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教授看大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繼續說道:“這樣吧!我給大家說一個案例,亨利·李·盧卡斯,美國弗吉尼亞州人,美國史上最強“狠人”,至少殺害150人,最多600人,警方認為是150人,震驚世界。他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來說一說他的經曆,年僅13歲的盧卡斯,讓一個17歲的少女生命離去。盧卡斯在回憶這一過程時,語氣顯得得意洋洋,認為這是一個正常且令人高興的事。
23歲時,盧卡斯認識一個女孩並訂婚,也許這是他能成為正常人的機會。可母親極力反對:害怕無法再控製兒子,於是痛失良緣;女友的離開,盧卡斯十分憤怒,便讓母親離世。
盧卡斯進了精神病院,後因醫生相信他已恢複理智,而獲得假釋;1976年,盧卡斯結識另一個瘋子——奧蒂斯·艾爾伍德·圖爾,開始瘋狂生涯;1982年,警方例行檢查,覺得盧卡斯可疑,便留下盤問,沒等新一輪盤問,盧卡斯首先不耐煩起來,和盤托出二十幾年犯罪經曆,震驚世界;盧卡斯被判刑一波三折:被捕後判死刑——因被診斷妄想症而改判一身監禁——又改判為死刑——美國總統簽發緩刑令——最後仍死於死刑,享年65歲。
犯罪的種子也許從小種下,父親因故殘疾,靠賣假酒賺錢,對生活失去興趣。母親是風塵女子,是家中權威,嗜酒暴利。生活不順,讓母親脾氣越來越暴躁,便將小盧卡斯當作發泄憤怒對象。本該美好的童年時光,小盧卡斯失去左眼,腦袋遭受重擊。
健康的成長過程,孩子應該從父母的愛轉向父親的愛,最終將兩者的愛內化於自身,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因此,母愛和父愛孩子的成長過程很重要,缺一或兩者混淆,都不利於孩子成長。
麵對嗜酒懦弱的父親,小盧卡斯隻能將感情放到母親身上,可母親易憤怒暴躁,讓小盧卡斯深受傷害。依賴母親的盧卡斯,孤立無援,身心無處安放,於是渴求獲得保護。
長大後的盧卡斯便會在所有人身上尋求“母親”的形象,可能是女性,可能是男性。這可能就是盧卡斯以後走向精神分裂、走向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盧卡斯迷上了捕捉動物,如鴿子、小貓、小狗等,會讓它們在痛苦中離去,並樂在其中。
一種可能,小盧卡斯經常接受母親暴力行為,便迫害另一個容易傷害的小動物來獲得支配權。在此過程,小盧卡斯會逐漸失去同情心和同情心,最終隻會使用暴力來獲得支配權。
另一種可能,缺愛的盧卡斯將自己內心封閉,造成人際社交障礙,通過欺負小動物的行為來獲得父母的關注。父母越是不在意,盧卡斯的行為程度越深。在生盧卡斯時,可以想象他母親抵觸或完全不期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