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麵玲瓏 把事辦得恰到好處(3)(1)(2 / 3)

總之,親戚之間的錢物往來,既可以成為密切感情的因素,也可能成為造成矛盾的禍根,就看你如何處理了。

2、忌居高臨下或強人所難

親戚之間雖有輩分的不同,但是,也應當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特別是在彼此之間有地位、職務差異的情況下,更應如此。

常言說:“窮在街市沒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就是說,就親戚而言,財大的、地位高的人對於比不上他們的親戚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的人總是希望從地位高的一方那裏得到一些幫助,同時在他們得到自己的請求時,又懷有極強的自尊心。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地位高的一方對來求助的親戚表示出不歡迎的態度的話,那就很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

在有地位差異的親戚之間最常見的矛盾是在求與被求之間,是在不能滿足對方要求的情況下發生的,因此,如遇這些問題,一方應注意盡量不要給人家出難題,即使客觀原因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也應給以諒解,不能過多的計較。

3、忌為所欲為,不講禮節

親戚之間由於彼此關係有遠近之分,有密切程度上的差別,因此,在相處中要注意把握適當的分寸。

“親戚越走越親”,但是,如何走,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過去走親戚可以在親戚家住上一年半載,現在就有很多的不便。大家都有工作,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住的時間過長很多矛盾就會暴露出來。

還有的人到親戚家做客不是客隨主便,而是任由自己的性子來,這就給主人帶來很多的麻煩,也容易造成矛盾。

有的人有睡懶覺的習慣。每天要睡到太陽升起來才起床,他們到親戚家也不改自己的毛病。主人要照顧他,又要上班,時間長了就會影響主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進而影響彼此的關係。

還有的人不講衛生,到了親戚家裏,煙灰煙頭到處扔,人家收拾不及。如果時間不長,人家還可以忍耐克服一下,要是日子長了,矛盾就會暴露出來。

因此,在親戚交往中也有一個優化自己行為方式的問題,如果方式不當同樣會得罪人。

隻要注意以上這些問題,就能奠定一個良好的親戚交往的基礎,再把各種方法活學活用,托親戚辦事的藝術就會運用得爐火純青,得心應手。

讓親戚辦事也要“投桃報李”

親戚關係是一種血緣、親情關係,而親情的維護與保持就在於彼此之間的相互幫助與知恩圖報上。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做為親戚之間的甲方若是一味地照顧、幫助乙方,而乙方則回報以不冷不熱、不謝不頌的公事公辦的態度,時間長了,甲方必定會生氣,認為乙方是不懂人情、不值得關照的冷血動物。若乙方依然故我,認為甲方幫助他是應該的,那甲方必然會終止與乙方交往。相反,若乙方知恩懂情,雖然沒有什麼物質好處回報,但經常以自己的勞動力幫甲方做點家務活、跑跑腿等作為感謝,甲方也會得到心理平衡,也是願意與乙方繼續交往下去的。

對熱情相助的親戚,在物質上給以回報,也是一種不失禮節的方式。物質回報雖然不是親戚間交往的主要方式,但它畢竟存在於現實生活中。我們提倡淡化物質交往,不是要取消物質交往,而是要讓這種交往多一份真情,少一份銅臭。

一滴汗水能讓一筐好話失色,一絲奉獻能使一片真情增輝。

希臘一位哲人曾說:“感謝是最後會帶來利益的德行。”善於求人的人經常都備妥感謝之辭,因為它往往成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潤滑劑,在生意上的來往也因它而順利進行。

事實上,沒有人不喜歡聽到感謝之辭的。因此把“謝謝”二字隨時擺在心中,需要時派上用場,沒有比這個更簡單而容易使用的了。所以,對親戚也別忘了感謝。

當然,在現代的經濟社會裏,尤其是與經商有關的事,誰幫忙都講究經濟效益,而感謝幫忙的最好方式就是“投桃報李”。“投桃”後得到親戚的“報李”,也可先得到親戚的“報李”後再“投桃”。求助於親戚時,在親情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先“投桃”與先“報李”都是無所謂的。先允諾“投桃”,從而先得到對方的“報李”往往對事情的成功更有好處。

清朝中期的“紅頂子”商人胡雪岩就很善於利用這種“投桃報李”的技巧去利用親戚關係。

有一次,胡雪岩為了購進一批昂貴的珠寶,需要一大筆錢,但一直苦於自身沒有那麼多現銀,找別人借又因為數目太大,別人不允。

於是,胡雪岩去找他的堂伯,他的堂伯是當時富甲一方的茶葉商人,家財萬貫,且仗義疏財。當胡雪岩把來意說明之後,並向堂伯保證,這是一筆隻賺不賠的買賣,到時答應分給堂伯三分紅利。

胡雪岩的堂伯一直十分欣賞他,認為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再加上有三分紅利的利潤,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於是,在沒有任何抵押、擔保的前提下,隻有胡雪岩的口頭允諾及彼此的信任,堂伯借給了胡雪岩三百萬兩銀子,這相當於他資產的三分之二。

結果,這筆珠寶買賣及最後的交易非常順利,胡雪岩不但收回了成本,還賺了幾百萬兩的巨額利潤,並如數將先前允諾的本錢與紅利一並還給了堂伯。

如此看來,在求助於親戚時,可充分運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對方,然後作出諾言,讓對方能夠相信於自己,這樣,才可能先得到親戚的“報李”。

但有一點是要注意的,就是在作出“投桃”的允諾之後,必須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有諾必踐,千萬不要做出“小人”行徑,暗中坑了親戚一把,那時“親情”這兩字也將變得不值一文了。

