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否幫我看看那個被拒絕的計劃?我做它花了40個小時,自信它一定能賣得出去,沒想到落得這樣的下場。”
我將那份計劃瀏覽了一遍,然後說:“東尼,它看起來是不錯,可你盡最大努力去做了嗎?你說你花了40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你再多花上4個小時,情況會不會更好些?”
“我可以再修改一下,但我不能花更多的時間了。”東尼回答。
我對他說:“既然你已經投入了40個小時,為什麼不能再投入百分之十的時間——僅僅4個小時,去修改一個計劃,使它更完善呢?”
“我給你提個建議,”我接著說,“給那家公司再打一次電話,問他們有沒有興趣看一看修改過的計劃。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你就再花4個小時將它修改得更完善,決不要向你的客戶提供不盡完善的東西。”
我向東尼解釋說,如果他的訓練計劃能比原來好上十分之一,那麼,他的回收率將是百分之百。我特別向他介紹了一個方法,當你認為一件事情已經做得無可挑剔的時候,你應該再投入原來時間的十分之一,以求更臻完善。
我提醒東尼,柏拉圖的《理想國》曾修改了七遍。我還半開玩笑地對他說:“如果你以前上課時專心聽我講持之以恒去獲得成功的道理,現在已經成了顧問界的第一人了。”
上個月東尼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他最近一段時間非常順利,一個很重要的客戶再度上門。總之,他的成績提高了一倍。
我祝賀他:“很高興聽到你的事業有發展。”
東尼回答說:“多虧了你教我恒心獲益的道理,我覺得自己已找準方向了。”
要知道,有些廢棄的油井,如果深挖十分之一,原油往往就會汩汨而出。要知道,優秀的運動員在比賽場上所花的時間,不過是練習時間的千萬分之一。
三、改變拖拉習慣——丟掉尋找借口的壞習慣
有很多人有辦事拖拉的壞習慣,結果讓很多機會從身邊溜走。樹立一定要完成任務的信心,不要給自己尋找完不成事情的借口。
看一看你有沒有拖拉的習慣?如果你有個電話應該打,可是你卻拖拖拉拉,一直未打。或者,你把鬧鍾定在早上6點,可是當鬧鍾響起時,你卻睡意正濃,於是幹脆把鬧鈴關掉,倒頭再睡。許多人都有拖拉的習慣,因為拖拖拉拉而耽誤了火車,或者是上班遲到,甚至更嚴重——錯過可以改變自己一生、使自己變得更好的良機。
做事成功最大的敵人就是拖拉,拖拉是每一個人必須切實征服的公敵。
辦事拖拉的人把不愉快或成為負擔的事情推遲到將來做,特別是習慣性這樣做。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找借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他們本來能完成任務而且應轉入下一個工作了。
希爾就因為學到做事的竅門,而成為一個多產作家。他絕不讓靈感白白溜走,想到一個新意念時,他立刻記下。這種事有時候會在半夜裏發生,沒關係。希爾立刻開燈,拿起放在床邊的紙筆飛快地記下來,然後繼續睡覺。
千萬不要讓拖拉的壞習慣毀掉自己的一生。
(一)定出最後期限
當發現自己又有拖遝的傾向時,靜下心來想一想當初確定的行動方向,然後問一問自己:“我最快能在什麼時候完成這個任務?”定出最後期限,然後努力遵守。
(二)多做決斷
練習敏捷、堅毅的決斷,並使它堅定、穩固得像山嶽一樣。情感意氣的波浪不能震蕩它,別人的反對意見以及種種外界的幹擾,都不能打動它,使它成為一種習慣,你會受益無窮。這時,你不但對自己充滿了自信,而且也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三)取消不必要的事情
當感到一件事情不重要時,做起來就容易拖拖拉拉。如果這件事情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好了;而不是拖延然後又後悔。有效分配時間的重要一環,是把可有可無的事情取消。有什麼好處,當你想到做這件事情時,付出的代價似乎高於做完之後得到的好處,你的幹勁自然就不高了。所以,應從目標與理想的角度分析這個任務。如果確信它完成後能夠給你帶來很多好處,就會有動力去做這件事情了。
四、告別“拖拉”時代——丟掉凡事不以為然的壞習慣
辦事拖拉是很多人的毛病,“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因為年輕,時間多多,歲月多多,拖拉也就不以為然。
(一)要提高工作效率,幹出一番事業,就要盡早克服拖拉的這個習慣,因為拖拉使人:
1.陷入焦慮。拖拖拉拉,自以為“臨時突擊是完成任務的妙法”,結果,時間壓力給人帶來一個又一個焦慮,讓你天天在著急上火中生活。
2.計劃失敗。一些人表麵上也像個實幹家,為自己確立目標訂立計劃,但很少去落實。這漂亮美好的計劃,令人毫無作為。
3.問題成堆。明日複明日,本來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可總是拖延,最終會釀成一個緊迫的問題,在你最緊張的時候,來搶奪你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