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不列顛戰役 :“誰讚成?誰反對!”(2 / 3)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是徐陽明白一點,如果這時候用強力手段解散國會,那麼他將會麵臨德意誌全體國民的質疑,嚴重的話,軍隊也會對他產生一種不信任感。為此,徐陽需要時間來慢慢弱化國會的影響力。現在徐陽要做的事情很簡單,今天他來到國會隻是向這些議員施加壓力,還有就是進行利益分配。

相對於美國的國會那種泛濫的民主來說,德意誌的民主顯得很蒼白,第三帝國的國會比之美國的國會也有些不同,美國的國會可以幹預總統發布出來的命令。比如,美國總統如果需要對某個國家宣戰,需要國會進行投票,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員投讚成票,那麼決議才算是通過,美國總統限於憲法的約製個人沒有權力決定國家的方向。德意誌第三帝國則不然,身為第三帝國的元首,徐陽有權力不經過國會的許可向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宣戰,並有權直接領導軍隊作戰,這是希特勒執政時期遺留的產物,徐陽成了這一產物的受益者。

或許又有人不解,那麼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國會有存在的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在如今這個時期,國會有存在的必要,它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分配利益’就是它無可替代的功能之一,而徐陽所需要的也正是把國會的作用限製在‘分配利益’這個功能上。

如果有人問說,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為什麼會在國防軍的進攻下崩潰的那麼快?徐陽會回答:國防軍的戰鬥力強悍,但是這隻是其中之一。我們不吝嗇用任何華麗的語言來讚美自己的軍隊,但這並不是全部的理由。法國之所以會快速崩潰,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法國官僚主義嚴重,社會次序混亂,行政效率低下,當然,不會缺少法國軍隊高層自大驕傲這個‘優點’。以上的‘優點’出自同一個地方,那便是法國的國會!

法國的國會對於德意誌第三帝國高層來說可是一個好地方,那裏麵永遠不會缺少聊天吹牛的對象,法國人天生浪漫,他們的議員會用一周的時間來討論約會時應該打白色的領帶還是黑色的領帶,然後再用一個月的時間來爭論身著的西裝應該在巴黎的哪條街、哪個店購買,時間允許的話,他們甚至還可以加長會議時間討論一下應該使用哪個牌子的香水比較那能勾引起女性的欲望……

也就在徐陽來國會之前,他的情報副官約瑟夫急衝衝的法國前線乘坐專機回到柏林,第一時間遞上法國現任首相貝當的私人親筆信。貝當在信中用極大的篇幅來表示自己的無奈,以一個行木將朽的異鄉老頭的身份尋問“第三帝國偉大的元首,您要怎麼樣才肯接受法國的投降?”。貝當會以私人身份提問絕對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早年貝當曾經與哈爾有過數麵之交,也曾經在日內瓦國聯大廈見過徐陽一麵。

所謂的‘國聯’是一戰後短命的國際聯合機構,是英、法操縱來維護凡爾賽體係的工具,總部設立在日內瓦,由古斯塔夫家族將阿麗亞娜花園捐獻給國聯,由此修建了‘萬國宮’作為國聯的辦公地。

國家元首以私人信件交流這一方式也不是貝當首創,早在一戰時期,各個交戰國都有用私人信件向敵國元首私下探試的事情發生,那時各國的首腦由於英聯邦的‘聯姻’政策,各個國家的首腦之間皆有複雜的血緣關係,比如當時的英聯邦維多利亞女王就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姥姥。

實際上,徐陽並不是不接受法國的投降,隻是現在接受投降的時間不對,如果現在接受法國的投降,那麼世界的眼光將會轉向關注英吉利海峽,‘海獅計劃’實施的風險將會變大,在世界嚴密的注視下,任何秘密都將不可能絕對保密,這也是徐陽最不願意看見的。

‘海獅計劃’實施的除了先前的封鎖行動外,主要步驟有三個,那便是‘轟炸’‘欺騙’‘登陸’。

轟炸:動用數量龐大的空軍癱瘓英軍的機場,殲滅英軍的現有力量,也就是消耗掉目前的英國空軍;炸毀英倫本土的兵工廠;摧毀英國人的工業區;癱瘓英國本土的民生設備,利用輿論造成英倫本土出現恐慌。

欺騙:任何軍事行動都存在欺騙行為,也就是戰術行動中所使用的任何一個手段。在任何一次的軍事行動中,進攻方通常會利用布置讓防守的一方無法確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哪。在這個過程中,德意誌會利用任何手段來誤導英國人,以期望達到自己的目標。

以上兩個必備條件成熟後,‘海獅計劃’的最後一個步驟的實施也將隨之展開,那便是實施登陸。

徐陽要實施‘海獅計劃’,那麼就需要一個先決條件,而這個先決條件就是‘天時’,徐陽現在最缺少的也是時間,他需要在上台後做出一件全民認可的‘大事’,以便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過去的幾千年裏,除了羅馬帝國外再無任何一個國家征服過‘不列顛’,相反的,在過去的曆史裏,不列顛人用他們‘聯姻’政策一度征服了歐洲大陸各國,曾經強大一時的拿破侖法蘭西帝國在英聯邦皇室和沙俄皇室的聯姻下遭受抵製,也因為有了不列顛人在法蘭西帝國後方的軍事威脅,使得拿破侖無法全力征伐歐洲東部,更讓沙俄帝國有充足的資源,利用空間換時間,讓老天懲罰了盛極一時的法蘭西東征軍,那時的沙俄軍隊口號十分奇特,他們的口號是‘天佑沙皇’,的確,是惡劣天氣擊敗了拿破侖,功勞不在沙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