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據孫詩圃回憶,章秋陽曾考慮把陳雲轉移到無錫,以求更加安全。{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這是因為孫詩圃和無錫新監主管邢源堂交情很深,可以借這個關係掩護陳雲。於是,孫詩圃回到無錫,對邢源堂說,有個姓李的朋友在交易所裏虧了幾千元,為了籌款還債,到無錫避一下風頭。邢源堂答應給“李先生”安排食宿。
當孫詩圃再次來到上海,章秋陽又改變了計劃,決定陳雲仍留在上海,因為陳雲急於要與先期來滬的潘漢年接頭。
這樣,經陳雲同意,章秋陽把陳雲從尚賢坊轉移到上海英租界山西北路老泰安裏111號唐文雲家中。唐文雲是章秋陽的妻子,當時在華商證券交易所工作。
後來,陳雲再度轉移。章秋陽把陳雲安排在上海北京路靠近浙江路的一家鋼鐵商店樓上,每天由唐文雲的幼子俞三元,給陳雲送來三餐和報紙。
陳雲終於按照事先的約定,秘密地與潘漢年的表妹夫潘企之(即潘渭年)和表妹呂鑒瑩接頭。
潘企之把陳雲來滬的消息告訴了中共中央臨時上海局宣傳部部長董健吾、中共中央臨時上海局負責人浦化人以及潘漢年。
陳雲和潘漢年在上海重逢了!
從董健吾和浦化人那裏,陳雲得知,中共上海中央局遭到國民黨中統特務的嚴重破壞,直至不久前才成立了中共中央臨時上海局。另外,連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負責人華爾敦(即勞倫斯)在上海也遭逮捕,因此在上海已無法跟共產國際進行聯係。
這樣,陳雲和潘漢年決定赴蘇聯,直接向共產國際彙報中共的遵義會議以及紅軍的情況。
在莫斯科爭得斯大林的支持
陳雲在上海秘密會見了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請求她幫助安排赴蘇。
宋慶齡安排陳雲搭乘一艘蘇聯貨輪,由潘企之護送。與陳雲同行的有中共“一大”代表陳潭秋,瞿秋白夫人楊之華,還有何叔衡的女兒何實楚。
這樣,陳雲一行於1935年8月5日離滬赴蘇聯。
這是陳雲第一次出國。
潘漢年沒有和陳雲同行。因為擔心萬一遇上麻煩,兩人同遭不測,就無法完成肩負的重大使命——他倆分頭來滬,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陳雲從上海乘蘇聯貨輪到達海參崴之後,經西伯利亞大鐵路到達莫斯科。
潘漢年則於1935年8月下旬離開上海,前往蘇聯。嚴樸與潘漢年同行。
嚴樸乃嚴慰冰之父,嚴慰冰乃陸定一夫人。在嚴慰冰所寫的《嚴樸生平》中曾提及嚴、潘二人這次蘇聯之行:
1935年秋末(筆者注:“秋末”有誤),嚴樸與潘漢年由上海乘船赴蘇聯。
到達莫斯科時,正值十月革命節。那天晚上,他第二次見到斯大林。
據嚴樸次女嚴昭告訴筆者,陳雲與嚴樸友誼甚篤。所以,當嚴樸於1949年6月5日病故時,陳雲親自為他寫了《嚴樸同誌傳略》,發表於1949年6月9日的《人民日報》……
1935年8月20日,陳雲到達莫斯科之際,正值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剛剛結束。
共產國際“七大”舉行時,雖然還不知道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遵義會議,但是毛澤東和王明、張國燾、朱德均被選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王明被選入主席團。季米特洛夫受命直接負責處理中國問題。王明、康生、王榮(吳玉章)、梁樸(饒漱石)在大會上發言。
就在共產國際“七大”期間,出於對斷了線的中國共產黨的關注,共產國際派出一位重要的密使前往中國,尋找中共中央。
此人是資深的中共黨員,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在莫斯科已生活了近3年。
在莫斯科時他叫“李複之”,受命回中國時臨時取了個化名“張浩”。回到中國後,在中共內部,他又使用“林育英”這名字。然而,在他赴蘇之前,國民黨曾以高額賞金緝捕此人,而懸賞布告上卻寫著他的化名“林仲丹”——其實,他的本名叫林育英,字祚培,湖北黃岡人,是林彪的同鄉、堂兄(林彪本名林育蓉)。他的母親姓張,因此取名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