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辦事辦得恰到好處(1)(3 / 3)

熱忱是火花,把我們和他人都激勵起來,使我們在精神上做好準備去實現我們的工程、興趣、目標和夢想等。

熱忱是一種能源,當我們感到進展不順或一籌莫展時,推動著我們繼續前進。

記得韓國有一部電視劇叫《愛上女主播》,那位新聞節目的女主播,也有自己的煩惱,也有自己的不愉快,但是隻要一麵對鏡頭,她就一定會把自己的個人情緒都放到一邊,麵對觀眾,就要微笑。“諸位早,很高興又在這個節目與大家相會。……”即使是很不開心的日子,出現在鏡頭裏的她的微笑也沒有少過分毫。

即使是假裝的,也不要讓你的熱忱溜走,把它保持在你的臉上,保持在你的心中,久了,那就是真的。

做事一定要專注

專注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並一直集中到找到辦法並付之實際行動為止。專注有兩個重點:讓你的頭腦冷靜下來;把握住現在。這不僅是做人必備的,也恰恰是做事必備的。

在荷蘭,有一個初中畢業的青年人,來到一個小鎮謀生,找到了一份替鎮政府看大門的工作。他在這個門衛的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這個小鎮,也沒有再換過工作。

也許是工作太清閑,他又太年輕,需要打發時間。他選擇了又費時又費工的打磨鏡片作為自己的業餘愛好。就這樣,他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樣地專注和細致,技術已經超過專業技師了,他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別人的都要高。借助他研磨的鏡片,他終於發現了當時科技界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從此,他聲名大振,隻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來是高深莫測的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就連英國女王都到小鎮拜會過他。

創造這個奇跡的人,就是科學史上卓有成就,活了90歲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他老老實實地把手頭上的每一塊玻璃片磨好,用盡畢生的心血,專注地致力於每一個平淡無奇的細節的完善,終於他在他的細節裏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學也在他的細節裏看到了自己更廣闊的前景。

中國古代也有很多關於“專注力”的故事。甘蠅是古時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隻要一拉弓射箭,將箭射向野獸,野獸就應聲而倒;將箭射向天空飛翔著的飛鳥,飛鳥就會頃刻間從空中墜落下來。隻要看到過甘蠅射箭的人,沒有哪一個不稱讚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無虛發,百發百中。

名師出高徒,甘蠅的學生叫飛衛,他跟著甘蠅學射箭非常刻苦,幾年以後,飛衛射箭的本領就趕上了他的老師甘蠅。後來,又有一個名叫紀昌的人,來拜飛衛為師,跟著飛衛學射箭。

飛衛收下紀昌後,對紀昌學習射箭要求非常嚴格。剛開始學射箭時,飛衛對紀昌說:“你是真的要跟我學射箭嗎?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學不到真本領的。”

紀昌表示:“隻要能學會射箭,我不怕吃苦,願聽老師指教。”於是,飛衛很嚴肅地對紀昌說:“你要先學會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後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

為了學會射箭,回到家裏,紀昌仰麵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麵,兩眼一眨不眨地直盯著妻子織布時不停地踩動著的踏腳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裏想著飛衛老師對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飛衛表示過的決心。要想學到真功夫,成為一名箭無虛發的神箭手,就要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這樣堅持練了兩年,從不間斷。即使錐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邊,他的雙眼也一眨不眨。於是紀昌整理行裝,離別妻子到飛衛那裏去了。

飛衛聽完紀昌的彙報後,卻對紀昌說:“還是沒有學到家,要學好射箭,你還必須練好眼力才行,要練到看小的東西像看到大的一樣,看隱約模糊的東西像明顯的東西一樣。你還要繼續練,練到了那個時候,你再來告訴我。”

紀昌又一次回到家裏,選一根最細的犛牛尾巴上的毛,一端係上一隻小虱子,另一端懸掛在自家的窗口上,兩眼注視著吊在窗口犛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漸漸地變大了。紀昌仍然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他繼續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

三年過去了,眼中看著那個係在犛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漸漸地變大了,大得仿佛像車輪一樣大小了。紀昌再看其他的東西,全都變大了,大得簡直像是巨大的山丘了。

於是,紀昌馬上找來用北方生長的牛角所裝飾的強弓,用出產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轉睛地瞄準那仿佛車輪大小的虱子,將箭射過去,箭頭恰好從虱子的中心穿過,而懸掛虱子的犛牛毛卻沒有被射斷。這時,紀昌才深深體會到要學到真實本領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這一成績告訴飛衛。

飛衛聽了很為紀昌高興,甚至高興得跳了起來,並用手拍著胸脯,走過去向紀昌表示祝賀說:“你成功了。對射箭的奧妙,你已經掌握了啊!”

