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下屬
尊重每一個人,善待每一個人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身於一個鞋匠家庭,而當時的美國社會非常看重門第。
林肯競選總統前夕,在參議院演講時,遭到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那位參議員的目的就是要打擊林肯的自尊心,好讓他退出競選。
此刻,人們都沉默了,靜靜地看著林肯,聽他會說些什麼來反擊那位議員。
“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林肯說,“他已經去世了。但我一定會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麼好。”
眾人不約而同地為林肯鼓起了掌。林肯轉過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據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技術。”
接著,林肯又對所有的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進,我一定盡可能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無法像他那麼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及的。”
說到這裏,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都化為真誠的掌聲。
後來,林肯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美國總統。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沒有任何貴族社會的背景,他惟一可以倚仗的隻是自己出類拔萃的、扭轉不利局麵的才華。正是關鍵時刻的一次心靈燃燒使他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包括那位傲慢的參議員,成就了他生命的輝煌。
人人皆有自尊心
1917年1月4日,一輛四輪馬車駛進了北京大學的校門,徐徐地行進在校園內的馬路上。
這時,早有兩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向蔡元培———這位剛剛被任命為北大校長的傳奇人物鞠躬致敬。
隻見新校長緩緩地走下馬車,摘下自己的禮帽,向這些校園裏的雜工們鞠躬回禮。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在北京大學可是從來未有過的事情,北大是一所等級森嚴的官辦大學。校長享受內閣大臣的待遇,從來就不把這些工友放在眼裏。但是,今天的這位新校長是怎麼了?
像蔡元培這樣地位顯赫的人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禮,在當時的北大乃至中國都是罕見的現象。這不是件小事,北大的新生由此細節開始,樹起了一麵如何做人的旗幟。
在你的下屬當中,會有少數人出身“高貴”,他們或有親朋好友手握大權,或家庭背景顯赫。同樣,也會有些人出身寒門,是憑著自己的執著和才幹一步步走到今天。你是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這些人呢?
對待前一種人,客客氣氣,態度溫和,甚至他們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也要想盡辦法說服自己網開一麵,寬恕他們;而對待後一種人,從來沒正眼瞧過人家,隻要犯了錯誤,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失誤,也要嚴加斥責,大抖領導的威風。
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造成團隊內部的分裂。因為你不尊重別人,也別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因為你截然不同的態度使第一種人難免傲氣十足,另一種人心懷不滿,如此下去,要不了多久,你的團隊恐怕就該分崩離析了,或者就該先走人了。
所以,對待任何人都要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尊重每一個人,善待每一個人。
視下屬為朋友
每一個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單純。作為這個大家庭一分子的你,如何表現自己,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人融洽相處,達到真正的溝通。
一般人似乎都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與上司相處的技巧上,對於那些職位比自己低微的同事,則肆意責罵,把自己心中的悶氣全然發泄在對方的身上。動輒就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發號施令,根本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你是否也曾有過這種過失?抑或你曾身受其害,很清楚被人隨意指使,無理取鬧的委屈?一個在辦公室裏旗開得勝,威風八麵的人,他的心中不會存在等級觀念,他懂得人人生而平等的道理。就算自己的職位比別人高,也不敢恣意妄為。須知風水輪流轉,尊重別人,是自重的第一步。
