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軍旗推演需要的時間是難以想象的,特別是一群將軍在幾位元帥的見證下進行推演,那所需的時間更是不可思議。在日耳曼人特有的民族性格前提下,哪怕隻是一場賭氣般的較量,他們也會付出絕對的嚴謹,如此一來那就不算是一場戲耍般的推演,其實更像是在戰爭開始前的一次模擬。
徐陽對軍情推演並不陌生,他本身就是軍人出身,並且親身參與了波蘭和法國的戰役,對德意誌武裝力量的熟悉程度更是在當了國家元首後有絕對的了解。因為一些特別原因,比如一個後世穿越來的穿越人士,他對盟軍的一些武裝力量也不感到迷惑,由此在他和幾位元帥設定的“戰場”上,作為代表“英國”等盟軍一方的陸軍將軍們和作為“德意誌”一方的空軍將軍們,他們所進行的絕對是一場不比真正戰役差的模擬作戰。
不必猜疑,德意誌第三帝國對主要敵人英國,在某些方麵的了解絕對不會比英國人自己的差。當然,英國的一些機密德意誌不會知道,不過比如“扇形站”等軍事設施,有了徐陽之後就不再是所謂的機密。
同樣是德意誌的軍人,陸軍和空軍經過長久的協同作戰後,雙方對對方的作戰模式和規律是相當熟悉的。這樣一來,在推演的前期沙盤上的“不列顛之戰”就顯得相當之激烈。哦……或許用慘烈來形容也不為過,畢竟雙方都了解對方的作戰方式和計劃,進行針對性的部署是可以理解的。
徐陽十分樂意看一場精彩的推演,越是激烈或者慘烈就能給將軍們對自己將來的作戰有一份認知,可以讓將軍們了解自己的不足,對本來的計劃做一些思考,從而完善還在部署的計劃。
製作精致的模型不完全是德意誌生產,因為這裏是法國的關係,哪怕已經占領了差不多兩個多月的時間,德意誌也總不能什麼東西都從本土運來。
在沙盤上的模型,代表步兵師、裝甲師、航空部隊等等的工具,它們之中有一些是法國人製造。或許是因為雙方敵對的關係,代表德意誌武裝力量的模型顯得比較醜陋和簡單,而作為代表盟軍的模型則是做的十分精致和漂亮。
德意誌的將軍們對法國人的無聊把戲和孩子氣感到有些莞爾,不過他們並沒有感到惱火,事實上完全沒有惱火的必要。他們的元首是這麼說的“我們的敵人越是醜化我們,那麼就越代表他們畏懼我們”,有些拗口不是麼?不過那的確是事實。
因為情報工作到位的關係,德意誌對英國本土上的部署不敢說到完全的了如指掌,不過卻也是不會相差多少。在雙方實力對比的前提下,就有如前幾次的推演那樣,付出必要的航空兵部隊損失的代價之後,德意誌獲得英吉利海峽上方的製空權並沒有難度,唯一需要預計的是德意誌能夠掌握多久的製空權,以及盟軍在失去製空權後可能進行的反撲。
製空權的爭奪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和確定的,那裏麵有太多的不穩定因素,哪怕隻有一點點的估計錯誤和步驟錯失都有可能將正常戰役毀於一旦。
在推演中,空軍將軍們顯然對自己的部隊感到信心十足,他們對“海獅計劃”中的航空部隊部署並沒有做出多少調整。
在航空兵部隊的籌劃上,確定英國佬隻有800架可用於爭奪製空權的前提下,空軍將軍們一開始就從三個方向對英倫三島做出極有侵略性的空中襲擊。預定中的方向是法國西北方向——>英格蘭西部;法國北部——>英格蘭東部;挪威方向——>英格蘭東南部。以上這三個方向進行具有高強度和針對性的部署。
徐陽看完後笑著對空軍總長凱塞林說:“你的將軍們很有信心。”
看得出來,凱塞林對這場推演誰能獲勝顯得很在意。對他來說,空軍的獲勝能夠增加他個人在統帥部威望的同時,也能讓他得到部下們的愛戴,而對於目前有人正在挑戰他地位的前提上,部下們的愛戴正是他迫切渴望的。
不過,凱塞林可太不敢在布勞希奇和勒布兩個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出來,他隻能無辜地對徐陽點點頭。
與之凱塞林在某一些方麵的“介意”來說,陸軍出身的元帥們顯得有些“悠閑”。陸軍的元帥們並不是不重視這場由將軍們主持的推演,而是他們沒有凱塞林那種“患得患失”的心理。
在所有人看來,德意誌第三帝國是強大的,應該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戰爭實力的國家。過去的一年多裏,德意誌第三帝國也的確表現出一種舍我其誰的戰爭威力。同時,他們也明白現有戰爭實力並不代表具有戰爭潛力。正是擔心所謂的戰爭潛力,迫使他們想要對所有敵人都進行速戰速決的戰爭,對波蘭這個看不上眼的敵人是如此,對法國這個稍微有點看得上眼的依然,對英國這個目前的世界第一強國更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