聯,卻從蘭州秘密地飛往了延安……
自從紅軍經過艱難的長征,到達陝北之後,便以延安作為“紅都”。
從機艙裏走出一位個子矮小的人物,那雙高統發亮的黑皮靴顯得格外醒目。他擺著一副領袖的架勢,在機艙門口站了片刻,頻頻向歡迎的人們招手,留下充分的時間給攝影記者拍照。
此人便是王明——陳紹禹。自從1931年10月18日和妻子孟慶樹在上海登上赴蘇海輪,匆匆6個春秋。離去時,上海一片白色恐怖;眼下,陝北不僅擁有南北長900裏、東西寬800裏的紅色區域,有10多萬人的紅軍,而且紅都延安居然有飛機場——雖說這機場那般簡陋,不過是一片山間平地罷了。
和王明同機來延安的,還有陳雲和康生。
當時在場的張國燾,後來在他的回憶錄《我的回憶》中,這麼寫及:
我們到達飛機場,毛澤東、張聞天等也同時來了,我們站得遠遠的;機場已有相當的戒備,似乎都不知道飛機裏麵載的是甚麼人物。大概毛澤東早已接到了莫斯科的電報,告以王明等要來,毛並未公布;王明等回來的確實日期如何來法,連毛澤東也不知道。直等到王明從飛機走出,陳雲、康生也跟著下來,我們才急步向前,彼此握手擁抱。當時一堂歡敘,所談都是高興的事。我已有8年沒有看見王明,陳雲大約12年沒見,康生也有6年半了。敘起舊來,材料當然特別多。這種歡欣鼓舞的氣氛,似乎以前延安從未有過。
張國燾還回憶了當時王明所說的這次秘密飛行的經過:
座中,不記得是哪一位提到,以後莫斯科與延安間可否通航,以便運輸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來延安。毛澤東聞言大感興趣。王明立即解釋說:根據中蘇諒解,蘇聯空軍飛機在中國境內,隻供國民黨政府調遣;他們這次乘空軍飛機來,是秘密的和非法的行動。王明繼續說及:他們在蘭州等了幾天,等到今天天氣好才上機。一路由飛機師按照地圖,好不容易才摸索到了延安上空,低飛到看見延安城門口的大標語時才降落機場。因此王明指出由蘇聯飛機輸運軍火來延安的事恐怕辦不到。毛澤東聽了感慨再三地說:拿那麼多軍火給蔣介石,為什麼不可以多少分給我們一點呢!
陳雲雖然和王明、康生同機飛抵延安,但他並不是跟王明、康生一起從蘇聯回來,而是在迪化搭上他們的飛機。
陳雲在1935年9月到達莫斯科,向斯大林和共產國際作了彙報之後,便留在莫斯科,參加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工作。當時,代表團的團長為王明,副團長為康生。
陳雲在莫斯科,寫出了那本化名“廉臣”的《隨軍西行見聞錄》,以便能讓國外以及國內的國民黨統治區的讀者了解紅軍,了解中共。這本書自1936年3月起,在法國、蘇聯和中國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