專注是做事成功的重要元素。

《成功》雜誌慶祝創刊100周年時,編輯們節錄了一些早期雜誌中的優秀文章,其中有一篇關於愛迪生的訪談給讀者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這篇訪談的作者奧多·瑞瑟在愛迪生的實驗室外安營紮寨三周才獲得了訪問這位偉大發明家的機會。以下就是訪談的部分內容:

瑞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

愛迪生:“能夠將你身體與心智的能量鍥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個問題上而不會厭倦的本領……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做了不少的事。假如你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你就能做整整16個小時的工作,惟一的問題是,他們能做很多很多事,而我隻能做一件。假如你們將這些時間運用在一個方向、一個目的上,你就會成功。”

由此可見,隻有選準目標,並且專注於其上,才可能獲得成功。

有人把勤奮比做成功之母,把靈感比做成功之父,認為隻有兩者結合起來人才才能產生。而專注則是勤奮必不可少的伴侶。專注使人進入忘我境界,能保證頭腦清醒。全神貫注,這正是深入地感受和加工信息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狀態。法國科學家居裏說:“當我像嗡嗡作響的陀螺般高速運轉時,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種因素的幹擾。”人,一旦進入專注狀態,整個大腦就圍繞一個興奮中心活動,一切幹擾統統不排自除,除了自己所醉心的事業,生死榮辱,一切皆忘。靈感,這智慧的天使,往往隻在此時才肯光顧。沒有專注的思維,靈感是很難產生的。

怎麼才能培養做事專注的習慣呢?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借鑒:

1.不要被別人取得的成就所誘惑。因為做事最忌見異思遷,造成見異思遷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別人的某些成功所動。正確的做法是認準自己的目標,執著地追求成功。

2.不要因失敗而動搖決心。許多人一做事就急功近利,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過於急切地盼望成功,則容易走向反麵。事實上,幹任何事情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成功也有個水到渠成的問題。英國作家約翰·克裏西開始寫作時,收到退稿743篇,但這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和決心。他堅持下去,終於取得成功,一生中出版了560多本書。如果他看到七百多篇退稿而退卻下來,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成就了。

3.要有敢於下苦功的精神。當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並將其堅持下去,一切阻礙都將不存在。有些人對愛因斯坦在物理學領域的傑出貢獻羨慕不已,卻很少想到他所用掉的幾麻袋的演算草紙;有些人對NBA球員的聲譽津津樂道,卻很少去想他們究竟灑下了多少汗水。因此,千萬不要光羨慕別人的成果,要準備下苦功夫才行。

4.我們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來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權力,你無法停下來,因為你停下來,他將被企業淘汰;一個企業停下來,它將被社會淘汰;而一個國家停下來,它將被世界所淘汰。生存競爭,這正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源動力。

專注才能集中力量,專注才能深挖深掘,哪怕再簡單的事物,隻要專心深入研究,就會有收獲。很多人成功的關鍵在於看準一件小事就緊盯不放,深入挖掘,努力從中尋求突破,創造效益。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米查爾·安格魯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有一天,安格魯在他的工作室中向一位參觀者解釋為什麼自上次參觀以來他一直忙於一個雕塑的創作。他說:“我在這個地方潤了潤色,使那兒變得更加光彩些,使麵部表情更柔和了些,使那塊肌肉更顯得強健有力,然後,使嘴唇更富有表情,使全身更顯得有力度。”

那位參觀者聽了不禁說道:“但這些都是些瑣碎之處,不大引人注目啊!”

雕塑家回答道:“情形也許如此,但你要知道,正是這些細小之處使整個作品趨於完美,而把握好一件作品完美的細節可不是件小事情啊!”