無疑,你的下屬有責任助你完成工作,事無大小,你都可以交給他處理。但你如果能將一些較繁瑣而困難的工作,獨自完成妥當,讓下屬有更充裕的時間做好其分內的事務,對方必然感激不盡,對你更忠心。上司與下屬的關係,惟有以互助互諒為基礎,合作無間,工作才會變得輕鬆而富有意義。
視下屬如知己良朋,而不是自己的奴仆。時而征詢對方的意見,接受對方的批評,力求消除彼此心中的隔閡,如此,對方做起事來,必然格外賣力。
表現出色的你,剛剛獲得升職,而且公司新聘了一個助手給你。不過,千萬別以為助手是你的“馬仔”,把他看作朋友,大家合作起來就更得心應手。
他既是初來乍到,對公司的一切都陌生,那麼你必須給他一定程度的幫助。例如,處處指點他,使他早日適應環境,利用你的經驗,解決他的疑難,或者在工作之餘跟他多談談公司裏的工作程序和其他小事,免得他四處碰壁。
不要忘記讓他參與所有跟他有關的會議,讓他多了解公司的業務和同事們的工作情況,也讓他多發表意見。這樣,既可以使他建立起信心,你也可獲悉其心思。
當他初次工作時,多提醒他,多給他時間去了解、消化,然後才進行,不妨多解釋幾遍有關工作會遇到的問題。
不過別把公司的政策過分吐露,形成無形的壓力。試問在戰戰兢兢的情況下,又有誰能做出滿意的業績呢?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別吝嗇適當的鼓勵。
許多女秘書都比較願意為男上司效勞,因為她們覺得女上司愛在雞蛋裏挑骨頭。還有,大家都是女人,應該有同等的權利,所以無形中對女上司有一種排斥心態。
假如你是一位女上司,麵對這種秘書小姐,請花多點時間去思考。不要總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對方,即使你經常自願超時工作,也不應強迫對方跟隨你。就待她如工作的夥伴、在適當時候讚賞她,間或請她吃午飯,以表示你欣賞她的工作態度和多謝她的合作。
切記不要請她為你做私人事情,但一些秘書事務可不能忽視,如打字、簿記、入檔案等。避免過分控製她的工作方式,隻要她能如期替你做好一切,使你無後顧之憂,就夠理想了。
此外,在對方的私事上也要多注意一些。例如對方病了,買了新衣服,換了化妝品等等,別忘記問候或讚賞她。這樣,你們之間就不僅僅是上下關係,還更像朋友一樣友好。
作為管理者,把下屬當作朋友,下屬會覺得受到重視、尊重,做起事來必然會格外賣力,這樣大家合作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學會用激將法
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下屬整日漫不經心,工作沒有積極性,當你憤怒地一再批評他之後,他沒有絲毫的改變;當你心平氣和,陳述利害,婉言相勸之後,他照樣沒有絲毫的改變。
對於這種人,你必須激發他內心深處潛藏著的廉恥之心,讓他知恥而後勇。
19世紀末,當彭伯頓發明可口可樂配方時,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凱勒伯·布拉德也做出了同樣的創舉。這位精明而富有的藥劑師丟下別的工作,發狂地做實驗,將胃蛋白酶變成可樂來治療消化不良。果然,布拉德配出來的藥劑清爽可口,不僅為他帶來了不少收入,也令他大出風頭。
1899年,布拉德將這種消化藥製成飲料,取名為百事可樂,當時的可口可樂公司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兩家公司的競爭從此就開始了。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布拉德沒有把握好市揚行情,結果使他高價購進的大量白砂糖積壓,而市場上白砂糖的價格則一跌再跌,百事可樂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公司快要撐不下去了。
1922年,走投無路的布拉德敲響了可口可樂公司總裁伍德拉夫的辦公室大門,他懇求可口可樂公司買下百事可樂公司。然而,伍德拉夫根本就不把這個奄奄一息的企業放在眼裏,他傲慢地對布拉德說:“我們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飲料,我們懶得理會任何別的液體。”
後來,百事可樂公司轉到了洛夫特糖果公司總裁古斯的手下。相同的一幕又重演了,古斯開出5萬美元的價格想將百事可樂賣給可口可樂。但是,可口可樂的當權者們卻說:“5萬元?百事可樂怎麼可能值5萬元?想敲詐我們嗎?別開玩笑了。”
古斯被激怒了,他發誓一定要把百事可樂經營好,讓任何人都不能小看它。日後,百事可樂終於成長為一代飲料巨人。正是這個不值5萬美元的小不點兒,成了可口可樂公司的強勁對手,它與可口可樂分庭抗禮,瓜分市場,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大戰。
小時候的愛默生,非常頑皮,他不服任何人的管教。父母批評他,他就逃學不回家;老師批評他,他就幹脆一連幾天不上課。看著這個調皮鬼,父母和老師都一籌莫展。
這一年,學校來了位新老師,叫約翰·凱瑟莉。凱瑟莉雖然年紀不大,但是非常有耐心和愛心,再調皮的孩子到她手中,都會變得服服帖帖。當然,愛默生自然是凱瑟莉要上的第一課。
