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辦事辦得恰到好處(2)(1 / 3)

二、成功者辦事的招術

跟時間賽跑

我們都知道誇父逐日的故事,誇父追趕太陽,開始了人類與時間賽跑的曆史。

與時間賽跑,就是人要提高自己的速度。

愛因斯坦有一天突發奇想:如果人的速度能夠達到光速,那麼,人的生命將無限延長,人將永遠不會老。

跟時間比速度,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生命的創造速度。

成功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能夠實現別人需要幾輩子才能夠達到的目標。

日本有個汽車推銷員,名叫椎名保文。他在豐田汽車公司的一個分公司裏工作,從1968年到1981年不到13年時間,就推銷了4000輛汽車。如果把13年按月數計算,等於156個月。他每個月平均推銷汽車25.6輛。除了星期天和節日,每個月的實際工作日隻有25天。那麼,椎名是以一天一輛的速度推銷汽車的,而他的顧客還都是個人消費者,沒有一個大批購買的客戶。

一般汽車推銷員平均每月推銷4到5輛,椎名一個人的推銷數是別人的五六倍。一個汽車出售公司經營的一個營業所平均有7~8個推銷員,一個月大約平均推銷30輛汽車,而椎名一個人的推銷量相當於一個營業所的推銷量。

椎名為什麼能夠推銷那麼多的汽車呢?

勤奮產生效率。

左右世界金融市場的年輕富翁戈德曼說:“不奔波就好像沒有活在世界上。”他上午從9點鍾上班,一天連續工作14個小時。

據傳,華爾街年輕的富翁多半在30歲以前就破產了。可是,戈德曼笑著說:“要想做的事堆積如山,無暇浪費時間使自己破產。”

椎名和戈德曼都是靠勤奮向時間要效率的人,他們的人生是成功的。

跟時間賽跑,就是向時間要效率。

跟時間比賽,就能使你的生命延長。

過去,人們曾經預言:人的百米速度突不破10秒,後來,這一紀錄就被輕而易舉地打破了。

人的潛能到底有多大?這是無法估量的。隻要你不斷地激發你的潛能,你就能夠提高你的創造速度。

記住:跟時間賽跑,是你辦事成功的保證。

與人商量好辦事

1915年,小洛克菲勒還是科羅拉多州一個不起眼的人物。當時,發生了美國工業史上最激烈的罷工,並且持續達兩年之久。憤怒的礦工要求科羅拉多燃料鋼鐵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負責管理這家公司。由於群情激憤,公司的財產遭受破壞,軍隊前來鎮壓,因而造成了流血事件,不少罷工工人被射殺。

民怨沸騰,情況危急。如何做才能贏得了罷工工人的信服呢?

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小洛克菲勒決定和工人結交朋友,並向罷工者代表們發表了一次充滿人情味的演說。這樣不但平息了眾怒,還為他自己贏得了不少讚譽。他的演說內容是怎樣的:

“這是我一生當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這家公司的員工代表見麵,還有公司行政人員。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很高興站在這裏,有生之年都不會忘記這次聚會。假如這次聚會提早兩個星期舉行,那麼,對你們來說,我隻是個陌生人,我也隻認得少數幾張麵孔。由於上個星期以來,我有機會拜訪整個南區礦場的營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談過,我還拜訪了你們的家庭,與你們的家人見了麵,大家談得很開心,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因而今天我站在這裏,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說是朋友了。基於這份互助的友誼,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討論我們的共同利益。由於這個會議是由投資方和勞工代表所組成的,承蒙你們的好意,我得以坐在這裏。雖然我並非股東或勞工,但我深感與你們關係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說,我也代表了資方和勞工。”

整篇演說都是以一種商量的口吻緩緩而出,出色而感人,是化敵為友的最恰當的表現形式之一,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種強硬的態度,可想而知,隻會招來更多的怨恨和暴行。

每個人都具有或強或弱的逆反心理,尤其不願意接受別人強硬的話。如果你以強硬的口氣對別人發號施令,雖然暫時能征服對方,但也不能讓對方心悅誠服。所以,你在要求別人做某件事時,應該用商量的口氣。與人好好商量,才能要人家遵照你的意思去做事情,才能好辦事。

巧借別人的力量

理查德·西爾斯原先是一個代客運送貨物的小商人。後來他開起一家雜貨店來,專做郵購業務,即顧客通過郵件訂貨,他通過郵寄的方式發貨。由於資本太少,隻能提供有限的幾種商品,每年隻能做三四萬美元的業務。做了五年,生意仍無起色。他想,必須與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把生意做大。

