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0章 利己主義(1 / 3)

大軍入城沒有耀武揚威也沒有夾道相迎,殘存的町民對占領軍的態度充滿了麻木不仁,他們的眼神冷漠如冰,似乎還帶著一絲憎恨和絕望,對於北條軍的盤查和驅趕不做任何抵抗,默默的聚集在城門口等待勝利者最終的宣判。

“廢了諾大的力氣收獲一座廢城!”北條氏康很憤怒,辛辛苦苦攻城許久奪下一座廢城,為了這座廢城他損失了兩千條性命,他在後悔這麼拚命的攻城是不是太魯莽了,如果壓一壓節奏或許會那更好。

事已至此再後悔也沒有作用,忍著胸中的怒火製止武士們強烈要求亂捕的企圖,他嚴厲的警告所有武士:“這裏剛發生過一場可怕瘟疫,如果不想死就別動任何東西!不但不能碰他們的東西,還要消除這裏的瘟疫,拆毀所有的房屋加固城牆與天守,把所有死掉的人畜焚燒掉,包括他們用過的東西一律燒掉!”

這五百多幸存者還能剩下多少東西,城內的房屋被拆毀大半,糧食也吃的所剩無幾,整座城池窮的叮當響,城裏的倉庫幹淨的可以跑老鼠,裏麵既沒有金銀珠寶也沒有刀槍鎧甲,如果硬要從這些窮苦的町民身上掠奪什麼,那就隻有人狩了。

亂捕無非是對這些手無寸鐵的平民奸淫擄掠,他們曾經也是北條家的領民,如今站在北條家的對立麵是因為戰爭,為了武士們發動的戰爭而戕害這些無辜人,這麼做有傷北條家的仁德更不利於北條家對武藏、上野的經略。

人狩就跟不用提了,作為一介外來戶的北條家,想立足關東就得拉攏地方國人眾,比如有力的土豪地侍,還有生活在這片領地上的農民,公四民六就是他的拉攏方法,現在做善政都來不及哪敢去搞什麼人狩。

攻城戰注定是得不償失的,要怪還得怪北條氏康與長野賢忠都不按常理出牌,北條氏康日夜不停的猛攻迥異於正常的攻城戰,長野賢忠寧死不降直到戰死到最後一名武士也大大出乎武士們的意料,總之這場戰爭是雙輸的結果,誰都不是大贏家。

長尾景虎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攻下伊勢崎城,為此也付出不小的代價,上野國人聯軍抱怨這攻城太難受,三萬四千大軍圍著一個小城攻了那麼久什麼都沒撈到,上野國人聯軍裏嚷嚷著無力再戰需要休息的聲音很響亮,武士們商量著劃分一番功、二番功、三番功上謀得一份賞錢。

上野聯軍還沒準備好再打一場硬仗,或者說長野業正等國人眾的心思還是擋住北條大軍就好,主動出擊禦敵於國門之外這種高端上檔次的戰略,顯然不適合隻有號召力而缺乏強製力的國人聯盟。

當然他們也玩不起出征武藏,更不打算去實踐這套戰略,對麵可是四萬大軍的北條家,不是他們這群烏合之眾的聯軍,守在家門口還有那麼點地利人和,衝到武藏可就什麼都沒有了,上野國的盟友嚷嚷著剛打下伊勢崎城都想休息幾天再說,人畢竟不是鐵打的累了就要休息。

一萬五千大軍的盟友們不動,長尾軍團自然也不能動,內部反饋的聲音表示不太願意現在就去死磕北條軍,沐雨經風長途跋涉到上野國還沒怎麼歇息就跑來打一場攻城戰,好不容易打贏了又巴巴的趕過去死磕北條軍,換做任何人都會覺得不合適。

諸多原因互相交疊,迫使長尾景虎率先攻破伊勢崎城也沒有去救援禦嶽城,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它被攻陷,長野業正也隻是在軍議會上對一門眾戰死表示哀傷,但這位老將自始至終都沒過救援的打算。

死個一門從兄弟不算大事,武士就是一門刀口舔血的行當,由不得兒女情長哭哭啼啼,上野聯軍一萬五千多兒郎還指望他來庇佑,可憐一個死掉的一門,還不如去關心活著的人,長野賢忠的子女都留在箕輪城,以後給他們個體麵的身份就算對得起這份香火情了。

長尾景虎的心事重重,戰事拖延下去對越後是極為不利的,殘酷事實擺在麵前不容他選擇,幾日裏糾纏功賞醫治傷員的庶務裏不得脫身,好不容易忙完手裏的工作放鬆下來,就帶著幾名貼身衛士走出營帳。

大營駐紮在上野國南部的邊界線附近的高山上,往北的平井城是山內上杉家世代居城,這座一百多米的土山名字就叫高山,高山的北麓還有一座高山城,屬於拱衛平井城的衛星支城市,來自越後上野的三萬三千聯軍就駐紮在高山的南麓。

軍營分成兩大塊,西麵是上野國人聯軍,東麵是越後長尾軍團,雙方大營之間有一排柵欄阻隔起來,隻有幾個守衛看守的峠口才允許特別通行,到不是長尾景虎小氣歧視上野國人,這是長野業正提出來的辦法。

兩個州國,三萬三千人聚集在一起的大營總歸會有各種麻煩,人一多事情就多,家裏長子幼子還有個親疏之別,大軍在外哪家吃的好,哪家住的舒適,又是哪家發的賞錢更多總是避免不了的問題。

眾所周知上野國連年受災領主貧困,地侍還在赤貧線上掙紮,另一方麵越後國土地肥沃領民富足,表現在越後軍團裏就是兵精糧足給養豐富,醃漬的鹹魚,香噴噴的玉米麵湯餅,雪白蓬鬆的大饅頭,還有以香濃的雞湯為底料做出來的烏冬麵,再看看自己吃的是又冷又硬的飯團,一顆梅幹點綴的糙米便當,心裏不平衡尋釁滋事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