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善於運用口才的經典案例回放(2 / 3)

鋼鐵大王為何送給他10萬美元

4分鍾就能獲得10萬美元!這樣的談話技巧誰不動心!

一天夜裏,伍斯特大學的主樓不幸被大火燒毀。當時的校長是路易斯·霍爾登,一個年輕人。他需要重建主樓,而這單靠學校的財力顯然無法辦到,他必須尋求讚助。他找到了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

他開門見山:

“卡內基先生,您的時間我不會占用太多,您忙,我也忙。我們學校主樓前天不幸被燒毀。我想您肯定能讚助學校10萬美元,重建一座新樓。”

“我不想出這筆錢!”

“卡內基先生,如果您的生意正當紅火的時候,主工廠卻毀了,您將怎麼辦?您肯定需要別人助您一齊戰勝困難。而且您向來喜歡資助年輕人,我現在就是一個遇到困難的年輕人。如果重建計劃因為您的不予支持就此泡湯,那對所有的年輕學生來說,將是多麼不幸。”

“好吧,年輕人,為證明你重建主樓的決心是堅定的,同時也為證明你的重建主樓計劃深得人心,你需要在30天內到別處籌借10萬美元。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到時我就給你10萬美元。”

“假如您把時間延長為60天,我肯定來找您。”

“成交!”

霍爾登校長拿起帽子告辭。卡內基先生在後麵大聲強調:“記住!60天!”

霍爾登回應:“明白。”

這次見麵的時間隻有4分鍾。50天過後,霍爾登拿著10萬美元的支票出現在卡內基麵前。卡內基隨即讓財務給了他另外10萬,並風趣地說:“好小子,下次跟我見麵,可別待太久。和你每說一分鍾,我就得掏錢25000美元。”

最開始,安德魯·卡內基回絕了霍爾登的募捐,可是當霍爾登提到卡內基一向喜歡資助年輕人這一善舉時,卡內基的態度起了變化,提出了提供募捐的條件,並且這一條件實現的時間經霍爾登爭取,卡內基也予以延長。於是,路易斯·霍爾登僅用了4分鍾的談話時間,就得到了鋼鐵大王10萬美元的回贈。

路易斯·霍爾登談話的高明就在於,他知道卡內基喜歡上進的年輕人,所以他的談話有的放矢,也就是說,從對方的心理出發,“提供”給對方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表麵上看,是霍爾登求得了卡內基的讚助,但反過來看,卡內基先生不是同樣也獲得了一個大發善心、滿足自己“表現欲”的機會?

耶穌如何化解惡意

耶穌有一次受到幾個法利賽人和幾個希律黨人的“請教”,對方問耶穌:

“毋庸置疑,您是誠實的,而且隻認真理,不徇私情。所以有一個問題我們隻能來請教您———我們該不該納稅給愷撒?”

這個問題表麵看沒什麼,其實隱藏著對方不可告人的卑劣目的。

如果耶穌答複“沒有納稅的必要”,那麼他們肯定告發耶穌跟朝廷作對;如果耶穌答複“應該納稅”,他們就會向群眾宣傳,指責耶穌向當權者獻媚,完全無視民眾的疾苦。

耶穌是如何應對這個暗藏殺機的難題的呢?

“拿一個銀錢來。”耶穌衝他們說道。

他們不明白耶穌要幹什麼,就遞過一個銀錢。

“這頭像是誰?”耶穌指著銀錢問。

“他是愷撒,您怎麼問這個?”

“愷撒的還給愷撒,上帝的留給上帝。”耶穌回答。

耶穌的回答技巧相當高明,他沒有被對方的提問牽製住,沒有正麵應對對方那個難以回答的問題,而是巧妙轉移話題,說出一句隻可意會的話語,從而避開了對方的險惡居心。

但丁的機智

一次,詩人但丁出席威尼斯執政官舉辦的宴會。宴會上,侍者獻給意大利各城邦使節的是一條條很大的煎魚,而給但丁送上的卻是幾條小魚。

但丁沒有品嚐佳肴,而是把盤裏的小魚逐條拿起靠近耳朵,然後又一一放回盤中。執政官見此情況,就問但丁,為何做這種莫名其妙的動作。

但丁清了清嗓子高聲回答:

“很不幸,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在海上遇難。自那以後,我始終不知道他的遺體是否安然葬入海底。所以,我就問問這些小魚,也許它們多少知道一些情況。”

“那麼,它們又對你說了些什麼呢?”執政官問。

“它們告訴我說,”但丁不卑不亢地回答,“它們都很幼小,對過去的事情不太了解。不過,也許鄰桌的大魚們知道一些具體情況。它們建議我向大魚們打聽打聽。”

執政官不由得笑了,轉身責備侍者不該怠慢貴客,吩咐他們馬上給詩人端上大煎魚。

相信任何人看了但丁的“滑稽”表現,都會忍俊不禁。對於在宴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但丁沒有憤怒離席,也沒有拍案而起,而是將自己的不滿不卑不亢地婉轉表達出來。

