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他們並不是以本家為目標?那他的目標會是……”長尾景虎的腦海裏飛速略過若幹種可能,下一刻忽然瞥見北條軍本陣的詭異動靜,忽然喊道:“糟糕!他這是要聲東擊西!目標並非我軍本陣,真正的目的是上野境內的支城,是平井城、箕輪城還有廄橋城!我們中計了!”
隻見北條軍的本陣裏衝出兩路打著三鱗旗的軍勢,兩支軍勢約有三千多人每支隊伍裏配備七八百人的騎馬武士,他們仿佛是兩群脫韁的野馬飛快的衝出戰場,沿著上野街道極速掠向上野國的腹心地區。
長尾景虎吃了一驚,顯然沒料到北條氏康還會設謀誆騙,這時突然聽到西邊傳來喧嘩聲,使番飛快報:“北條軍六千別動隊向平井城方向移動,上野聯軍有國人反出聯軍投向北條軍一方,上野國人軍陷入動搖,長野信濃守正在努力彈壓,現場一片混亂!”
“糟糕!這是要出大事了!”直江景綱驚慌的站起來,眺望西邊的上野聯軍果然混亂不堪,急忙建議:“主公!為今之計一定要阻攔住北條軍的別動隊,絕不能讓他們奪下平井城,一旦平井城有失,我等回返越後的道路就被切斷,困守此地有死無生呀!”
“本家知道!現在不能著急,我們越著急北條家就越得意,不能著急!”長尾景虎慢慢踱著步子努力思考對策。
上野國人軍刻意與長尾軍團的駐地拉開距離,兩頭的大營雖是互接壤著,可雙方的本陣都在大營的另一頭,接壤的地帶除了對方一些雜物之外,就是戰地醫護的治療和修養地,當然也肩負著給戰死者舉行儀葬的任務。
長野業正等上野國人似乎有意防備長尾家的影響滲透,做起事來遮遮掩掩不夠爽快,長尾景虎對他們的小家子氣也懶得理會,雙方的合作產生猜忌和隔閡就變的很麻煩,同時因為雙方的距離比較遠,各自的營門開在很偏的地方,彼此通訊遠沒有想象中的流暢。
原以為上野聯軍能夠發揮抵抗武田大軍時的威力,可結果卻與預料中的大相徑庭,現場的情形遠比想象中的嚴峻,箕輪眾裏有幾家國人陸續反水帶動惡劣的影響,鬧的人心惶惶連五成水準都發揮不出來。
國人眾之間互相聯姻實在尋常的很,整個上野國地界裏的國人眾都是沾親帶故的,有的上溯三代還是至親關係,親戚之間同屬兩個陣營相互對立很普遍,當年保元之亂裏,河內源氏的源義朝,以及伊勢平氏的平清盛就先後與自己的父親、叔叔對立,然後親手了結至親。
所以許多時候武家是不講親緣關係的,相互理念衝突的厲害父子翻臉成仇甚至揮戈相向大有人在,鐮倉時代的禦家人就做到這一類極致,完完全全的利己主義者,自私自利到親手毀掉禦家人合議製的基礎,愚蠢的自相殘殺最後落得被北條家豢養奴役的悲慘境地。
自室町以來武家也在反思,尤其是足利幕府對親族一門看的十分重,幕府主要役職幾乎都掌握在一門、準一門手裏,最大程度確保源氏武家不會被權臣、外戚竊取,幕府將軍掀起的風潮很快傳遞到下層國人眾。
比如姻親關係、烏帽子親、姐夫和小舅子的義兄弟關係,堂兄表弟之間的従兄弟關係,從小玩到大的死黨關係等等都被代入進來,小小的國人用幾百年的時間織成一張龐大的關係網,其中就以陸奧伊達氏為主的中小大名最具代表性。
國人姻親關係深厚的好處與壞處都很突出,親戚關係多好辦事,親戚一多事情也多,就拿屢次變節的白倉氏、倉賀野氏來說,兩家自己反了不說還把上野國內的親戚也給策反不少,給上野聯軍帶來極大的隱患。
長野十六槍裏倉賀野淡路守照時、白倉左衛門宗仁出自那兩氏的一門眾,雖然他們一再表示宗家的離反與自己無關,但事實擺在麵前終歸是要失去信任的,隨著他們的宗家再次反水,使得兩人上野國中的地位搖搖欲墜。
兩人反水的連帶影響就是長根左馬介、大戶豐後守、大道寺信方三個親戚也拉到北條一方,這三人的家族與白倉氏、倉賀野氏關係親密,長根左馬介、大戶豐後守分別是兩人的義兄弟,大道寺信方是與兩人是從従兄弟關係。
五人反水讓長野十六槍瞬間變成十一槍,剩下的十一個人裏彼此關係熟絡,還有幾人相互之間也是義兄弟關係,沒被一下全拉走也是各有立場不願投靠北條家,不過他們注定已經不被信任了的。
大胡武藏守秀綱很生氣,十六槍曾在箕輪城立下團結一心同生共死的誓言,當日的誓言言猶在耳,十六個兄弟已經分屬兩陣早已物是人非了,當五人反水的消息敗露出來的時候,長野業正第一時間將剩下十一人召集起來好言勸慰,讓他們安安心心的做事不用擔心別人的風言風語。
但他自己很清楚這一切的惡劣影響被發酵出來,長野業正第一時間沒有破口大罵就很反常,他很了解上州黃斑的性子,對熟悉的武士稍有不對就會怒目相向,十二個女婿經常被他罵一通也沒見怎麼樣,一旦他對哪個人和風細雨關係好的了不得,那就是徹底不信任他的節奏。
多比良守友麵色愁苦,作為一個純粹的武士哪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五個兄弟離反給剩下兄弟帶來多少災難,讓他想原諒那五人也沒有勇氣做到,歎了口氣道:“為今之計隻有在戰場上殺死他們,才能挽回丟失的名譽和信任了!”
藤井豐後守友忠吐口唾沫,大罵道:“我早就看那幾個混蛋不順眼了,最近一段日子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籌劃什麼,我還道他們在做什麼好的謀劃為咱們掙來一份功勳,沒曾想這五個混蛋早就想著拿我兄弟十六人的名譽邀功換來一生富貴,簡直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