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於《凡賽爾條約》的限製,德意誌為了發展裝甲部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T-28坦克。
T-28坦克是世界第一款中型坦克,定型於1931年。T-28的設計理念類似英國的步兵坦克,蘇軍稱之為“突破坦克”,其作用主要是帶領步兵衝鋒,提供一線火力支援,因此具有裝甲厚,行動緩慢,壓製火力強的特點。
這款在德意誌設計人員幫助下研製出來的坦克明顯有“誤入歧途”的嫌疑,搞了個多炮塔的落後格局,這當然是德意誌科研人員的一種誤導。
T-28除了主炮塔以外,在車前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機槍炮塔,另外還有一挺機槍在主炮塔後麵,火力可謂強勁。T-28最後的改進型戰鬥全重28噸,裝甲厚度40-80毫米,裝備一門76.2毫米L/28火炮,5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61毫米鋼甲。動力係統是一台M-17L汽油發動機,功率500馬力。因為動力充足,T-28的公路最高時速可達40公裏,對於中型坦克來說相當不錯了。1939年蘇軍反擊日本關東軍的諾門坎戰鬥裏,BT-7和T-28坦克是朱可夫坦克兵團的核心,表現不俗。到1940年,蘇軍總共裝備了503輛T-28坦克。
對於徐陽來說,蘇維埃加盟共和國是必需麵對的敵人,他之所以那麼急迫地想完善豹式也是為將來的對蘇作戰做準備。他一直強調豹式必需減少工期以及製造成本,那是有著另外一層的擔憂,畢竟T-34在二戰的名聲實在是太大了,如果不完善豹式,那麼將來麵對T-34的海洋,難以想象德意誌裝甲部隊能不能取得哪怕一點優勢。
剛剛的紙片來自海德裏希,裏麵不是關於不列顛之戰的情報,而是徐陽所關注的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政治發展情勢。在不列顛之戰即將啟動的現在,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哪怕有一點點的不安份都會給德意誌第三帝國造成難以想象的損失,這也是徐陽如此關注的主要原因。他實在太害怕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在德意誌第三帝國進攻不列顛的時候突然偷襲了。
在機場暫短的停留後,徐陽等人搭上了前往巴黎的專列。
他們乘坐的專列有著特殊的意義,原因是該專列曾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坐騎”。
以“阿道夫.希特勒”命名的專列有著太多的故事了,最讓人難忘的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那次“事故”,也正是因為在那裏發生的一切,德意誌第三帝國走上了戰爭之路。
徐陽在登車前特意徒步在站台前停頓了有一會,他很專注地大量經過特別維修的專列。那時候他在想什麼不得而知,不過從他略有些哀傷和躲避的眼神看去,他的心情肯定算不上一個“好”字。
這輛專列由15節車廂組成,除元首車廂外,還有新聞部長車廂,通信車廂,兩節休息車廂,浴室車廂,兩節部隊和隨員車廂,兩節臥室車廂,兩屆行理車廂,衛隊車廂,兩節裝甲防空車廂(裝備20mm高速防空炮)。
徐陽進入車廂後沒有馬上讓專列啟動,他遣開所有的衛士,一個人像是遊魂那般地在各個車廂之內走動。
在觀看專列內部時,徐陽來到用餐車廂就無法邁步了,他站在門前足足有五分鍾,最後選了一個角落坐下,這一坐就是坐了半個多小時。他坐在那個位置,眼神有些呆滯地看著一個方向不曾移動。那裏似乎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在吸引他的注意力,然而那裏除了一排餐桌和餐椅之外並無它物。不過他卻看到了許多。
曾經有人坐在那裏吃著素食,表情激動且自信地侃侃而談……
那個人身邊有一個總是帶著虛假笑容的胖子,胖子老是喜歡炫耀他手裏的那根元帥節仗……
徐陽緩緩地站起來向那裏走去,他來到牆壁旁邊摸摸沒有一物的牆壁,耳朵裏似乎再次響起了那一句“卡恩,告訴我……德意誌的未來會怎麼樣”。他轉身走向窗戶,回身定定地看著那麵牆壁,似乎還能看見滿是火焰的場景中有人在大聲唱著“德意誌,德意誌,高於一切,高於世間所有萬物……”。
“我會用行動告訴你……”徐陽的眼神終於變得正常,他放下扶著窗戶的手臂,沒有遲疑地轉身走出用餐車廂:“你做不到的事情將由我來完成!”(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