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觀色 把話說得恰到好處(3)(2)(3 / 3)

“不錯,從偉大到可笑,隻有一步之差。”他邊說邊用手指著自己和那個胖子。

“馬雅可夫斯基同誌,您今天晚上得了多少錢呢?”

“這與您有何相幹?您反正是分文不掏的,我還不打算與任何人分哪!”

“您的詩太駭人聽聞了,這些詩是短命的,明天就會完蛋,您本人也會被忘卻,您不會成為不朽的人。”

“請您過一千年再來,到那時我們再談吧!”

“馬雅可夫斯基,您為什麼喜歡自誇?”

“我的一個中學同學舍科斯皮爾經常勸我:你要隻講自己的優點,缺點留給你的朋友去講!”

“這句話您在哈爾科夫已經講過了!”一個人從他座位上站起來喊道。

“看來,”詩人平靜地說,“這個同誌是來作證的。”詩人用目光掃視了一下大廳,又說道:“我真不知道,您到處在陪伴著我。”

“您說,有時應當把沾滿‘塵土’的傳統和習慣從自己身上洗掉,那麼您既然需要洗臉,這就是說,您也是肮髒的了。”

“那麼您不洗臉,您就自以為是幹淨的嗎?”詩人回答。

“馬雅可夫斯基,您為什麼手指上戴戒指?這對您很不合適。”

“照您說,我不該戴在手上,而應該戴在鼻子上嗎?”

“馬雅可夫斯基,您的詩不能使人沸騰,不能使人燃燒,不能感染人。”

“我的詩不是大海,不是火爐,不是鼠疫。”

馬雅可夫斯基的話就像中國武術中所謂的“四兩撥千斤”,簡潔有力,充滿了智慧和幽默。

巧妙打斷對手的話

1890年,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一行20餘人參加了道奇夫人舉行的家宴。宴會不久就出現了常見的情況:每個人都在跟自己身邊的人談話,慢慢地,大家的聲音越來越高,整個會場亂糟糟的一片,簡直不像是在舉行宴會,而像是處在熱鬧異常的菜市場之中。

道奇夫人麵露難色,但她不能掃了大家的興致,馬克·吐溫也覺察到了,但如果在這時大叫一聲,讓人們安靜下來,其結果肯定會惹人不快,甚至鬧得不歡而散。

馬克·吐溫心生一計,便對鄰座的一位太太說:“要讓他們安靜下來,辦法隻有一個。您把頭歪到我這邊來,仿佛對我講的話聽得非常起勁,我就壓低聲音講話。這樣,旁邊的人因為聽不到我說的話,就會想聽我的話了。我隻要嘰嘰咕咕一陣子,你就會看到,談話者會一個個停下來,接著便會一片寂靜,除了我的聲音之外,不會再有其他任何聲音。”

那位太太將信將疑,但她還是按馬克·吐溫的話做了。於是,馬克·吐溫低聲講了起來:“11年前,我到芝加哥去參加歡迎格蘭特將軍的慶祝活動,第一個晚上設了盛大的宴會,到場的退伍軍人有600多人。坐在我旁邊的是位先生,他耳朵很不靈便,有聾子常有的習慣,不是好好說話,而是大聲地吼叫。他有時候手拿刀叉沉思五六分鍾,然後會突然一聲吼叫,嚇你一跳。”

說到這裏,道奇夫人那邊桌子上的嘈雜聲果然小了下來,人們開始好奇地看著馬克·吐溫,寂靜沿著長桌,蔓延開來。馬克·吐溫用更輕的聲音一本正經地講下去:“在他不做聲時,坐在我對麵的一個人對他鄰座講的故事快講完了。我聽到他說,‘說時遲,那時快’,他一把揪住了她的長發,她尖聲叫喚,哀求著,然而他還是無情地把她的脖子按在他的膝蓋上,然後用刀子可怕地猛然一劃……”

此時,馬克·吐溫的目的已經達到,餐廳裏一片寂靜。他見時機已到,便開口說明為什麼要玩這個遊戲。他是想請大家記住:參加宴會的人要有素養,要顧及他人的感受,在談論的時候最好一個一個來,而其餘人都要全神貫注地傾聽。

尋找突破口,逐個對付

諸葛亮初到江東,作為弱國的使者,而且獨自一人,看上去勢單力孤。江東的那些欺軟怕硬的謀士們,倚仗著人多勢眾,又有主場優勢,一個個盛氣淩人。諸葛亮決心先打掉他們的氣焰,所以出手淩厲,製人要害,像張昭這樣的江東首席謀士,憑他的囂張氣勢,也不過勉強與諸葛亮周旋了三個回合。那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呢?關鍵在於他抓住了張昭的弱點:主張投降曹操。而投降是既無能又無恥的表現。諸葛亮瞅準這一點,在曆數劉備一方怎樣仁義愛民、艱苦抗擊曹操之後,話鋒一轉:“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應譽欺人;坐議交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這樣就一下子點到了張昭的痛處,使他再也不能開口。

張昭是眾人的首腦,一旦張昭敗北,其他人就比較容易應付了。所以張昭以下的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峻、程德樞之流,都是上來一個回合就翻身落馬的。如薛綜與陸績出於貶低劉備,抬高了曹操的身份,這就犯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的輿論大忌。諸葛亮一把抓住這點,斥責他們一個是“無父無君”,一個是“小兒之見”,說得兩個人“滿麵羞衡”,先後“語塞”。嚴峻與程德樞完全是迂腐儒生,一個問諸葛亮“適為儒者所笑”,諸葛亮尖銳地指出:“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小人之德……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甚至屈身變節,更為可悲。準確有力地擊中對方的弱點,使對方垂頭喪氣,理屈詞窮。

