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不列顛戰役 :“誰讚成?誰反對!”(1 / 3)

會議結束了,軍事上的部署已經安排完畢,但是有一句話說得很正確,“戰爭隻是政治的延續”, 戰爭歸根到底隻是一種手段,它和外交一樣,是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克勞塞韋茨說這句話是為了強調戰爭應該受政治支配,而不是反過來支配政治。在現實中,往往是政治家而不是軍人決定戰爭的規模、強度和長短。

徐陽既是軍人的同時,他在成為第三帝國的元首後,自然也成為了政治家的一員,在會議結束後,他馬不停蹄的來到國會。

在戰爭時期,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國會議員,他們所擔任的角色在戰爭時期都是極不光彩的,他們有權質問軍隊將領的所有決策,甚至是幹擾戰爭的進程,在一些不得已的時候,最高統帥部甚至是要按照國會的決議來決定戰役發動的時間,這造成一個很不好的現象,那便是軍隊將領無法按照自己預期製定的計劃來控製戰爭的進度,在某個特定的時間,一場重要戰役的補給,會在國會議員的幹擾下,延遲運往前線的日期,也正是這樣,軍隊對國會議員可謂痛恨非常,徐陽之所以會親身來到國會,用意非常明顯,在法國的前車之鑒下,徐陽必需讓那群隻會唧唧歪歪的議員閉嘴!

在希特勒執政時期,國會是希特勒手下的工具,希特勒用高壓手段讓議員們知道,隻有希特勒才有權力決定德意誌的未來,任何一個敢於幹涉希特勒政令實施的議員,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都將為此人準備一個床位。在希特勒高壓手段的壓製下,國會議員無人敢反抗,他們曾經一度成為‘舉手機器’,但是議員幹擾政令的現象在哈爾執政時期又恢複了過來,麵對比較‘慈祥’的哈爾,國會議員有勇氣站出來對軍隊的戰略部署指手畫腳,甚至是拒絕運送補給,因為哈爾的‘仁慈’,這一現象正往越演越烈的趨勢發展……

現在,徐陽站在國會主席台的位置俯視下麵數千名靜若寒暄的國會議員,他們大氣不敢喘一聲,眼神裏滿是畏懼,隻因國會前主席裏昂-福斯特和眾多‘有名望’的議員因為涉及貪汙被收監,裏昂-福斯特在一天前被查證貪汙屬事實,已被執行槍決。徐陽上台後還沒有委派人接任,目前國會可謂是群龍無首,出於對徐陽鐵血手段的畏懼,他們已經心下決定,無論元首說什麼,自己最好的選擇就是繼續擔任‘舉手機器’。

徐陽早已習慣被人注視的感覺,有人曾經問過一個問題,問他被注視的時候,心裏是一種什麼感想,對於不同人的提問,徐陽每次回答的答案和語氣都不相同,如果現在有人問他,他會回答:我很鬱悶。

徐陽來到國會之前並沒有準備文稿,他不是來進行演講,他來到這裏隻是想向議員們宣布一個消息,當然,絕對不是公布議會議長的人選。

“各位親愛的議員代表們,你們好嗎?”徐陽自嘲的笑笑,他覺得這句問候詞好爛,不理議員們的回應,他又徑直問,“你們累了嗎?”

議員們互相看看,續而愣愣的看著徐陽,等待下文。

徐陽笑著強調:“我覺得你們累了。”

大多數議員滿是不解,一些議員呆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想站起來發表意見……

徐陽沒有理會那些站起來的議員,更沒有讓他們有說話的機會,再次強調:“你們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站起來的議員嘴唇動了幾下,他們從彼此的眼睛裏看到了猶豫,隨即各自姍姍坐下。

“什麼是有意義的事情?”徐陽不是在自問,“德意誌目前正處於戰爭狀態,而且戰爭狀態會持續很久,也許是三年,也許是五年,現在我無法告訴你們,戰爭什麼時候會結束。我來到這裏是想告訴你們,德意誌目前不需要毫無意義的爭論,我們需要實際的行動!”

一個膽大的中年議員非常突然的站起來,提問:“我的元首,您所說的行動是指什麼?”

徐陽看一眼那名中年議員,發現他是毛瑟公司在國會的‘代理人’,饒有意思的笑笑,說:“比如毛瑟公司加快生產速度,為前線的戰士多生產一發子彈,讓帝國的戰士能多消滅一個敵人。”

中年議員左手拿著帽子橫在胸前,右手向45度,尊敬致意,無聲坐下。

如果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那麼合理的妥協也肯定是政治延續的一部份。徐陽一直從來都願意做出合理的妥協,他隻在無法做出合理妥協的時候使用鐵血手段,他明白一味的用血腥來清除障礙,隻會讓一個政權迅速崩離。合理的妥協是必要的,那麼既然有‘合理’這兩個字,也就代表說,與之妥協的對象是可以自由選擇,而不是強製性,如果要概括的話,可以用‘胡蘿卜加大棒’來形容。

在德意誌的現有曆史條件下,任何一個人想要獲得一些什麼,必然需要與各方麵的代表進行協商,與之進行密談並做出一些讓步。拿徐陽來說,他獲得了德意誌各軍工廠的全力支持,作為回報,他在行政上給予了各個軍工廠一些優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