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門語點綴(3 / 3)

此次出行,蘇秦的目的是要使燕、趙、韓、魏、楚、齊六國締結聯盟,共同對付秦國,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合縱抗秦”之策。蘇秦首先北上說服了燕文候,燕文侯十分高興地對蘇秦說:“我的國家是個小國,力量薄弱,西邊受到強秦的威脅,南邊又靠近齊國和趙國,齊、趙兩國都是強國,現在你以合縱抗秦之策來開導我,讓燕國參加合縱以安定燕國,我願意率領全國百姓聽從你的安排。”

燕文侯死後,燕易王即位,齊國趁燕國辦喪事之機向燕國發動進攻,奪取了燕國的十座城池。蘇秦得知此事,便為了燕國去遊說齊威王,齊威王以上賓的禮節接見了蘇秦。蘇秦首先向齊王跪拜兩次,祝賀齊國奪取了燕國的十座城池,緊接著又仰麵朝天,為齊國吊喪。齊王非常震驚,按戈倒退了幾步對蘇秦說:“你這個人先是慶賀,後又吊喪,究竟是何居心?”

蘇秦不慌不忙地回答說:“人們在饑餓的時候,所以不吃毒藥附子,是因為它雖然暫時可以吃飽肚子,終竟還會死去,這同饑餓而死,同樣都是令人痛苦的。現在燕國雖然弱小,卻是強秦的女婿,燕易王的妻子正是秦惠文王的女兒,大王貪圖燕國的十座城池,就是和強秦結下了深仇。您的這些做法,是想促使燕國成為進攻齊國的先鋒,使強秦作為燕國的後盾,把天下最精銳的秦兵招來進攻齊國,這恰恰如同是吃了毒藥附子一樣。”

齊王聽了,非常恐懼,問蘇秦說:“如此說來,那該怎麼辦呢?”蘇秦回答說:“聖人處理事情,就是要‘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大王如能聽取我的建議,不如歸還燕國的十座城池,謙恭地向秦國謝罪,秦王知道大王是因為秦國的緣故才歸還燕國的十座城池,一定會感激大王。燕國不費吹灰之力而收回了十座城池,也一定會感激大王,這就是摒棄深仇而建立厚誼的辦法。如果秦國和燕國都侍奉齊國,大王發出的號令,天下諸侯各國誰敢不服從?這種做法,就是使您以空洞的言詞去順從秦國,並以退還燕國十座城池換取了號令天下的成果,這也正是稱霸天下的事業,轉禍為福、轉敗為功的事業,大王您為什麼不趕快去做呢?”

齊王聽了,高興萬分,馬上將燕國的十座城池奉還,並贈送黃金一千兩給燕國的王後,向燕國表示歉意。蘇秦離開時,齊王一路上不斷叩頭,表示願意與燕國結為兄弟之國,並且向秦國表示謝罪。

當蘇秦離燕使齊時,有些大臣因嫉妒蘇秦,便在燕易王麵前說蘇秦的壞活,挑撥蘇秦與燕王的關係。他們對燕王說:“蘇秦是天下最不可相信的人。大王以萬乘之國君主的身份甘居於區區蘇秦之下,在朝廷上尊崇他,這是在向天下顯示燕國的君臣與小人為伍。”

燕易王聽信了讒言,當蘇秦從齊國回來後,燕王不但不表彰蘇秦收回燕國十座城池,使齊國向燕國請求修好之功,反而疏遠蘇秦,不再任用蘇秦為官。

蘇秦見自己對燕國的忠信舉動得不到燕王的賞識,反而遭到燕王的冷落,知道是有人在燕王麵前中傷於他,便麵見燕王說:“我原是東周洛陽的一個鄙陋之人,當初步行數千裏來拜見大王的時候沒有一點兒功勞,大王卻親自到郊外來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當官做事。如今,我作為大王的使者,從齊國索回燕國的十座城池,使處境危險的燕國獲得了安定,而大王卻不相信我。這一定是有人在大王麵前中傷我,我的忠信之舉卻深深得罪了大王身邊的人。可見,講忠信是有罪過的。”