不久,他就遇到了一個理想的合夥人。那是一個月色皎潔的晚上,西爾斯到郊外散步,突然遠處傳來了馬蹄聲。不一會兒,一個騎馬趕夜路的人來到西爾斯跟前,向他問路。此人名叫羅拜克,想到聖·保羅去買東西,不料途中迷了路,此時已是人困馬乏。

西爾斯將羅拜克請到他的小店中住宿。當晚,兩人談得很投機,遂決定合夥做生意,並成立一家以他們兩人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即西爾斯·羅拜克公司。西爾斯有五年經驗,羅拜克實力雄厚。兩人聯手,可謂相得益彰。合作第一年,公司的營業額達到40萬美元,比西爾斯單幹時增長了10倍。

西爾斯和羅拜克都不懂經營管理,做點小生意還能湊合,生意大了兩人就都有了力不從心的感覺。於是,他們決定尋找一個總經理,代替他們進行管理。

經過費心搜尋,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合格的總經理人選。此人名叫陸華德,在經營管理方麵很有一套。他們把公司大權全部授予陸華德,自己則退居幕後。

陸華德接受任命後,果然不負重托,兢兢業業地為公司效勞。他發現,做郵購業務與傳統生意不同,一旦顧客對購買的商品不滿意,調換很困難。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很多顧客就會放棄郵購這種方式,公司的發展將受到很大阻礙。為此,陸華德嚴把進貨質量關,決不讓劣質品混進公司的倉庫,以保證賣給顧客的每一件商品都“貨真價實”。

那些廠商認為陸華德對質量的要求過於苛刻,竟聯合起來,拒絕向西爾斯·羅拜克公司供貨。

這是一件決定公司前途的大事,陸華德趕緊去找兩位老板商量。西爾斯從內心深處讚賞陸華德的做法,給他打氣說:“你這些日子太辛苦了,如果能少賣幾樣東西,不是可以輕鬆一下嗎?”

陸華德受到鼓舞,更加堅定了嚴把質量關的決心。那些廠商見抵製無效,擔心生意被別的供貨商搶走,最終不得不接受陸華德的質量標準。

陸華德刻意追求質量的經營策略,使西爾斯·羅拜克公司因此聲譽日隆,10年之中,營業額增長了600多倍,高達數億美元。

西爾斯作為一個外行,能夠在短短十幾年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商人,變成一個全美國知名的大富豪,得益於他懂得借助別人的力量。

劉備原本是一個編席賣鞋的小販,他最大的成功就是借人之力,而三分天下的。他先是投靠諸侯,後又桃園三結義,然後又成功地聘用了諸葛亮。號稱“臥龍”的諸葛亮是荊襄一帶的士族首領,具有相當號召力。得到諸葛亮,等於得到一大批文臣武將。在這些高級人才的幫助下,劉備確立了自己的戰略方針,繼而一步步走向勝利,最後終於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搞好人際關係,是借別人力量的關鍵。隻要雙方投緣,哪怕非親非故,對方也樂意幫忙。北洋政府時期前後有7個總統及執政首腦,他們中有6個是行伍出身,惟有徐世昌是無一兵一卒的文人。徐世昌以翰林起家,攀附袁世凱,投其所好,因緣際會,扶搖直上,最終躋身總統寶座。他憑什麼出人頭地呢?主要原因還是得貴人相助。

徐世昌特別善於搞好人際關係,無論什麼人,隻要他想結交,總能找出雙方的共同點。比如,他出生在河南開封,城內的雙龍巷是他出生地和少年時代活動的地方,算是他的第一個籍貫;據徐氏家譜考證,徐世昌的遠祖於明朝末年居住在浙江勤縣,這算是他的第二個籍貫;乾隆年間,徐家又從北京大興移居天津。徐認為大興是他的第三個籍貫,天津是他的第四個籍貫。

有了這麼多籍貫,徐世昌就開始利用這多處籍貫大做文章:他跟袁世凱論河南同鄉,跟馮國璋、曹輥論直隸同鄉,與錢能訓、孫寶琦論浙江同鄉。這些有權有勢的同鄉,都幫過他不少的忙。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曾子也曾說:“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因此,個人的能力再強也是微弱的,眾木才能成林,眾誌才能成城。

利用機會求人辦事

清光緒某年,鎮江知府大人想為他的母親做80大壽,消息傳到周炳記木號,周老板愁眉頓開,高興萬分。周老板為何高興?原來那時鎮江木號的木材,大部堆在江裏。為此,清政府每年要索納幾千兩銀子的稅貼。木號的老板們為了放寬稅貼,隻好向知府大人送禮獻媚。可無奈這位知府大人清正廉明,所贈禮品均拒之門外。

