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不列顛戰役 :雷達站(1 / 3)

清晨六點整,嘹亮的小號聲響徹整個海港,軍營一時間變得忙碌起來。士兵們在班長的帶領下魚貫從帳篷裏走出,到營地旁梳洗,然後集體用餐,之後就是一連串的例常訓練。

一切結束後,已經是早晨八點左右。

在這期間,一支從富熱爾趕來的工程車隊已經停靠在軍營旁許久,十幾輛卡車的後座堆著一些奇怪的金屬架子和一些被塑料包起來的金屬橫條,數十名身穿國防軍製服卻沒攜帶武器的軍人圍繞在車隊左右,他們臉色輕鬆的互相交談,直到聖馬絡駐軍派出士兵前來,這才又走上運兵車,等待命令隨時準備出發前往工地。

這支車隊的建製很特殊,大部分車輛屬於履帶工程車,這些車的前部裝著掘土的鏟子、又或是吊裝貨物的工具。有些卡車上裝載的也不是士兵,而是一些水泥袋和鋼筋,在這些卡車後麵整體停列著數輛體積龐大的水泥攪拌車。

“西頓博士!”

博格恩臉上明顯帶著尊敬的表情,在德國,能被稱呼為博士那可是很榮耀的事情,頭冠博士稱號的人一般都是一些領域的頂尖人才。被博格恩尊敬稱呼為博士的男子是一名年紀大約在五十上下的中校,不過這名中校的領章和肩章的圖案上並沒有作戰部隊的番號,說明他是一名非作戰人員。

西頓中校顯然是一位極易親近的人,他臉上總是帶著含蓄的微笑,說話的聲音很洪亮:“啊!你好,下士先生。你們已經準備好了嗎?”

博格恩這個班在將來的很常一段時間裏負責為西頓中校的這個工程隊警戒,西頓中校的工程隊來聖馬絡的任務是在海港附近尋找一個有利位置建造雷達站和信息中轉站的基地。

這是一項並不輕鬆的工程作業,他們需要在一周內建好雷達站,然後轉戰到法國最西部的布勞斯特海港,再次建造一個臨海雷達站,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們還將再次返回到聖馬絡,渡船到聖赫利爾海島建造一個信息中轉站。當然,前提是空降部隊在那時已經攻下英軍據守的聖赫利爾海島。

博格恩昨晚似乎休息得並不好,不僅帶著黑眼圈,說話的聲音也明顯有些沙啞。他回身看向同有黑眼圈的格林,吩咐:“讓車隊出來,記得帶足彈藥以及各項補給品。”

他說的車隊是一些武裝裝甲車,為了滿足戎衛的需要,國防軍一般會調出幾輛受傷被留下來修理的裝甲車讓戎衛部隊使用,這些受傷的裝甲車雖然無法再次執行戰地攻堅任務,但是留給戎衛代步還是可以的,有效的利用方式不但可以增強戎衛部隊的機動性,另一方麵來說,也有利於兵器的老、舊、新、損更替。

格林奔回軍營,很快,兩輛裝甲車便發著‘轟隆’聲,帶著塵土駛了過來與工程隊集合。

嘹亮的軍號再次響起,龐大的車隊同時發動引擎,噪音吸引了法國居民的注意,紛紛跑出家門觀看。這些法國人的神情非常複雜,法國西部淪陷得太快,有些人根本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看到這麼大的車隊心裏羨慕的同時,既又深深的感到畏懼。更多的人則是一邊用仇視的目光盯視端坐在車輛上的德國人,又一邊將親人拉到自己身遭,彷佛這樣可以增加一點點安全感。

第三帝國對法國德占領區采取的是懷柔政策,德占領區的軍人很少會去打擾法國平民的生活,就是占領區內的政府構造也很照顧法國人的情緒,一般都是委派幾名名義上是助手,實際上是控製者的工作人員‘輔助’當地政府的法國人治理占領區。

隨著法國戰敗的趨勢變得明顯,法國的經濟競爭力也遭受到影響,在法國西部工業城市大部份淪陷的如今,法郎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貶值。

在這個時候,各個法國西、北部的各主要交通要道皆被德軍控製,占領區內的生活品都是由德軍控部門從德國輸入到法國德占領區,這些物品買賣時使用的貨幣當然不是正在貶值的法郎,而是使用第三帝國硬通貨幣帝國馬克。這就造成一個很理所當然的現象,法國德占領區內帝國馬克正在逐漸取代法郎的位置,成為主要的交易貨幣。

法郎的貶值間接造成了部份人的恐慌,為了應付這個局麵,第三帝國控製的法國德占領區內的銀行適量的采取了一項政策,那便是允許法國人拿正在貶值的法郎按照當日的國際彙率向銀行換取穩定的貨幣帝國馬克。

日用品的輸入渠道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貨幣的更替也成了必然的事情,雖然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但是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現,很多法國人在購買東西的時候,他們使用的是帝國馬克,而不是本國貨幣法郎。

催生這一改變的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那便是德占領區內的德軍士兵太多了,高度緊張的情緒也讓這些士兵很有購買東西的欲望,很多士兵都是在前線購買一些德國國內沒有的物品,然後再寄回去給國內的親人。

這些士兵購買東西時,使用的貨幣當然是帝國馬克,商販找出零錢時,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這些德軍士兵總是拒絕法郎。有需要當然也就帶動了供給,再說,這些德軍士兵也是法國德占領區內一批比較有閑錢購買奢侈品的顧客,這也有了好的理由,畢竟誰麵臨生存壓力的時候,選擇更多的總是進行妥協,情勢迫使法國商販放棄法郎而逐漸使用帝國馬克也成了一件必然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