通過觀察,凱瑟莉發現愛默生並不調皮,他隻是比較活躍,善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些都說明,他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她覺得有必要激發小愛默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於以前老師和同學都認為愛默生不是個好學生,所以,大家對他都不是很友好。而他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敵意,沒有絲毫的興趣。這讓凱瑟莉大傷腦筋。
終於,在一次數學課上凱瑟莉抓住了一次機會。她給所有的同學出了道數學題,然後問哪位同學會做。結果,沒有人回答。於是,她叫起了愛默生,同學們非常驚訝,乃至於哄堂大笑。
“老師,你太有眼光了,你怎麼知道他不會做呀?”一位同學譏刺愛默生。
“對呀,他是我們班上最笨的學生。他要是能做出來,才怪呢!”其他人也在起哄。
愛默生靜靜地聽著同學們的冷嘲熱諷,漸漸地,他終於憤怒了,衝出了教室。
第二天,上課時愛默生把那道題解出來交給了凱瑟莉,凱瑟莉大喜過望,趁機在班上表揚了他。於是,愛默生一生的命運就此改變。
對下屬多進行感情投資
講究情義是人性的一大弱點,中國人尤其如此。“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無一不是“感情效應”的結果。為官者大都深知其中的奧妙,不失時機地付出廉價的感情投資,對於拉攏和控製部下往往能收到異乎尋常的效果。
韓非子在講到馭臣之術時,隻說到賞罰兩個方麵,這自然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卻很不夠,有時兩句動情的話語,幾滴傷心的眼淚往往比高官厚祿更能打動人。因此,感情投資,可謂一本萬利,是一種最為高明的統治術。
有許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會記得隻見過一兩次麵的下屬的名字,在電梯上或門口遇見時,點頭微笑之餘,叫出下屬的名字,會令下屬受寵若驚。
富有人情味的上司必能獲得下屬的衷心擁戴。
吳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在擔任魏軍統帥時,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層士兵的擁戴。當然,吳起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士兵在戰場上為他賣命,多打勝仗。他的戰功大了,爵祿自然也就高了。
有一次,一個士兵身上長了個膿瘡,作為一軍統帥的吳起,竟然親自用嘴為士兵吸吮膿血,全軍上下無不感動,而這個士兵的母親得知這個消息時卻哭了。有人奇怪地問道:“你的兒子不過是小小的兵卒,將軍親自為他吸膿瘡,你為什麼倒哭呢?你兒子能得到將軍的厚愛,這是你家的福分哪!”這位母親哭訴道:“這哪裏是愛我的兒子呀,分明是讓我兒子為他賣命。想當初吳將軍也曾為孩子的父親吸膿血,結果打仗時,他父親格外賣力,衝鋒在前,終於戰死沙場;現在他又這樣對待我的兒子,看來這孩子也活不長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有了這樣“愛兵如子”的統帥,部下能不盡心竭力,效命疆場嗎?
吳起決不是一個通人情、重感情的人,他為了謀取功名,背井離鄉,母親死了,他也不還鄉安葬;他本來娶了齊國的女子為妻,為了能當上魯國統帥,竟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以消除魯國國君的懷疑。所以史書說他是個殘忍之人。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對士兵卻關懷備至,像吸膿吮血的事,父子之間都很難做到,他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幹,難道他真的是獨獨鍾情於士兵,視兵如子嗎?自然不是,他這麼做的唯一目的是要讓士兵在戰場上為他賣命。這倒真應了那一句名言:“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作為上級,隻有和下級搞好關係,贏得下級的擁戴,才能調動起下級的積極性,從而促使他們盡心盡力地工作。俗話說:“將心比心”,你想要別人怎樣對待自己,那麼自己就要先怎樣對待別人,隻有先付出愛和真情,才能收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鬆下幸之助就是一個注重感情投資的人,他曾說過:“最失敗的領導,就是那種員工一看見你,就像魚一樣沒命地逃開的領導。”他每次看見辛勤工作的員工,都要親自上前為其沏上一杯茶,並充滿感激地說:“太感謝了,你辛苦了,請喝杯茶吧!”正因為在這些小事上,鬆下幸之助都不忘記表達出對下級的愛和關懷,所以他獲得了員工們一致的擁戴,他們都心甘情願地為他效力。
公元742年,唐玄宗連下三道詔書,征召大名鼎鼎的詩人李白入京。李白這一年43歲,他畢生都向往著建功立業,以為這一回總算可以大展鴻圖了,於是,意氣風發地來到了長安。唐玄宗在大明宮召見了他。
封建時代,皇帝召見大臣,氣派是十分尊嚴的,他端坐禦座之上,居高臨下,而臣下則要一路小跑至他的膝下,行三跪九叩大禮,俯首稱臣。而唐玄宗這一次召見李白,這一切森嚴的禮儀全都免除,他親自坐著步輦(一種由人抬的代步工具)前來迎接。當李白到來時,他從步輦上下來,大步迎了上去;迎入大殿之後,又以鑲嵌著各種名貴寶石的食案盛了各種珍饈佳肴來招待李白,大約是怕所上的一道湯太熱,會燙著李白,唐玄宗竟然禦手親自以湯匙調羹,賜給李白,並對他說:“卿是一個普通讀書人,可你的大名居然傳到我的耳中,若不是你有著超凡的詩才,怎麼能做到這一點?”