這種辦法用以對付傲氣十足的對手較易奏效,因為傲者一丟醜便像鬥敗的公雞一樣,會垂頭喪氣,沮喪不已。因此傲者比謙虛的人更容易打敗。毫無疑義,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難免有自己的

弱點,而傲氣者一旦被別人抓住弱點進行攻擊,也就瓦解了其傲氣的資本。

成功者對付反對者的說話技巧

如果你已經緊緊握住了主動權,反對者曾經的冒犯已經不會造成什麼大的影響,而且盡管有他的反對,你想辦的事也已經辦成了,這時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跟他們計較。同時,一句得勢饒人的話更讓你受用無窮。

春秋時,齊莊公是一個輕佻淫蕩的君主。他手下的大臣崔杼的妻子很漂亮,他就跟她通奸。還幾次到崔家去,並故意將崔杼的帽子送給別人,以此暗示崔杼的妻子有外遇,從而羞辱崔杼。他身邊的侍從勸說他不要做得太過分,他根本就不聽。

崔杼聽說了這件事,非常憤怒,就指使人把齊莊公亂刀砍死了。在這個過程中,崔杼一直沒有露麵,他努力想使別人覺得此事與他無關,從而減輕弑君的罪名。

齊莊公的大臣曼子在崔杼家的大門外,料到齊莊公已經慘遭毒手,便說:“君主為國家而死,臣子應當跟著他死;君主為國家逃亡,臣子也理應該跟著他逃亡;可是假若君主是為私事而死,為私事而逃亡,除非是他的親信,否則誰會跟著他呢?”崔杼家的大門開了,他走進去,頭枕在齊莊公的屍體上大哭了一場,然後走了出來。曼子這麼做,是表明他是國家的大臣,並不是莊公私人的寵信者。

有人對崔杼說:“一定要殺掉曼子。”崔杼說:“算了吧,他是眾望所歸的人,殺了他不得人心,而放了他可以贏得民心。”

社會上或者一個組織裏往往有這樣一種人物,他有聲望,能夠影響輿論,對這種人一定要謹慎,不要輕易打壓,而是要加以利用。

對付無賴的說話技巧

無賴式的人和事恐怕誰都遇到過。這種人很善於虛張聲勢,無理還要狡辯三分,總想著靠一上來的氣勢鎮住對方或者幹脆死磨硬泡,能賴就賴。對付這樣的無賴就得分清情況,區別對待。一且有了翻手的機會,你也可以讓對方嚐嚐被人賴賬的味道。

有一次美國洛杉磯的華裔商人陳平在香港繁榮集團購買了一批景泰藍,言明一半付現金,一半付一個月期票。交易那天,陳平沒出麵,派來兒子陳小東,一個月後,期票到期了,銀行退了票,幾次聯係,陳平一推再推,後來索性不接電話了。繁榮集團這才知道上了圈套。集團老板陳玉書說:“除非他永遠待在美國,不來香港做生意,隻要他來香港,我一定逼他把錢交出來。”陳玉書廣布眼線,終於有一天,他們發現陳平來到香港。陳玉書馬上派人與他聯係,並以鳥獸景泰藍優惠售價相誘,將陳平請到公寓。陳玉書大腳一踹,房門大開,大喝一聲:“陳平,你上當了!”陳平這時臉色大變,仿佛吳牛喘月,站立在對麵。

“你既然來了,就讓我處置你吧。”陳玉書伸出手掌問他:“我的錢呢?”“我沒欠你的錢,是我兒子欠的。”“不是你在電話裏答應,我怎麼會讓你兒子取貨?”“兒子欠債,要老子還錢,這不符合美國法律!”“這裏是香港!你今天要能走出這個門,我就不姓陳!”

“我們這些人是講道理的,對不講理的人我們總有辦法處理。你知道我是什麼人?”不等對方回答,陳玉書大聲說:“我從小在印尼就是流氓!”

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這時,陳平冷汗直流,用手摸摸胸口,又忙掏藥,看樣子心髒有一點不妥。陳玉書對陳平說:“我們是講人道主義的,我今天要的是你還錢,否則你別想走出這個門。”陳平知道抵賴是無用的,詭計也施不上了,隻得乖乖地打電話給一個珠寶商人,叫他開支票。

陳玉書在恐嚇時先發製人,占據了心理優勢,在對壘中取得先機,因此順利獲勝。

編造真實的說話技巧

英國著名作家、戲劇家肖伯納曾經說過:“我開玩笑的方法,就是編造真實。編造真實乃是這個世界最有情趣的玩笑。”的確,編造出來的真實往往更具吸引力,而且如果能運用得當,它還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獲。

《三國演義》中,張鬆欲獻四川地圖於曹操。曹操看不起矮小、貌陋的張鬆,拂袖而去。曹操的主簿楊修是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士,斥責張鬆的同時,傲慢地聲稱曹丞相具有雄才,並出示曹操撰寫過的兵法書籍《孟德新書》來佐證。誰知張鬆博聞強記,接過書隨便看了一遍,便熟記於胸,而後大笑道:“這本書我們蜀中的三尺小童,都能夠背得,你怎麼能說是‘新書’呢?這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竊為己有,也隻能騙得了你這樣的人物!”楊修駁斥說:“丞相私藏的書,雖然已經成帙,但是並沒有流傳開來。你說蜀中小兒暗誦如流,是在欺騙我吧。”張鬆立即表示:“你如果不信,我現在就背給你聽。”於是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背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楊修大驚,得知此事的曹操也納悶:“莫非古人與我暗合?”竟然下令將這本書撕碎之後燒毀。於是讓楊修領張鬆來見他。

張鬆之所以可以獲勝,就在於他成功地編造可一種“真實”,將本來沒有的情況當作客觀事實說出,由此得到對方的信任,達到自己的目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