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不列顛戰役 :雷達站(2 / 3)

博格恩現在可沒有什麼精神去理會那些站在家門口觀看的法國人,他命令士兵分別登上裝甲車,然後走向西頓中校。他們需要溝通。

斯達克M-2武裝裝甲車可容納包括車組人員在內的14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這款裝甲車性能平穩,擁有高突破能力,但是由於裝甲太薄受損率一直很大,已經被一線部隊漸漸淘汰。一般來說,一線作戰部隊已經換上第4代的斯達克武裝裝甲車,M-2係列不是被改裝成戰地傷兵運輸車,便是被大部分留在二線部隊當成教練車。

雷達站的建造地點要求非常嚴格,它必須是一個擁有良好視野,便於防守的地勢,同時,它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高度,這有利於信號的輸出和接收。

雷達站對土質的要求也非常複雜,它必須是鬆軟利於挖掘的鬆土坡,但是這些土質的水份含量不能太大,原因是雷達站有很大一部分建築物必需建立在地下,土質水份含量大則容易產生潮氣,這容易讓長期駐守的人得患風濕或是關節病。

雷達站的核心硬件以及操作室會設立在人工建造的堅固地下掩體裏,這不但是為了防止敵人的轟炸,還有保證雷達硬件安全的主要作用。這個地下掩體的構造十分的嚴格,它需要能挨住一次性五百磅火藥炸彈的轟擊,而又不能產生明顯的、有傷害力的震波。

有時候建造這麼一座雷達站地下掩體的難度甚至超過於建造一座地下要塞,至少要塞被破壞不會影響到什麼功能使用,最多就是造成一些人員傷亡。雷達站的掩體則不然,雷達站的地下操作室掩體一旦崩塌,這個雷達站也就失去了功用,雷達站失去了功用,那影響到的事情就多了,因為部隊之間的通信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賴到雷達站的硬件係統。

二戰時,所謂的雷達站的功能並不止是料敵先知這麼簡單,它需要承受的責任太多,利用電子波探測周圍地帶是不是有被敵軍入侵隻是它的眾多功能之一,它還肩負著前線部隊之間的通信,所以它也是一個信息中轉站。

一個雷達站被敵軍占領了,那便不是隻是失去了一個雷達站那麼簡單,還意味著信息外漏,嚴重的話,比如通信密碼丟失,那將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拿最簡單的例子,國防軍進攻法國北部,占領了法軍的雷達站,這個勝利不止是占領了法國的一個雷達站,同時還是監控了法軍各集團軍局部之間的通信,用最直接的方式獲悉了法軍的調動情報,擁有了法軍通信密碼的國防軍有時候甚至可以‘冒名’向法軍下達命令。

在戰時,要更換一套通信密碼,並不是說,要換就換的事情,這期間還需要做太多了,特別是己方部隊被敵軍包圍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做出直接接觸,那就根本不能更換了,因為一切無線電波都有可能被敵軍截獲,然後進行解密。可見各國對雷達站的重視並不是無的放矢。

(咳。。。榮譽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大一部份來說,二戰德國的失敗也是出於對雷達站的不重視……)

被選擇作為雷達站基地的地點離海港並不是太遠,那是一個海拔高度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土坡地,從這個地方可以了望拉芒什海峽局部,如果有良好遠望設備的話,甚至可以清晰的看見曼基耶群島上英國駐軍的基地。

雷達站設立在這各海拔高度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土坡地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從這裏,無論是探測拉芒什海峽的動態,還是發出信息都不會被什麼東西阻礙。

地勢的優勢當然也會帶來負麵影響,首先,這個土坡地周圍沒有任何障礙物,它是一片禿禿的土坡地,一個雷達網聳立在這裏必將成為一個明顯的目標,一旦被發現,它也將成為敵空軍的主要打擊目標,所以,建造一些偽裝物也成了必然的事情。

西頓中校現在便是站在最高處在打量周圍的地理位置,他半蹲在一個勘測海拔高度測量器的前麵,兩隻眼睛埋進望遠器的觀看筒裏,一雙手不知道在虛空揮畫一些什麼,嘴巴也是念念有詞。

博格恩則是手持一把軍隊新列裝的MP/40衝鋒槍站在西頓中校身後警戒,他聽不懂那些術語,也沒有必要試圖去理解那些術語,此時他正在煩惱應該怎麼去寫亞格曼的陣亡通知書。

作為一名基層的士官,博格恩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寫故事,寫已陣亡戰友的故事,他需要詳細的回憶亞格曼的陣亡過程,再潤色一下,像極在寫小說那樣,誇讚亞格曼對軍隊、國家、民族的貢獻。

其實,在混亂的戰場上,誰會去注意別人的戰鬥過程?至少博格恩除了知道亞格曼是肺部中彈搶救無效死亡的,其他……比如是怎麼中彈的,又怎麼被醫療兵抬下去的,他是一概不知。所以說,作為一名基層、直接接觸士兵的士官,他需要的技術含量一點也不比企業的主管低,至少企業主管並不需要去了解每一個工人的家庭狀況,嗯……也不需要去知道每一名工人的家庭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