接著又賜他一匹天馬駒,宮中的宴會,鸞駕的巡遊,都讓李白陪侍左右。
一個普通的詩人,無官無職,能夠得到皇帝的召見,賜宴,已是非常的禮遇了,而降輦步迎,禦手調羹,更是曠古的隆恩。雖然李白這一次來長安,在仕途上並沒有多大發展,最後還被客客氣氣地趕出了長安,但唐玄宗的這一次接見,卻在李白心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使他終身引以自豪,至死都念念不忘。
民國年間,身為一世梟雄的“北洋之父”袁世凱在統禦部下方麵也很注重感情投資。
早在小站練兵時期,他就從天津武備學堂物色了一批軍事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個人: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後來都成了北洋係統中叱吒風雲的人物。袁世凱為了讓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供其利用可謂煞費苦心。
袁世凱在創辦新軍時,相繼成立了三個協(旅),在選任協統時,他宣布采用考試的辦法,每次隻取一人。
第一次,王士珍考取。
第二次,馮國璋考取。
從柏林深造回國的段祺瑞,自認為學問不凡,卻連續兩次沒有考取,對段來說,隻有最後一次機會了。第三次考試前,他十分緊張,擔心再考不上,就要屈居人下,心中十分不快。
第三次考試前一天的晚上,正當段祺瑞悶悶不樂地坐著發呆時,忽然傳令官來找他說是袁大人叫他去。段祺瑞不敢怠慢,立即前往帥府,晉見袁世凱。袁世凱令他坐下,東拉西扯,說了些不著邊際的話。臨走,袁世凱塞給段祺瑞一張紙條,段祺瑞心中的納悶,這紙條是什麼呢?又不敢當麵拆開看。急忙回到家中,打開一看,不覺大喜,原來是這次考試的試題。
段祺瑞連夜準備,第二天考試時,胸有成竹,考試結果一出來,果然高中第一名,當了第三協的協統。
段祺瑞深感袁世凱是個伯樂,對於自己有知遇之恩,決心終身相報。
後來,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都成了北洋軍閥政府的要人。段祺瑞談起當年袁世凱幫他渡過難關的事,仍感恩不盡,誰知馮國璋、王士珍聽了,不覺大笑,原來王、馮二人考試時也得到過袁世凱給的這樣的紙條。
袁世凱這種辦法,可謂妙不可言,既可以使提拔的將士報恩,又能使沒升官的將士心服口服,便於統率,還給被提拔者創造了很高的聲譽。由此可見,袁世凱在玩弄權術上是個高手。
與袁世凱一樣,蔣介石在用人統禦方麵也很有政治家的手腕,恩感並濟,收買人心。
蔣介石有一個小本子,裏麵記載著國民黨師以上官長的字號、籍貫、親緣及一般人不大注意的細節。凡是少將以上的官長,他都要請到家裏吃飯,每次都是四菜一湯,簡樸之極,作陪的往往隻有蔣經國。采用這種不請別人陪客的家宴方式顯得更加親熱。同時,簡單的飯菜給他的部下留下清廉的印象。
蔣介石請部屬吃飯後,總要合一張影。他與孫中山有一張合影像片,孫中山先生坐著,他站在孫先生背後,他與部屬合影也擺這個模式,其中的用意不講自明。他常對部屬說:
“叫我校長吧!你們都是我的學生。”
如果不是黃埔生,他也很慷慨:“哦,予以下期登記吧!”這樣就提高了部屬的身價,起到了收買拉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