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英雄遲暮(2 / 3)

馮遠程就會熊熊燃燒的營火將信函又看了一遍,遞給身後書吏,說道:“歸檔。”見李逸、林僧祥圍過來,輕笑道:“樊文龍的家眷已抵達新安,沒什麼大不了的。”

李逸瞪眼張嘴,說道:“將軍是說樊文龍已附江寧?”

“年初時,樊族遣樊文龍北上欲不利大人,樊徹萬料不到,樊文龍早有歸附之意,大人能夠脫險,他出力甚多,之後一直追隨在大人身邊,此事列為絕密軍機。此時司聞曹的人已將他的親族安全護送到新安,擇日將往江寧,也將無需嚴格保密了。”

林僧祥欣喜說道:“馮將軍說得輕鬆,若非軍中禁酒,單為此事,值得喝上三碗。樊文龍在越郡素有威名,撫州會戰之前也頗為樊徹依重,馮將軍當年縱橫截越郡,當有體會。”

馮遠程與林僧祥在撫州會戰之前,均是越郡的流匪,不過林僧祥隻在懷玉山左近活動,不像馮遠程率領黑武士營馳騁越郡,曾數度深襲到樊、祝兩家的轄地,隻是每次都會小心避過兩家的主力戰力,也未有與樊文龍照麵的機會。倒是與身邊的李逸交鋒過數次,與撫州的民寨勢力有著一段恩怨。

後來馮遠程歸順,屢建奇功,又出任驍衛軍統領,成為江寧的核心將領之一,方與民寨係將領揭開這道梁子。

民寨係將領官員以張續、張繼、顧明山、班彪、班照鄰、薛明銳等人為首,山寨係將領官員中隻有馮遠程、屠文雍、楊尚、李印四人身居要職,勢力自然無法與民寨係相提並論,不過要加上即墨明昔、魏禺、尉潦等海匪係以及百夷係的勢力,倒又複雜許多。

但是政事堂的梅鐵蕊與宜觀遠、長史府的邵海棠與許伯英、司馬衙的江淩天與張仲道都有相當的威嚴,即使徐汝愚不在江寧,江寧倒不虞有派係之爭。

馮遠程斂起笑容,看了林僧祥一眼,淡淡說道:“我過去做了許多錯事,大人不計前嫌,予我洗心革麵的機會,從前的事,我不願再想事。”

林僧祥臉色一滯,又轉了個笑臉,說道:“樊文龍歸附我方,對樊族的打擊自不待言,待大人回歸之日,必是我軍大顯身手的時候。”

懷玉山上六寨歸附之後,以林僧祥積功最著,不過也隻是教習校尉,還是驍衛軍此次擴軍提上來的。南閩戰事完全結束,將有許多優良將領返回江寧,江寧也將從南閩衛戍軍中挑選一批將軍到江寧任職,他這教習校尉補不了正,戰事過後隻有退回到營尉職上。

林僧祥能不能補正,馮遠程能起到關鍵作用,他自然不敢大意。

按江寧軍製,衛將軍、策將軍雖然位重職高,但是平時統兵隻是一衛,與校尉相當。到了戰時,得到司馬衙的授權,衛將軍與策將軍才能統領數衛或數軍的兵馬。所以除了行轅總管,校尉卻是江寧軍中職權最重的一級。

江寧司馬衙中策將軍銜者為江淩天、張仲道、魏禺、梁寶四人,位於青焰軍階的頂端,其下則是即墨明昔、尉潦、馮遠程、張續、梅立亭、肖烏野、彌昧生、刑坤民八位衛將軍。之後則是數十位校尉將軍,分別為:班照鄰、薛明銳、風林、李逸、楊尚、李公麟、丁勉臣、洛山陽、彭、子陽雅蘭、許照容、季子衡、李印、寧越山、沈翼、沈冰壺、周世隆、鄭柯等人。其中水軍校尉四人,以一衛兵力六千至一萬推算,江寧日後的步營校尉大約會維持在二十名左右,能得到提升的人不會太多。

驍衛軍是南閩會戰期間才壯大起來,高級將領隻有衛將軍馮遠程、校尉楊尚,馮遠程不進司馬衙,則驍衛軍還缺一位校尉,馮遠程要進司馬衙,驍衛軍就缺兩名校尉。對於校尉人選,徐汝愚焉能不聽馮遠程的意見?

李逸暗中一笑,用眼角餘光瞟了林僧祥一眼,暗道:你心裏倒是明白,當年大人整合清江勢力時,懷玉山要是早站出來,也不用現在費心鑽營。

李逸原是青衛軍校尉,江淩天到樂清組織對溫嶺的攻勢,也把對溫嶺情況相當熟悉的張逸調到樂清來。想到自己在這邊隻算是一個外人,江寧的軍製尚在完善中,隻有步營六軍的大體框架,誰也不確信自己在軍中的地位已是穩固,李逸心裏起了鄙夷,卻不露在臉上。

馮遠程笑道:“我軍眼前是盤踞在溫嶺城中的普濟海匪,倒是要預防樊徹這老賊做出狗急跳牆的事,傳令雁潭駐軍,小心戒備金華城方向的動靜。”稍稍一頓,說道:“魏帥從東陽傳來急令,讓樂清步營對溫嶺加大攻勢。”

李逸說道:“將溧水運來的二十架拋石弩一齊推到前麵,我以為尚未到攻城的時候。前日我去前線巡視,有一軍士想到一個巧法,以往用石彈,普濟海匪在城中可撿回去再用拋石弩砸出來,這名軍士建議用黃土和石灰水製成硬土彈,土彈砸到溫嶺城頭就成了齏粉,不怕普濟海匪再砸回來。並且土彈大小、輕重都易控製,比石彈來得方便。我想報到軍械司為這名軍士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