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不列顛戰役 :榮譽與忠誠(一)(1 / 2)

柏林,人們得知前線又殲滅、俘虜40多萬盟軍時,開始了各式各樣的歡慶活動。這時可娛樂的東西實在太少,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自發組織了遊行,由於戰事影響被取消的勞動樂活動也再次舉行。

政府公開聲明,為了慶祝前線部隊的勝利,全德國的軍屬家庭可以從各區政府哪裏領取額外的生活必需品,一時間,德國成了歡樂的海洋。

隨後,政府在報紙上公布了幾項政策,表示將擴大工業規模為人們製造更多的崗位,以前政府承諾的各項補償措施也將全數落實,取消了幾項民間認為不合理的限製,人們可以從商販那裏購買一些奢侈品,包括但不限製於煙、酒、奶酪、肉類、海鮮等……

在同一時間,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和黨衛軍大本營在柏林舉行了多次會談,國防軍希望黨衛軍提供兵員,用來組建兩個新的兩棲作戰師。國防軍一直把黨衛軍當成二線後備役部隊,認為從黨衛軍調遣士兵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隨後黨衛軍的拒絕讓國防軍認清了一個事實,同時也加深了國防軍的憂慮。

國防軍各高級將領無法接受黨衛軍成了一個有自主權的武裝力量,認為國防軍才是德意誌的國家武裝,為了兵員的事情,多次與黨衛軍大本營的高級軍官發生口角,也影響了雙方對彼此的看法,使得情緒變得有些緊張。但是,必需說明的一點,以上事情隻限於高層,中底層對上麵的爭吵一無所知。

5月30日,徐陽的專機抵達柏林主機場。

為了歡迎領袖的歸來,柏林黨衛軍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閱兵遊行儀式,閱兵隊伍從柏林主機場一直延伸到菩提樹下大街,直至勃蘭登堡門。

身穿黑色製服的黨衛軍武裝部隊再次高唱《高舉旗幟》,邁著鵝步,行走在柏林的街頭。

此時徐陽正站在一輛由奔馳公司友情讚助的小汽車後座上,汽車行駛於整個隊伍的最前列,徐陽搖手和街道兩旁站立著圍觀的民眾致意,耳邊傳來的是那熟悉的歌聲……

高舉旗幟!緊密地站在一起,黨衛軍向前挺進!

為了複興,我們的榜樣。為了崛起,我們的尊嚴。兄弟們永遠站在一起。

德意誌的婦女,德意誌的忠誠,德意誌的美酒,德意誌的戰歌。

他們嚴謹、勤勞、堅忍、忠誠的名聲;激勵我們從事高尚的事業,即便要用去我們的一生。

榮譽與忠誠!(我的筆名^_^)

為了祖國,為了統一、主權和自由;為了實現這使命的榮譽,為了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整齊的踏步聲響徹柏林,年輕的士兵臉色堅毅,每踏出去一步,身軀隨著一震,然後又再一次邁動腳步震踏地麵。

緊緊跟隨在徐陽座車後麵的是一個個年輕又富有激情的‘斯達克青年團(統稱)’的戰士。這些戰士平均年齡隻有22歲,來自德意誌第三帝國各地,經過嚴格甄選,從中選出全日爾曼血統的優秀少年,36年開始集訓,39年分配成軍,目前‘斯達克青年團’擁有一個裝甲師、兩個摩托化步兵師、三個傘兵師的規模,包括後勤人員在內,‘斯達克青年團’人數高達26萬。他們是世人皆知的斯達克近衛軍!

“為了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黨衛軍宣傳機構的成熟,宣傳人員利用便利極力在社會上為了打造一個完美的領袖而努力,他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宣傳機會,一場小小的戰役在宣傳人員潤色之後,那場戰役成了事關德意誌生死存亡的關鍵。他們在努力,利用宣傳讓心裏空虛的人們找到一個可以信賴的領袖,隨著徐陽在前線獲得越來越多的勝利,黨衛軍的宣傳攻勢越來越有說服力,人們開始相信,那個有遠見的、極度睿智的人是上帝選派下來領導德意誌走向輝煌的‘希望’!

人們激動的歡呼著,絲毫不吝嗇自己的熱情,在有意的引導下,人們也開始跟唱《黨衛軍兄弟之歌》。

這是一首特別的歌曲,在軍歌盛行的年代,裏麵少了一些慷慨激昂,更多的是在強調民族需要團結,應該避免任何內部的矛盾,日耳曼人應該將槍口對外,屠殺任何一個同族都是可恥的行為。

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

閱兵隊伍由柏林的各個主街道向興登堡廣場集合,途徑勃蘭登堡門時,隊伍稍微停頓了一下。會停頓下來也是極其富有含意的,勃蘭登堡門位於巴黎廣場的西側,會建造這麼一座古典主義風格的砂岩建築,主要是為了紀念1814年普魯士軍隊在解放戰爭中占領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