周老板正在設法尋找接觸的機會,聽說知府的老母要做大壽,頓時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他知道知府大人是位孝子,對老夫人的話是百依百順。隻要打動了這位老夫人,也就等於說服了知府大人。

於是,周老板派人打聽老夫人喜歡什麼,得知她最喜歡花。可眼下初入寒冬,哪來的鮮花呢?周老板靈機一動,有了辦法。

老夫人做壽這天,周老板帶著太太一行早早來到知府大人的後衙。周太太一下轎,丫環們就用綠色的綢緞從大門口一直鋪到後廳,周太太在地毯上款款而行,每一步就留下一朵梅花印。朵朵梅花一直“開”到老夫人的麵前,祝福老夫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老夫人聽了笑眯眯的,連忙請他們入席。

宴席期間,上了24道菜,周太太也換了24套衣服,每套衣服都繡著一種花,牡丹、桂花、荷花、杏花……看得老夫人眼花繚亂,眉開眼笑。直到宴席結束,周太太才說請知府大人高抬貴手,放寬木行稅貼。老夫人正在興頭上,忙叫兒子過來,吩咐放寬周炳記木號的稅貼。既然母親開了“金口”,孝子不能不點頭答應。

從此,周太太成了知府家中的常客,每次來都“借花獻佛”。而知府大人也因母命難違,就對周老板另眼相看。

直接請求人幫忙,可能不會成功。不妨利用機會,請第三者幫忙,一來成功的機會更大,二來也可以避免下不來台的尷尬,蔣介石去世那年,蔣緯國的軍銜是中將,這已是他當上中將的第14個年頭。根據國民黨的規定,當了14年中將若還未晉升為上將,則應強製退役,軍銜也隨之取消;上將則是終身製。時任總統的蔣經國並不打算給蔣緯國晉銜,為此蔣緯國不得不另想辦法。

蔣介石的喪事結束,宋美齡準備赴美國定居。臨動身那天,蔣氏兄弟前往送行。蔣緯國特地提早趕到官邸,他一改往日穿西裝的習慣,穿了一套軍服,還佩帶了全套勳章勳標,一進門就向宋美齡行軍禮。以前,蔣府每年逢蔣介石、宋美齡的生日,除夕吃團圓飯,端午節和中秋節都要聚會,所有的人都穿便服。因此,宋美齡對蔣緯國的舉動覺得奇怪。

蔣緯國一本正經地解釋道:“再過不久,我就沒有資格再穿軍裝了,今天給媽媽送行,特地讓媽媽看看我穿軍裝的模樣。”宋美齡追問道:“為什麼?”蔣緯國就簡單地說了一下軍中強製限齡退役的製度。

宋美齡從來不問軍中之事,限齡退役這種事,她還是第一次聽說,於是問道:“那敬之(應欽)為什麼可以繼續穿?”蔣緯國說:“那是上將,終身製。”宋美齡終於明白了。

這時,蔣經國也到了。蔣緯國一見他,也站起來行了個軍禮。蔣經國皺皺眉頭道:“在家裏幹什麼來這一套?”蔣緯國還未回答,宋美齡已經開腔了:“緯國做軍人還可以嗎?”

蔣經國不知前麵已有文章,隨口說:“他本來就是軍人,幹得很出色呀!”宋美齡問道:“既然他幹軍人很出色,為什麼要辦退役手續?”蔣經國這才知道是為這事,隻好說:“緯國中將期齡到了,不過我馬上準備交代給他辦升上將的事。”就這樣,蔣緯國從中將升為上將。

因此,求人辦事,機會也很重要。把握好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得理也要讓人三分

得理不讓人,讓對方走投無路,就有可能激起對方“求生”的意誌,就有可能“不擇手段”,就會對你自己造成傷害。若對方無理,自知吃虧,你於“理”明顯占過對方,放他一條生路,他會心存感激,來日也許還會報答你。就算不會圖報於你,也不可能與你為敵。

漢代公孫弘年輕時家貧,後來成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隻有一個葷菜,睡覺隻蓋普通棉被。就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隻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裝模作樣、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便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事實嗎?”公孫弘回答道:“汲黯說得一點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麵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隻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謄。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孫弘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對指責自己的人大加讚揚,認為他是“忠心耿耿”。這樣一來,便給皇帝及同僚們這樣的印象:公孫弘確實是“宰相肚裏能撐船”。既然眾人有了這樣的心態,那麼公孫弘就用不著去辯解是不是沽名釣譽了,因為自己的行為不是什麼政治野心,對皇帝構不成威脅,對同僚構不成傷害,隻是個人對清名的一種癖好,無傷大雅。