所以,有諾必踐,有“報李”必有“投桃”,這是繼續保持良好親戚關係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前提,切不可“一次性處理”,否則,在今後的社會中,再想利用親戚辦事那真是難上加難了。

讓親戚辦事切忌斤斤計較

在親戚交往中,有些人對親戚要求十分苛刻,總是盡量想對自己有好處,一旦親戚有了困難,卻不去關心和幫助,甚至避而不見,這是不足取的。其實,親戚交往,氣量要大一些,切忌斤斤計較,這樣才有利於親戚關係的密切發展。

朱德還在年輕的時候,特別注重與親戚的關係。平時他總是為親戚解決困難,做些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事情,親戚對他的印象非常好,彼此間的關係相處得非常不錯。

朱德當時年輕強壯,很有幾分氣力,在每年的農忙季節,他總是很快地就把自家的莊稼給收完了。而這時,朱德並沒有因此而停下來休息,他總是跑到其他親戚的田地裏去幫忙,這樣,一天下來,總累得他腰酸腿疼。可第二天,他又拿起工具,繼續去親戚的田地裏幫忙收莊稼,卻從沒有喊過累,也沒有抱怨。

有一次,朱德跑到一個表叔家去收莊稼,可這個表叔卻是一個疑心病特別重、很小心眼的人,看到朱德來幫忙,就懷疑他要趁機偷自己的莊稼,所以在朱德幹活時,就不時地監視他的行動,特別是朱德要走的時候,還要偷偷地打開朱德帶來放工具的筐子,檢查是否拿走什麼東西。這一切朱德都看在眼裏,微微笑了一笑,然後說道:

“表叔,活幹完了,我走了,我媽等我回家吃飯呢!”

說完,背起筐子,揮揮手走了。表叔看到這一切,慚愧地搖了搖頭,心裏不由暗暗欽佩。

不斤斤計較,這就是朱德與親戚處好關係的最根本原因。不過,不計報酬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不聲張,好心相幫卻被疑心也不抱怨,這種親戚關係的處理方法,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要做在明處,要讓你的親戚“無意”間發現,否則,就會吃“暗虧”,就會被別人說成“矯揉造作”。所以,場合一定要把握好。

利用情緣攀親辦事

時至今日,社會上的攀親之風日盛起來,攀親之人不再是小孩而是成人,而攀親的對象大多都是有勢有錢的人,而攀親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社會上好辦事。

其實,利用情緣,巧於攀親,達到為自己辦事目的的手段,並不是當今社會的產物。民國時期大軍閥曹輥的最初發跡就是靠千方百計攀親爬上去的。

清廷批準袁世凱編練新建陸軍後,曹輥投入袁世凱的帳下。此時袁已成為慈禧太後十分倚重的人物,曹輥隻當了一個小小的幫帶。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升遷,非得依靠袁世凱不行,曹輥慶幸自己以前東遊西蕩的販布生涯,在那個時候,他已學會了一套善於吹拍、見風使舵的本領。可光會拍馬還不行,他還苦於沒有見袁世凱的機會。

正當他徘徊彷惶、十分苦惱之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說天津宜興埠曹克忠與袁世凱原係世交,於是備了一份厚禮,從小站跑到天津,登門求見曹克忠。拜見曹克忠時,曹輥口若懸河,與曹認宗攀親。曹克忠在曹輥花言巧語的蠱惑下,認他為族孫,並且答應由他的姨太太出麵向袁世凱說情。

俗語說,吃了人家的嘴短。曹克忠的姨太太沒少在袁世凱麵前替曹輥說話。有了姨太太這個內援,加上曹輥的逢迎阿諛,他很快受到重用,幾年間由一個小幫帶爬上了總兵職銜。

當代社會中,由於經濟的發展,人際關係的複雜,許多人的信念開始蒙上了一層金色的膜,他們已不再重視傳統的價值理念了,一切都以維護自己的利益為先。因此,許多人在求助無路的煩惱之中,會順應“時代的潮流”,在“送禮”風的鼓吹下,去攀親緣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巧用親戚壯大自己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不管我們做什麼事,單打獨鬥是不行的,適時地依靠親戚朋友不僅會壯大自己的實力,而且也那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下麵幾個人的成功可以充分地說明千萬不能忽視親戚的力量,巧用親戚才能壯大自己。

王永慶最初是用以父親名義借的200元錢開了一個小米後,後來用米店的利潤開了一家磚廠,再用磚廠的積累作本金做木材生意,到50年代初,他終於積累了5000萬元。他用這筆錢作擔保,向台灣當局申請了67萬美元的貸款,創辦了台灣塑膠工業公司。

陳瓣臣最初在幾位朋友的讚助下,集資創辦了一家五金木材行。後來,又用賺來的錢開辦了三家小公司,致力於木材、五金、藥品、罐頭食品及大米的外銷業務。1944年底,他又用自己生意積累的資金,與其他十個泰國商人一起集資20萬美元,創立盤穀銀行。從而正式開始了銀行家的生涯。

周子敬創業時,是以100元錢與朋友合資開辦了一個餅幹作坊,生意做了一個月,才賺了70元錢。雖然發現市場需求量很大,但苦於本錢太少,難以為繼。後來,他說服叔叔借給他3000元錢,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餅幹廠———康寧餅幹廠,他既當經理又兼製作餅幹的師傅,其妻子作助手,弟弟任董事,很快發展到擁有40名工人,具有初步規模的小型餅幹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