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配置上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群:中路的A集團軍群*個師(其中包括10裝甲師、7個摩托化師),由倫斯德上將指揮,擔任中間突破阿登山區直衝英吉利海峽的任務。右翼的B集團軍群28個師(其中包括5個裝甲師、3個摩托化師),由包克上將指揮,擔任助攻任務,目的是進攻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以吸引英法聯軍的主力;左翼的C集團軍群17個師,由勒布上將指揮,其任務是佯攻馬其諾防線,以牽製法軍使其不能北上增援。另外還有27個師作戰略預備隊。
另外,因為突破需要,第15集團軍被從C集團軍群調動出來,作為戰略預備集團軍存在。
在‘揮鐮行動’開始之前,德意誌空軍部隊開始執行對法國阿爾薩斯地區的轟炸,造成一種假象,讓英法聯軍以為德軍將會按照‘黃色方案’製定的作戰計劃:對比利時和馬奇諾防線進行正麵強攻。
在‘揮鐮行動’開始前的半個月,兩名武裝黨衛軍偽裝成德意誌空軍部隊在比利時天空上演了一出‘迫降’的戲份,為的是誤導英、法聯軍的統帥部。兩名黨衛軍為了使迫降看起來極為的真實,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完成了自己的諾言,為他們領袖的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整個國防軍高層對此次誤導行動的看法十分的複雜,對於國防軍來說,死亡不是不被接受的事情,但是他們要的是正麵、體麵、光榮的戰死,而不是進行陰謀而默默無名的死去。知情者開始用極其複雜的目光看待黨衛軍,從這一事件上,他們覺得‘那群瘋子似乎也值得尊重’。
布勞希奇曾經在最高統帥部感歎:黨衛軍的想法真是讓人琢磨不透,我們總是以為他們隻是一群拿著武器的農夫、一群隻會歇斯底裏表達自己想法的暴徒,可事實不是這樣。這次我跟隨武裝黨衛軍總領袖卡恩-馮-斯達克一起前去黨衛軍駐地挑選死士……請容許我用‘死士’這個形容詞。那些勇敢的日爾曼戰士隻聽到小斯達克說‘我需要兩個人為我們的偉大的事業獻身’,知道麼?好可怕,那場麵真是可怕極了,數萬黨衛軍立刻挺直胸膛、高舉右臂高喊‘嗨!斯達克’,然後爭相奪取那……那令人羨慕的兩個名額。
正好有機會隨行的威廉-馮-凱特爾上將也是一臉感慨:在過去,我對武裝黨衛軍隻有厭惡的感覺,看到那副令人激動的場麵後,我的思想改觀了。他們真是一群令人敬佩的勇士,那兩名被選中的年輕人,那副驕傲自豪的表情令人一生難忘。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可怕的能量,在斯達克的領導下,黨衛軍的士兵有著讓人聞之毛骨悚然的獻身精神,他們的確可以被稱呼為‘死士’,如果斯達克領導下的360萬黨衛軍都有這樣的思想,我真擔憂德意誌會走向哪個岔口。
大部分高級將領全部沉思了,他們真的擔憂自己塑造起來的是一位可怕而且無法控製的人。很顯然的,小斯達克目前已經有360萬有著狂熱思想的軍隊,小斯達克目前也在聚集力量武裝這支有著狂熱獻身思想的軍隊,在國會提出來的議案中,黨衛軍申請籌建3個裝甲師,這可能隻是第一步,之後肯定還有第二步。
事實證明,有狂熱獻身精神的黨衛軍帝國彎刀傘兵師、歐根親王山地師在挪威戰役作戰中表現得誇張的出色。這兩支黨衛軍作為第一批上前線的非國防軍武裝力量,近乎於完美的完成了他們的領袖卡恩-馮-斯達克授予的任務,他們表現出絲毫不遜於國防軍士兵的軍事素質,更甚者,在某些方麵,黨衛軍的普通士兵戰鬥力比國防軍士兵更加強悍,想象一下:一群捍不畏死的士兵在一種獻身思想的教育下,在槍林彈雨中衝鋒的樣子。單單是想象就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壓力,更不要提親眼所見了!
在很多時候,挪威軍隊的防線就是被黨衛軍的這種氣勢所壓迫而崩潰。但是這也產生一種副作用,那便是黨衛軍的作戰傷亡實在是有點大,特別是軍、士官,他們作為部隊的骨幹,衝鋒起來更加的不要命,似乎是純粹為了找死而義無反顧帶頭衝鋒的。
太有獻身精神似乎變成了黨衛軍的負擔,至少黨衛軍的總領袖卡恩-馮-斯達克現在就拿著傷亡名單在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