燕王說:“講忠信又有什麼罪過呢?”蘇秦回答說:“大王有所不知,臣請求得到允許向大王報告一件因忠信而獲罪的事。我有一個鄰居到遠方去做官,他的妻子難忍寂寞,便與別人私通。當得知丈夫快要回家時,同她私通的那個人非常擔心,坐臥不安。那位妻子卻說:‘您不必害怕,我已經準備好藥酒等著他了。’過了兩天,她的丈夫回來了,她指使丫鬟將藥酒送給她的丈夫。丫鬟知道那是一杯毒酒,如果獻上去,就要毒死自己的男主人;而講實話,男主人就會驅逐自己的女主人。於是,她假裝摔倒,把酒灑在地上。男主人大怒,揚鞭痛打了她一頓。她故意摔倒把毒酒灑掉,對上救活了男主人,對下保住了女主人。她的忠心達到了這種地步,竟然免不了一頓鞭打,她就是因為忠信而獲得罪的人。我的事,不幸正像那個棄酒的丫鬟一樣。我忠心侍奉大王,出使齊國,伸張了燕國的大義並且有益於燕國,如今竟然獲罪。我擔心,以後侍奉大王的人,恐怕沒有人再對大王講忠信了。況且,我遊說齊王,如說不出打動齊王的那番話,即使有堯、舜那樣的智慧,也不能索回被齊國侵占的那十座城池。”

燕易王聽罷,知道錯怪了蘇秦,連忙向蘇秦表示歉意,仍舊像以往那樣重用蘇秦。

蘇秦之智在於,當燕易王聽信讒言,疏遠他時,他既不動怒,也不以直言向燕王諫諍,而是以巧妙的比喻,向燕王敘述忠而見嫌、忠而獲罪的事例,使得燕王幡然悔悟。

說服時,用恭維更能得人心

適當的恭維能使人乘仙欲飄,難以抵抗。當然恭維也並非萬能,過多過濫,也會讓人生厭。

1671年5月,倫敦發生了一起舉世震驚的盜竊案,一夥盜賊潛入倫敦市郊的馬丁塔,想要搶走英國的“鎮國之寶”———英國國王的皇冠。然而,這幫盜賊技藝不高,驚動了守塔的衛隊。剛一出塔就被團團圍住,束手就擒。

事後查明,這夥盜賊共有五個人,是集團作案,為首的是一個叫布勒特的家夥,此人能言善辯,機警詭詐。

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聽說有人去盜“國寶”非常震驚,他決定親自審問這些膽大包天的狂妄之徒。

於是,罪大惡極的首要分子布勒特被押到了國王麵前。

查理二世看著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人,心中暗想:我倒要看看此人究竟有何能耐,居然敢盜國寶,想到這裏,便開口問道:

“聽說你還有男爵的頭銜?”

“是的,陛下。”布勒特老實地回答。

“我還聽說你這個頭銜是誘殺了一個叫艾默思的人而得來的。”

“陛下,我隻是想看看他是否配得上您賜給他的那個高位,要是他輕而易舉地被我打發掉,陛下就能挑選一個更適合的人來接替他。”

查理二世沉思了一會,覺得布勒特不僅膽大包天而且口齒伶俐,於是又厲聲問道:

“你膽子越來越大,竟然敢來盜我的王冠?”

“我知道我這個舉動太狂妄了,但是,陛下,我隻是想以此來提醒您關心一下我這個生活無依無靠的老兵。”

“哦,什麼?你並不是我的部下!”

“陛下,我從來不曾對抗過您,現在天下太平,所有的臣民不都是您的部下?我當然也是您的部下。”

說到這裏,查理二世覺得布勒特更像是個無賴,便問道:

“那你說吧,該怎麼處理你?”

“從法律的角度說,我們應當被處死。但是,我們五個人每一位至少會有兩位親屬為此而落淚。從陛下您的角度看,多十個人讚美總比多十個人落淚好的多。”

查理二世沒有想到他會如此回答,接著又問:“你覺得自己是個勇士還是懦夫?”

“陛下,我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身,到處有人抓我,去年我在家鄉搞了一次假出殯,希望大家以為我死了而不再追捕我,這不是一個勇士的行為。因此,盡管在別人麵前我是個勇士,但在陛下的權威麵前我是個懦夫。”

這番強詞奪理的辯解竟然讓查理二世大悅,最後他不但赦免了布勒特,還賞給他一筆不小的賞金。

因此,有時候虛心一點,恭維對方,維護和提高對方的自尊心,可以緩和雙方的關係。當然,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不可能出現像布勒特這種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可免去死罪的荒唐事情,人類文明演進到今天,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不過,我們可以從布勒特身上得到一些啟發。

當別人稱讚自己時,盡管會作出一副謙虛的樣子,但心裏卻由衷地感到高興,同時也會對稱讚自己的人有一種好感。所以,要達到說服他人的目的,不妨先恭維他一番。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借貶低別人來恭維對方,否則會讓人覺得你乃是小人之心,不懷好意。