那些成就非凡的大家總是於細微之處用心、於細微之處著力,不斷地追求完美,這樣日積月累,才能漸入佳境、出神入化。

比爾·蓋茨開始創業時,僅僅是因為他在《大眾電子》雜誌上,看到“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計算機,堪與商用型號相匹敵”的“牛郎星8800”已經研製成功的消息。由於他與朋友艾倫一直關注電腦芯片及微電腦的研製工作,並且試圖製造他們自己的計算機,因此他們對這些消息十分敏感。從這則消息開始,蓋茨和艾倫就已認定那些像PDP8型的小型機的末日快到了。

當時,一些較大的公司已開始使用大型電腦進行現代化辦公,聰明的蓋茨預感到家庭電腦時代即將來臨,將來的世界必將是電腦化時代,一個巨大的商機已經擺在眼前。錯過這個機會,將會錯過一個時代,被這一細節所吸引,蓋茨和好友保羅·艾倫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

他們知道微型計算機研製成功的消息後,並不僅僅停留在新產品誕生的喜悅之中,而是設法了解到這種計算機缺乏支持計算機運行的語言。於是,蓋茨和艾倫就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幹了8周,為8080配上BASIC語言,此前從未有人為微機編過BASIC程序,蓋茨和艾倫開辟了PC軟件業的新路,奠定了軟件標準化生產的基礎。

之後,他們的微軟公司了解到當時的計算機巨頭IBM也在尋求操作係統的軟件支持,於是他們就從另一家公司獲得了一種個人電腦操作係統的許可證,並將其改進後於1981年以MS—DOS(“微軟磁盤操作係統”)為名推向市場。此舉使微軟的操作係統軟件借助IBM這股大風,平步青雲,銷售量猛增。而且相對於其他競爭者而言,微軟的操作係統軟件是最早進入市場的。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由此它輕而易舉地贏得了更多用戶的認同。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殘酷的今天,任何細微的東西都可能成為“成大事”或者亂大謀的決定性因素。善於在瞬息萬變的競爭中審時度勢,把握機遇,是微軟成功的法寶。這當然與公司第一把手比爾·蓋茨的精明能幹、高瞻遠矚是分不開的。蓋茨說,誰最先把握住了信息,誰就意味著最先獲取了勝利的法寶。

世界上的許多事業有成的人,不一定是因為他比你聰明,而僅僅因為他比你更懂得細致入微。

抓住機遇就意味著成功,但是商機往往蘊涵在小的細節上,懂得培養自己“細致入微”的品格,定能在商場上把握契機。

人們常常引用蘋果落在牛頓腳前,導致他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這一例子來說明所謂純粹偶然事件在發現中的巨大作用。但人們卻忽視了,多年來,牛頓一直在為重力問題苦苦思索,可以說,關於重力問題的一些極為複雜深刻的問題他都反複思考推敲過。蘋果落地這一常見的日常生活現象之所以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頓對重力問題的理解,能激起他靈感的火花並進一步作出異常深刻的解釋,很顯然,這是因為牛頓對重力問題已有了深刻的理解的結果。因此,成千上萬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卻沒有人能像牛頓那樣引發出深刻的定律出來。同樣,從普通煙鬥裏冒出來的五光十色像肥皂泡一樣的小泡泡,這在常人眼裏就跟空氣一樣普通,當然也很少有人去研究這一現象,但正是這一現象使楊格博士創立了著名的光幹擾原理,並由此發現了光衍射現象。

人們總認為偉大的發明家總是論及一些十分偉大的事件或偉大的奧秘,其實像牛頓和楊格以及其他許多科學家都是研究一些極普通的現象,他們的過人之處在於能從這些人所共見的細小現象中揭示其內在的、本質的聯係。

心靈比眼睛看到的東西更多。那些沒頭沒腦的凝視者隻能看到事物的表象。隻有那些富有理解力的人才能穿透事物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內在結構和本質之中去,細致入微地觀察,進行比較,才能抓住潛藏在表象後麵的更深刻、更本質的東西。

在伽利略之前,很多人都看到懸掛著的物體有節奏地來回擺動,但隻有伽利略才從中做出了有價值的發現,比薩教堂的一位堂守在給一盞懸掛著的油燈添滿油之後,就離去了,聽任油燈來回蕩個不停。而伽利略,這時還隻是一個18歲的年輕娃娃,他發現油燈有規律的蕩來蕩去,由此想出了一個計時的主意。此後,伽利略經過50年的潛心鑽研,才成功地發明了鍾擺,這一項發明對於精確地計算時間和從事天文學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它的價值和作用也是難以計算的。