得理不讓人,傷害了對方,有時還會連帶傷害對方的家人,甚至毀了對方。得理讓人,也是為自己以後做人留條後路,也是一種人情積蓄。

《寓圃雜記》中記述了楊翥的兩件小事。楊的鄰人丟失了一隻雞,指罵被姓楊的偷去了。家人告知楊翥,楊說:“又不隻我一家姓楊,隨他罵去。”又一鄰居,每遇下雨天,便將自家院中的積水排放進楊翥家中,使楊家深受髒汙潮濕之苦。家人告知楊翥,他卻勸解家人:“總是晴天幹燥的時日多,落雨的日子少。”

久而久之,鄰居們被楊翥的忍讓所感動。有一年,一夥賊人密謀欲搶楊家的財寶,鄰人們得知後,主動組織起來幫楊家守夜防賊,使楊家免去了這場災禍。

古時候有個叫陳囂的人,與一個叫紀伯的人做鄰居。有一天夜裏,紀伯偷偷地把陳囂家的籬笆拔起來,往後挪了挪。這事被陳器發現後,心想,你不就是想擴大點地盤嗎,我滿足你。他等紀伯走後,又把籬笆往後挪了一丈。天亮後,紀伯發現自家的地又寬出了許多,知道是陳囂在讓他,心中很慚愧,就主動找上陳家,把多侵占的地統統還給了陳家。

《菜根譚》中指出,“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這就是謙讓的美德。凡事讓步,表麵上看好像是吃虧,但事實上由此獲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但是讓步要把握尺度,要讓謙讓做得恰到好處。

先給別人一點甜頭好辦事

東北軍閥張作霖喜歡搓麻將,在玩牌中,發生過一件趣事。

有一個政客,想在東北謀一個美差,曾經請了個有勢力的大老板,把他推薦給張作霖,張也表示同意委以重任。可一等再等,委任狀遲遲不下來,急得那個政客像熱鍋上的螞蟻。

說來也巧,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舊友,此人正好是張作霖的顧問。這位政客把自己的處境告訴了他,請求他催催張作霖。哪知那顧問一個勁搖頭:“不好辦啊!你既有人推薦了,我再為你去說情,好像是追問他一般。他是一個多疑的人,便會想到你為什麼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在他那裏謀事。本也許會給你個差使,這樣一來,非但不給,搞不好還會招來禍殃呢!”

不過,顧問到底是顧問。他見政客一臉的失望,竟也為朋友想出了一條主意:

“我想到一計,老頭子近來很喜歡打牌,我們就借某總長家裏,請人來吃飯打牌。打牌時你也來,你是打麻將的老手,每次是包贏不輸。這回你隻許輸,不許贏。不妨連自己的底也輸光,一定要讓老頭子贏得滿意。到那時候,我自有妙計。”

到了約定的那天,在某總長家裏,由那位顧問出麵請張作霖吃飯。酒飯之後,拉出桌子來作方陣之戰。

一切照顧問的計劃進行,這天,張作霖的牌風可順呢!要什麼牌就來什麼牌,要吃有吃,要碰有碰,要做莊就連莊。他高興得一個勁兒地樂!

那政客真不愧是打麻將的能手,張作霖手中的十三張牌他摸得透透的。知道張在等和了,就拆了搭子給他和滿貫。十二圈牌打下來,一結算,那政客輸了2000元,張作霖贏了1800元。1800元在張作霖眼裏根本算不了什麼,可他這次卻玩得十分開心得意,自然以為牌摸得好,運氣也好!那政客開了支票,付了賭款,匆匆去了。

打過牌後,張作霖要吸筒煙提神,那顧問就陪在旁一邊燒煙。兩人邊吸邊聊,顧問捧他:“大帥,您這牌可打得太棒了!”張作霖吸了口煙,笑道:“哪裏,碰運氣罷了!”那顧問話鋒一轉:“今天那一位可輸苦了!他也不是個富有的人,這次到北京來,是想謀一個差事的。”

張作霖聽了把煙槍一擱道:“他是你的朋友,那就把支票還給他得了,咱們一千兩千的也不在乎!”說著就去口袋掏支票。

那顧問連連罷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他也是個要麵子的人,輸了的錢,他絕不會收回的。他在前清也是個京官,還有些才幹呢!大帥要可憐他。就周全周全他,給他個什麼職務,他就感激不盡啦!”

張作霖突然想起了什麼,拍拍腦袋道:“噢,想起來了,有人也曾經推薦過他,我就成全了他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