這種婉轉指出對方過失,同時又為自己提出要求的談話技巧,任何人聽了都不可能無動於衷,必然是一邊為對方機智的談吐逗笑,一邊又不無歉意地請求對方原諒自己的考慮不當。這樣,提意見的和被批評的不需要在言語上發生衝突,就其樂融融地達到了雙贏境界。

圓智不卑不亢戲乾隆

圓智是清代乾隆年間寧波天童寺的當家和尚,頗有應變之才。

那年,乾隆皇帝隻身微服南下,來到寧波,便獨往天童寺而來。圓智聞知此事,馬上到山腳下等候。不一會兒,乾隆皇帝便來到眼前。圓智在他身前合十躬身輕聲道:“小僧天童寺住持圓智接駕來遲,萬望恕罪。”

乾隆聽說這個就是圓智,想先給他個“下馬威”,於是,馬上把臉孔一板:“你既知朕躬到此,為何不率領眾僧,大開山門,跪接聖駕?你這樣輕輕一揖,莫非有意褻讀?該當何罪?”

圓智不慌不忙地說:“小僧豈敢褻瀆聖躬?隻因這次聖上南巡,乃是微服私訪。小僧要勞師動眾,恐引起遊人矚目,有礙聖上安康,故小僧才一個人悄悄在此相迎。”

乾隆聽他說得在理,隻好說:“恕你無罪,前麵帶路便是。”途中,乾隆又道:“大和尚,今日朕躬上山,你能不能把我比上一比?”

圓智聞言,暗自思忖:“這可不好比,搞不好全寺都要遭殃。”但他靈機一動,笑著說:“萬歲爺上山,可有一比:好比佛爺帶你登天,一步還比一步高。”乾隆一聽,心裏很不舒服:圓智自比佛爺,上風被他占了。可又無可指責,隻好暫時作罷。他們一進天王殿,正見彌勒佛喜眉笑臉地朝外而坐。乾隆的點子又出來了:“請問大和尚,他為何而笑?”

圓智答道:“啟稟聖上,他是在笑貧僧命乖運蹇,身入空門,終日青燈木魚,碌碌無為。”

乾隆一聽,心中暗喜:“這下可有空子鑽了?”馬上問圓智:“他也在對我笑,照你說的,他也在笑我碌碌無為了?”

圓智見乾隆咄咄逼人,連忙回答:“哪裏哪裏,佛爺對不同人的笑有不同的意義。他對萬歲爺迎麵而笑,是笑您為萬民操心,以國事為重。不像凡夫俗子,氣量狹窄,笑裏藏刀。”這一席話弄得乾隆哭笑不得:圓智明明在罵自己,可又不好發作,隻好又忍了下去。

乾隆離寺時,圓智送他下山。當走到山腰時,乾隆想起了上山這事,就又想難一難圓智,便說:“我上山時,你說我一步還比一步高,現在我下山了,你可怎樣說呢?”乾隆說完,得意地瞅著圓智,心裏想:上山是爬高,好比;下山是落低,看你怎麼比!

誰知圓智稍思片刻,即從容答道:“如今又好比如來佛帶萬歲下山,後頭更比前頭高啊!”

當乾隆責怪圓智不率眾僧迎駕時,圓智以皇帝微服私訪巧妙地應付過去,順理成章。當皇帝讓圓智比一下二人上山之事之時,圓智既比得自己占便宜,又使皇帝無法發作。當皇帝想報複圓智,問彌勒佛為何而笑時,圓智對笑自己與笑皇帝作了不同的解釋———彌勒佛是不會說話的,他笑的含義全憑別人的理解,怎麼理解都行,皇帝想報複國智的計劃落空了。當二人下山皇帝又想為難圓智之時,圓智與比二人上山這事相照應,既使自己保住了麵子,又抬高了皇帝。

藺相如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帶著國書去見趙惠文王,說秦王情願讓出十五座城來換趙國收藏的一塊珍貴的“和氏璧”,希望趙王答應。?趙惠文王就跟大臣們商量,要不要答應。答應了,怕上秦國的當,丟了和氏璧,拿不到城;不答應,又怕得罪秦國。議論了半天,還不能決定該怎麼辦。

當時有人推薦藺相如,說他是個挺有見識的人。趙惠文王就把藺相如召來,要他出個主意。藺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答應不行。”趙惠文王說:“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國取了璧,不給城,怎麼辦呢?”藺相如說:“秦國拿出十五座城來換一塊玉璧,這個價值是夠高的了。要是趙國不答應,錯在趙國。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國不交出城來,那麼錯在秦國。所以,我們寧可答應,叫秦國擔這個錯兒。”趙惠文王說:“那麼就請先生上秦國去一趟吧!可是萬一秦國不守信用,怎麼辦呢?”藺相如說:“秦國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國;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帶回趙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