有一次,伽利略偶然聽到一位荷蘭眼鏡商發明了一種儀器,借助於這種儀器,能清楚地看清遠方的物體。這吸引著伽利略認真研究這一現象背後的原理,並促使他成功地發明了望遠鏡,從而奠定了現代天文學的基礎。以上這些發明絕對不可能由那些漫不經心的觀察家或無所用心的人創造出來。

開普頓·布朗先生一直在潛心研究橋梁的結構問題,當時要在他家附近的特威德河上建一座大橋,開普頓一直在構思如何設計一座造價低廉的大橋,畫出比較理想的圖紙來。在初夏的一個早上,晨露未幹,他正在自家的花園裏散步,突然看到一張蜘蛛網橫在路上,於是他突然靈感大發,一個主意湧上心頭。鐵索和鐵繩不正可以像蜘蛛網一樣連成一座大橋嗎?結果他發明了舉世聞名的懸索大橋。

詹姆斯·沃特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克來迪這個地方鋪設地下輸水管道,這地方河流縱橫,河床情形千差萬別,他冥思苦想未能想出理想的方案。有一天,他偶爾看到桌上一隻龍蝦的殼,由此他受到了啟發,設計了一種類似龍蝦形狀的鐵管,鋪好之後,果然解決了以前沒解決的難題。

伊茲貝德·布約爾設計著名的托馬斯隧道的靈感則是觀察微小的船蛆的結果。他發現這種小小的動物用自己全副武裝的頭部首先朝一個方向鑽孔,然後朝另一個方向鑽一個孔,再鑽出一個拱道,這是第一道工序;第二步是在洞的頂上和兩邊塗上一層滑滑的東西。布約爾很受船蛆的啟發。他把船蛆的操作過程及其方法細細加以研究,終於得以建好他的掩護支架,並完成他那項偉大工程。

隻有那些潛心仔細觀察的人,他們的眼睛才能發現一些看來毫無用處的細微東西所包含的價值和意義。海草在藍幽幽的大海中輕輕飄忽,焦急不已的船員們一直在為沒有找到新大陸而煩惱,他們正在策劃一場謀反。哥倫布告訴他們:海草告訴我們,新大陸離我們已經不遠!一場騷亂就在這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中化為烏有。船員們的信心大增。成與敗,險惡與平安有時轉化起來就是如此容易,但沒有敏銳的洞察力、不具備淵博的知識就不可能化險為夷。

注重觀察細微之處並發現其內在價值,這是許多大商人、藝術家、科學家以及其他偉大人物的成功之道。於細微之處見精神,這也是他們的過人之處。

當富蘭克林發現閃電現象與電的一致性時,有人譏諷他說:“這有什麼用呢?”對此,富蘭克林回答說:“小孩子有什麼用呢?但他會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大人。”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凡尼觀察到當青蛙的腿接觸不同的金屬製品時都會驟然抽動一下。沒有人想到正是這一微不足道的發現導致一項重大發明的出現。伽凡尼由此受到啟發,從而產生了發明電報的設想,電報的發明使整個大陸迅速聯係起來,由此引起電訊方麵的一係列重大變革。

今天,通訊技術已絕非過去所能比。但誰曾想到,造成一個時代發生如此偉大變革的發明竟然是始於一個如此簡單的“觀察”。從地下挖出來的小小石塊或化石,平凡而不起眼,但由此卻產生了一門新的科學———地質學。人們憑借地質學的知識,通過識別一塊小小的礦石,而投資開礦,有多少錢財就源源不斷地從礦山中流了出來。

當馬爾格茲·沃賽斯特在套爾當囚犯時,有一次,他觀察到水壺裏的熱氣掀起水壺蓋子這一現象,從此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蒸汽動力這個課題上。他把他觀察的結果發表在《世紀發明》這本雜誌上,相當一段時期,他的論文被當作探討蒸汽動力的教材使用。一直到後來,賽威熱、紐卡門等人把蒸汽原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製造出了最初的蒸汽機。後來瓦特被叫去修理這台已屬於格拉斯哥大學的“紐卡門機器”。這一偶然的事件給瓦特帶來了一次機遇,他花了一生的時間使蒸汽機完善起來。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湖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一切偉大的事情都是源於微小的事物,千萬不要忽視小事的力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