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臣團嚴重依賴京都原班人馬的支撐,可這些家族裏不可能每一代都可以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家臣,隨著北條早雲、北條氏綱到北條氏康這三代六十多年的更迭,原本有力的譜代眾不可避免的陷入子孫相替時無法支撐權位的衰落狀態。
而北條家又正需要更多的有力家臣來支撐擴張,自北條氏綱時代開始多方拉攏武藏國人眾的行動持續整整三十年,最後換來的卻是從北武藏到南武藏一次又一次無情背叛,迫使北條氏康換上一大堆親族譜代擔當城主來穩固武藏的領地支配。
近些年隨著關東天文之亂的結束,北條家又進入新一輪飛速擴張期,如果沒有越後吉良家的幹涉和影響,北條氏康早就吃下整個上野國並趁勢對下野國、上総國發動進攻,雖然因為吉良家而白白繞行不少彎路,但是對北條氏政個人的曆練還是起到不錯的作用。
就像北條幻庵這次主導的久留裏城合戰,看起來就像是混日子似的簡單駐守,既不出兵也不理會裏見軍的挑釁,總大將隻需做好士氣的鼓舞就勝利一半,通過己方主力的壓迫使得裏見軍近兩萬軍勢不敢輕舉妄動,配合邊路的正木時忠、土岐為賴的進攻就可以輕鬆的破除裏見軍的奇襲謀劃。
北條氏政在真裏穀城裏旁觀整場戰爭的走向,身為局中人把戰場的變化看的一清二楚,雖然作出一個無能家督來渡假的姿態,但私下裏他可是一點時間都不舍得浪費,身邊的輔佐役是北條三軍師這樣智謀過人之士,又怎麼會教出一個愚蠢的徒弟。
在他們的諄諄教導下,北條氏政很快觸摸到軍略真諦的門檻,嗟歎道:“這就是所謂的碾壓戰嗎?即使不用打合戰也可以輕易的逼迫敵人就範,類似的戰法還有吉良家的信濃總大將真田彈正殿所用的戰術……
隻不過他的戰法更加複雜一些,通過國人調略分兵轉移注意力,讓死守諏訪盆地的武田典廄殿在取得防守優勢的情況下,必須分兵伊那郡而引發岡穀阪合戰的慘重代價,雖然隻是不分勝負作為結局,但還是迫使武田家最終作出割讓伊那郡換取和睦的決斷,這就是戰略呀!”
大和晴統笑著說道:“這就是國力的碾壓,吾聞鎮府公曾說過一句話,但有合戰者爭的是土地打的是資源配給,國力強大者屢敗亦可再戰,國力衰弱者屢勝卻愈發困窘,唐國曆史上曾經有一位西楚霸王,其勇力十倍於朝日將軍,而且還是位戰無不勝的大將,南征北戰數十場未逢一敗比朝日將軍還要厲害,卻因智略欠缺國力不足而越打越弱,最終落得敗走烏江自害的下場。”
北條氏政方才明悟行軍之法的個種奧妙,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這都是曆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例呀!難怪唐國太宗皇帝陛下曾說過,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往日裏卻從未思考過先賢的至理名言,到如今方才明白前人之智慧比我等更深呐!”
伊勢貞運見北條氏政陷的有些太深,擔心他陷入魔障無法從裏麵走出來,便為其開解道:“主公不必妄自菲薄,這些先賢是以唐國菁英集萃也需百年才能見上一位的英才,我等武家能明了事理知悉謀略守家護土便已是傑出之輩了。”
“也不一定吧!春日山城不是有一位天縱英傑嗎?”小笠原康広很不事宜地說道:“從古到今有幾人十歲能成為名將者,九郎判官義經殿在那個歲數還未入鞍馬寺出家吧……話說春日山城的異動諸君可曾預料到否?真田彈正與村上羽林率領五千精銳返回越後,不知所謂何事呀!”
伊勢貞運思考一會兒,依然搖搖頭道:“不清楚,越後對關東的防備很強,風魔眾多方刺探也沒有獲得有效情報,隻是探知最近半年裏軍備異動非常多,似乎是在大規模整編軍勢,據查武田大膳大夫不惜割讓伊那郡乞和,是因為越中有一路軍勢由安田治部少輔率領,準備對飛騨展開攻略。”
“信濃一國隻剩下諏訪一郡,武田家決然支撐不了多久的吧!或許短時間沒有問題,可若延長到三年五載就要危及武田大膳大夫的地位了,隻是不知武田大膳殿要怎麼應對。”小笠原康広說起風涼話。
北條氏政皺眉思索半天總覺得哪裏不太對勁,遲疑道:“吉良家集結軍勢到底是要對哪裏用兵呢?遍觀整個東國似乎沒有用兵的地方了,難道鎮府公已經意識到三好家對東國武家展開調略的行動了嗎?”
“咦!”大和晴統忽然一愣:“說起來還是非常有可能的!陸奧出羽的國人撇開暫且不提,甲斐武田氏的困境就十分需要吉良家的寬宥,或許就趁著達成和睦的時機把這個消息透露過去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