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將軍們擺出的陣仗完全沒有脫離“德意誌式的思考方式”,從他們的部署可以看出那種毫不掩飾的迫切性。
麵對“德意誌”的強勢壓迫,代表“英國”的陸軍將軍們,他們在現有的實力上和英國人所選擇的一樣,那便是極可能地拖延戰爭的腳步,試圖將戰場隻限製在那條天然防線英吉利海峽。
雙方基本擁有雷達係統,這樣的結果就是隻有800架可用於爭奪製空權飛機的“英國”應付得十分吃力。在計算飛機性能上的差別後,沙盤上的製空權爭奪維持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英國”從失去局部製空權到幾乎完全失去,最終隻依靠英倫本土的地麵防空部隊對德意誌空軍進行階段性狙擊。
按照徐陽和元帥們的溝通,元帥們認為“英國”已經失去了空中的防線,“德意誌”可以任意選擇一個點進行空襲作戰。
勒布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失去‘扇形站’和雷達後,‘英國’已經無法抵抗來自天空的襲擊。我個人認為,在傘兵的配合上,‘德意誌’已經可以執行登陸作戰。”
布勞希奇和德意誌西線總司令******.摩德爾的嘴角同時勾了起來,他們似乎也是那麼認為的。
事實上,徐陽對勒布一貫持的是無奈的態度,勒布剛剛還在惋惜陸軍將軍們選了破爛的英國一方,都還沒收斂惋惜的表情馬上“拋棄”陸軍同袍轉為對“敵人”航空兵部隊讚賞了。
徐陽是在場的最高領導,他完全有必要站出去指出一些細節上的調整。
在思考一番後,徐陽叫了暫停,他坦言對那些露出迷惑表情的元帥和將軍們說:“按照戰場態勢和一些必要的忽略因素。我認為‘德意誌’一方擁有空中優勢,但是不具有完全的製空權。同時,我判定在製空權爭奪戰期間,作為輔助的‘德意誌’海軍部隊遭受‘英國’的重創。作為空軍將軍們下令采取的試探性登陸作戰,我判定前驅部隊遭到來自海上的襲擊,戰損為百分之七十。”
旁邊負責協助記錄和計算的校級參謀們“唰唰唰”進行重新的評估,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剛剛那一波登陸部隊損失百分之七十,那麼已經有將近八萬軸心國的將是葬身海底。
在場的人無不感到愕然,他們不明白“我的元首”為什麼會做出那麼悲觀的評估。
元帥們先是錯愕,後麵轉為沉思。
的確,這隻是一場推演,作為最高裁判官的徐陽可以根據推演中的數據進行裁決,同時他也可以按照原本的情報判定一些細節上的數據。
布勞希奇小聲問:“我的元首,根據我們情報部門的推測,在海獅計劃啟動的一個月內,英國人大概能從海外殖民地調回一部份的海軍。他們臨時編湊出來的艦隊能夠與我們兩個航母編隊進行對抗嗎?我認為裁定登陸部隊百分之七十是不公平的。”
徐陽不需要解釋什麼,可他出於對布勞希奇的尊重還是解釋:“在過去的海麵艦船較量中需要承認,德意誌海軍在有優勢的情況下仍然無法殲滅哪怕是重創英國海軍。英國海軍的強盛已經有近兩百年的時間,他們哪怕是臨時編湊組隊作戰戰鬥力也是值得推敲的。同時,我之所以做出那樣的判定,原因是空軍的將軍們選擇的航線以及編隊問題。事實上,百分之七十的損失我個人覺得有些少。”
埃裏希.雷德爾海軍元帥幫腔:“我個人讚同元首的意見。”
布勞希奇怔了一下,有些出神地看著雷德爾良久,最終呐呐點頭:“好吧。我相信元首以及海軍總長的判定。”
其他人當然不好反駁什麼,畢竟他們有各自的專業,而他們對海戰卻是有些迷糊。
勒布舔了舔嘴唇:“那麼也就是說,盡管航空部隊取得了英吉利海峽的製空權,在沒有重創或者消滅英國皇家海軍前,我們的登陸部隊隨時可能遭到無法承受的損失?”
雷德爾點頭:“是的。同時,在沒有獲取海上優勢時,哪怕我們的登陸部隊成功搶灘建立前線基地,伴隨戰線推進所需要的補給增加,那麼登陸部隊的後勤補給需要量也會增加。我的意思是,沒有保障的海航補給線,我們的登陸部隊隨時可能斷掉補給,畢竟光靠空中進行補給是難以想象的。”
那邊推演還在繼續,然而元帥們卻是陷入可怕的沉默……(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