用深刻的事例為說服服務

說服別人時,不能直說,就用彼此對方都深知的故事入題。

1937年10月11日,羅斯福總統的私人顧問亞曆山大·薩克斯受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委托,在白宮同羅斯福進行了一次會談。會談的主要目的是,要求總統重視原子能的研究,搶在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

薩克斯先向羅斯福麵呈了愛因斯坦的長信,接著讀了科學家們關於發現核裂變的備忘錄。然而,總統對這些枯燥、深奧的科學論述不感興趣。雖然薩克斯竭盡全力地勸說總統,但羅斯福在最後還是說了一句:

“這些都很有趣,不過政府若在現階段幹預此事,似乎還為時過早。”

這一次的交談,薩克斯失敗了。

第二天,羅斯福邀請薩克斯共進早餐。薩克斯十分珍惜這個機會,決定再嚐試一次。

一見麵,薩克斯尚未開口,羅斯福便以守為攻地說:“今天我們吃飯,不許再談愛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許談,明白嗎?”

薩克斯望著總統含笑的麵容說:“行,不過我想談一點曆史。”因為他知道,總統雖不懂得物理,但對曆史卻十分精通。

“英法戰爭期間”,薩克斯接著說,“在歐洲大陸一往無前的拿破侖,在海戰中卻不順利。這時,一位年輕的美國發明家羅伯特·富爾頓來到這位偉人麵前,建議把法國戰艦上的桅杆砍斷,裝上蒸汽機,把木板換成鋼板,並保證這樣便可所向無敵,很快拿下英倫三島。但是,拿破侖卻想,船沒有帆就不能航行,木板船換成鋼板船就會沉沒。他認為富爾頓是個瘋子,把他趕了出去。曆史學家在評價這段曆史時認為,如果拿破侖采取富爾頓的建議,19世紀的曆史將會重寫。”

薩克斯講完後,目光深沉地注視著總統。他發現總統已陷入了沉思。

過了一會,羅斯福平靜地對薩克斯說:“你勝利了!”薩克斯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明白勝利一定會屬於盟軍。

薩克斯的借占諫君術大功告成。

引用史實可以充分發揮曆史事實、典故無可辯駁的說服力,生動形象而且引人入勝,有助於人們從中得出結論。

但值得注意的是,所用事例要避開那些已被廣泛應用的材料,因為那樣會讓人覺得平淡無味,喪失興趣,當然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層層剝筍,讓聽者自己說服自己

凡事都要由淺至深,循序漸進,步步為營,逐漸推進。

齊諾芬的《紀念錄》中,有一段關於蘇格拉底和歐西德的對話。

歐西德:我生平所做之事,有無“不正”的?

蘇格拉底:那麼,你能舉例說明什麼是“正”,什麼是“不正”嗎?

歐西德:能。

蘇格拉底:虛偽是正還是不正?

歐西德:不正。

蘇格拉底:偷盜呢?

歐西德:不正。

蘇格拉底:侮辱他人呢?

歐西德:不正。

蘇格拉底:偷竊敵人而侮辱敵人,是正還是不正?

歐西德:正。

蘇格拉底:你方才說侮辱他人和偷竊都是不正,現在又何言正呢?

歐西德:不正隻可對敵不可對友。

蘇格拉底:假如有一將軍見其軍隊士氣頹廢,不能作戰,他便欺騙他們,說‘救兵將至,勇往直前吧!’因此,他的軍隊大獲全勝,這是正還是不正?

歐西德:正。

蘇格拉底:小孩生病,不肯吃藥,父親騙他說“藥味很甜”。孩子吃了,救了性命,這是正還是不正?

歐西德:正。

蘇格拉底:你說不正隻可對敵,不可對友,何以現在又可以對友呢?

歐西德:……

在這裏,蘇格拉底便是運用層層剝筍的辦法,一步步說出歐西德邏輯上的錯誤,最終使他無言以對,不得不佩服蘇格拉底。

生活中,在某些場合,你不妨運用此方法,循序漸進,把握脈絡,把道理說透,不由得對方不服。

此外,運用層層剝筍法時,還要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你要明白“剝筍”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而後在“剝”的過程中緊緊圍繞這一目的,也就是說,你每一步都是為最後的目的服務的,不涉及最終目的或者與最終目的僅僅是有些牽連的問題最好不要涉及。

其次,在“剝”的過程中要有層次,即要循序漸進。前一步是為下一步服務的,中間不能有脫節,否則就給人一種牽強附會、強拉硬扯的感覺。

總之,層層剝筍法的運用要靠你在實踐中慢慢去領悟,隻有不斷實踐,才能熟練地運用,才能達到目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