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1章 高山合戰(1 / 3)

留給長尾景虎思考和感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迎頭衝鋒的幾千足輕如狼似虎的撲過來,搶在最前麵的是遠山綱景率領的江戶眾,這位就是死了嫡子遠山康景的倒黴家夥,好不容易養個兒子長大成年準備受讓家督之位,結果就死在長尾軍團的屠刀之下,這麼大的仇怨讓他焉能不恨!

“長尾軍齋藤朝信何在!還我那兒郎性命來!”遠山綱景大喝一聲,一馬當先的衝過來。

身披輕甲的弓箭足輕跨步而出,在槍盾足輕組成槍陣前布下一道整齊的箭陣,在他們的身後是一排排整齊的黑甲足輕,他們或是持長槍,或是持戰斧肅立不動,九千勇士組成的本陣彙聚成一堵黑色的城牆。

越後武士的勇猛聞名遐邇,長森原合戰長尾為景以五百餘騎成功斬殺上杉顕定,把越後武士的威名傳遍關東,那次長尾為景與北條早雲同屬一個陣營相互協作,而今雙方的關係扭轉變成生死大敵。

距離接戰隻有不到五十間,身披青色衣甲的北條軍邁著整齊的步伐陡然放緩,經驗豐富的老兵們在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仿佛有生命的青色波浪在這一刻放緩湧動的速度,小小停頓可偏就將散亂的潮汐拉回整齊的浪潮中,下一刻就是再次加速再次衝鋒。

司職弓箭大將的山吉豐守大聲喝令:“還有四十五間,立刻上箭!”

一千名弓箭足輕默默的抽出鑄鐵箭矢搭在拇指上,左手握住沉重的藤弓自然垂下,右手捏住箭羽做一個深呼吸,下一刻一千人同時抬起大弓緊扣弓弦全力拉緊,一千張大弓發出“嘣嘣”的呻吟聲,沉默的弓箭隊跟著軍太鼓的鼓點聲,默默計數著。

“五、四、三、二、一……放箭!快快快!立刻上箭立刻!上箭!”十幾個武士大聲催促著,一片又一片箭矢脫手而出,弓箭足輕好似開足馬力的機器,射完一箭立刻抽出箭矢再射一箭,短短的一分鍾裏七八箭飛出,狂暴的箭雨劃過一道美麗的軌跡落入敵陣。

強有力的箭雨風暴嚴重打亂北條軍的衝鋒節奏,衝在第一排的武士在第一時刻受到猛烈打擊,僅僅短短的一分鍾就死掉三十多名武士,上百名足輕的生命被箭雨奪走,所幸留給弓箭隊的時間隻有短短的一分鍾。

當最後一支箭矢脫手而出,幾名弓箭大將同時大喝一聲,所有弓箭足輕立刻轉身毫不留戀的退入陣內,山吉豐守向本陣揮動令旗,掩藏在弓箭隊後方的槍盾隊迅速填補缺口,這種程度的陣勢並不能嚇住長尾軍,若論士卒訓練精良與否,就得看這臨陣的發揮和表現。

長尾家的槍盾足輕顯然是不怕北條軍的,打頭站在前麵的齋藤朝信不屑的撇撇嘴,喝令道:“諸君聽令,上楯架槍陣!擋住前方的敵軍!”

排在第一列的足輕架起厚重的步楯,一把短矛從盾牌之間的縫隙伸出來,在他們身後每一名足輕都把三間槍伸到前方,槍柄插入預先挖好的土坑,右腳壓住土坑抵住槍柄,長達五米四的三間槍隻需搭在前排足輕的肩膀上,就能夠憑借長度輕鬆的探到陣前。

“這是什麼古怪戰術!”遠山綱景沒見過瑞士長矛陣,不過他還是本能的察覺一絲不對,急忙喊道:“大家小心長尾軍使詐!速度慢一點再慢一點!”

江戶眾的衝鋒節奏被遠山綱景這一嗓子給喊破,急刹車的前隊與後隊擠在一起差點摔成一團,好在距離接陣還有三十多米,讓長尾軍的足輕一時間無機可乘,經此一鬧氣勢如虹成為笑話,士氣跌落下來再接戰就謹慎的太多。

不得不說遠山綱景的軍略很一般,能察覺長尾軍團的布陣有問題,但無法處理好這個問題,一嗓子喊破報仇雪恨的複仇之勢,等到武士們從狂熱中解放出來,士氣也從爆棚跌落到一半甚至更低。

“不要慌張,不要亂,不要妄動!一定要謹守陣形!”遠山綱景指揮著江戶眾拉好陣勢緩緩推進,這個時候長尾軍的弓箭隊開始發力,弓弦嗡嗡的彈動聲甚至連北條軍都能聽到,接戰的一刹那爆發的喊殺聲,哭叫聲把雙方備隊大將的聲音遮住,到這一步拚的就是大將臨敵的指揮水平。

緊跟江戶眾後麵的是鬆山眾、缽形眾、小機眾、玉繩眾、三浦眾的主力,北條家的右翼乃是下総國的由簗田晴助率領的古河眾,以及關東八屋形之一的千葉眾,左翼則是以成田長泰為首的北武藏國人眾,一瞬間湧來近兩萬大軍堵住長尾軍團,把四麵八方都給堵的嚴嚴實實。

長尾軍突然被兩萬大軍堵住還有些慌亂,憑借出色的戰鬥素質很快就把小小的劣勢給搬回來,如飛蝗的箭雨發出嗚嗚的呼嘯聲沒入北條軍中,對麵的慘嚎聲此起彼伏的響起,隆隆的軍太鼓聲吵雜的刀槍碰撞聲,還有怒喝與慘叫聲混雜在一起,不消片刻陣前就變的一片狼藉。

長尾軍的足輕槍陣仿佛是一塊屹立在風雨之中的礁石,黑色的鎧甲如岩石般堅硬沉穩,無論多麼猛烈的暴風雨也衝不垮礁石堅硬的外殼,長尾景虎的本陣紮在山頂,眺望著一大片青色的北條大軍,冷笑道:“北條家難道瘋了?就憑這些人也想擋住我長尾家嗎?傳令下去,各路大將立刻反擊,擊潰企圖包圍的來犯之敵!”

甘糟景持、加地春綱、竹俁慶綱、新發田綱貞、五十公野弘家、石川重次等部各率本隊從左右兩翼衝出,戰線一下拉開上百間,兩萬多人攪合在一起把場麵變的十分混亂,長尾景虎坐鎮山上指揮調度,很快就發覺不對勁。

“北條家這是要幹什麼?”長尾景虎發覺不對,齋藤朝信、甘糟景持等一線大將也發覺不太對,北條軍頂著巨大的傷亡且戰且退根本不符合常理,若不是清楚誰是進攻的一方,還以為攻守轉換成北條家是防禦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