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門語點綴(1 / 3)

在說服的同時,專門語和流行語往往可以使人避免尷尬,甚至當你語不達意的時候可以贏得緩和的思考時間。

說服術是一門極深奧的學問,必須衡量當時的對象和場所,采取適當的對策。當你發現某些話題容易引起聽者誤會,或刺傷對方的感情時,就不可魯莽地明言,而應該采取迂回或抽象的詞彙,讓對方免除下不了台的尷尬場麵。因此,請勿高嚷:“哎呀!你怎麼如此不中用,竟然連這點兒小事都辦不好!”應該用體諒的語氣,委婉地說:“處理簡單的事,反而更容易出錯,這幾乎是每個人的通病,你無需耿耿於懷!”不可冒昧地說:“天啊!你竟然這麼老了!”應該讚美對方:“你確實駐顏有術,居然看不出絲毫的老態。”如此,定能賓主盡歡,雙方感情倍增。

倘若有人為家中的淘氣孩童而怒氣衝天,你就可以告訴他,這是小孩子的通性。況且越愛搗蛋的小頑童,越是聰明伶俐,應該引以為安慰才是;至於美人遲暮,慨歎年華老去的時候,則以“自然界的生物,皆有老化的現象;而年齡的增長,卻使人更為成熟與睿智……”之類的話語來勸慰她。

總之,當你麵臨與上述類似的話題時,應用男、女、老、少等,一般化的詞語,來代替第二人稱單數名詞,使對方覺得有所依傍,警戒心也就自然消久了,更會下意識地讚同說服者所提出的道理。

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喜歡的詞彙或語調,隻要聽到這些特定語,就會立刻產生共鳴,頓時瓦解心理的武裝。例如:山東人聽到鄉音,馬上有陶然如醉之感;北平人乍聞標準的京片子,定會怦然心動,湧現一股如逢故友的興奮情緒。如果你想遊說一位平常是麻將迷的同事,不妨在談話時穿插一些麻將術語,引發他的興趣;倘若對方是棒球迷,那麼,“全壘打”、“三振出局”、“接殺”、“盜壘”……等術語,將會產生魔咒般的效果,使他很快地和你稱兄道弟了。因此,活用各種專門性的術語,作為談話時的點綴,必定會收到令你喜出望外的效果。

流行語是某些風行一時的特定語,這些詞語通常都是在偶然的因素下發明的,且與原意迥然不同。譬如目前極為流行的“蓋”、“馬子”等特殊的字眼,乍聽之下,真令人有墜入五裏霧中之感,怎麼會想到它們是“吹牛”與“女孩”的代稱呢?但是,這些流行語的傳播速度,極為驚人,接觸幾次以後,多數人就會見怪不怪而琅琅上口了。年長者或地位高的人,若想成功地說服那些桀傲不馴的年輕人,在談話中加入幾句流行語,必定可收到畫龍點睛和近似特效藥的效果。

把斬釘截鐵的話隱藏

斬釘截鐵的話往往會把話說死,會刺傷人的心,而疑問句則比較委婉,更容易使人接受。

進行說服工作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是當我們發現對方犯錯時,就會說:“那是不對的,像這種事,任何人隻要想一想,都可明白的!”以這種批評對方無知的態度,打擊對方的自尊心。對方的自尊心受損之後,不是一言不發,就是故意在言詞上挑毛病,拒絕說服者的要求。

因此,我們必須在不會刺傷對方自尊心的原則下,進行說服工作。換句話說,當對方犯了明顯的錯誤時,切忌立即指出或批評,應顧左右而言他,回避此一問題,來說服對方。美國著名的政治家B·富蘭克林年輕時,常喜在公共場所大放厥詞,高談闊論,是屬於徹底打擊對方的典型。因為他的言詞到處傷人,時日一久,就沒有人願意傾聽他的高論了,當他發覺眾人都在回避自己時,立即檢討錯誤的症結,改變說話的語氣。

後來,他將自己的意見,改用疑問的口氣來敘述,如此一來,他的語鋒不再銳利刺人了,大家也能平心靜氣地接受他的議論。從此,他在政壇上平步青雲,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因此,我們不可以用“我認為絕對是這樣”等斬釘截鐵的口氣和態度,來威壓對方,而應改用“是不是這樣呢?”等委婉的態度,和對方接觸,這也是攻心說服術之一。

不過,說服者若不小心刺傷對方的自尊心,而對方已經采取強硬的防衛態度,也就是顯露拒絕的態度時,應該如何處理呢?這時,說服者應暫且回避此一問題,或避重就輕地帶過,待對方的感情稍微平靜之後,再繼續進行。因為,此時若深入地討論此一問題,不僅會激使對方潛藏於深層心理的自尊心,露出意識麵,而勃然大怒,並且還會將對方逼至死角,當對方作困獸之鬥時,說服工作當然會無疾而終。像這種情形,有時,對方在心裏的某一角落裏,會承認說服者的道理,說服者若能洞悉其心理,並算出對方的“感情冷卻期間”,等待對方自主的判斷,那麼,對方有時也會出乎意料之外地表現出軟化的態度。

利用第三者誇讚能達到更好的結果

第三者的一句話勝過自己說一百句話。

在不損傷對方的自尊心或虛榮心的原則下,進行說服工作的另一個方法,是巧妙地替對方虛榮的自我,加上一頂高帽子,使他們的自我更加地虛榮。這是刺激對方的虛榮自我,遂因過於得意忘形而落入說服者所設的“陷阱”內,使說服成功。

通常,我們想說服對方時,常以“除你之外,再也沒有更適當的人選了!”或“真虧是你,你這種當機立斷的魄力,實在令人佩服!”這類的溢美言詞,來誇讚對方。但是,你若隻是一味地讚美對方,他必認為你是個專門逢迎他人的謅媚者,那樣一來,你的馬屁還真拍到馬腿上了!因此,當你欲使用此種方法來說服對方時,態度應自然而誠懇,也就是要毫不露痕跡地表演。

譬如:與其直截了當地以“除了你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人選可勝任這項工作了!”的語句來說服對方,不如不露出蛛絲馬跡地說:“你看!A先生容易犯……的錯誤,B先生有……的缺點,算來算去,也真是除你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接這項工作啦!”如此故意將對方的“競爭者”搬上舞台,並提出客觀的觀點,適當地替對方的虛榮心戴上一頂高帽子,這麼一來,對方就不會以為是拍馬屁了,反而心裏沾沾自喜道:“嘿!說的也是!除了我之外,再也沒人幹得了啦!”這一種加上附帶條件來誇讚對方的說服術的效果,常是出人意料之外的。

這種不著痕跡地阿諛對方的方法,還可舉出對方的所有物來讚美一番,或藉對方所不認識的第三者之名,以適當確切的言詞,捧對方一場,都可收到效果。

舉出對方所不認識的第三者,藉第三者的力量來說服時,其效果有下述的心理學上的背景:一般說來,同樣是讚美,但人們的心理喜歡陌生的第三者的讚美,勝於所認識的身邊人物的誇張。因此,如果告訴對方,有個陌生的第三者對他讚不絕口,他必然會感到光榮和興奮。因為他認為除了自己所屬的世界外,還有人承認自己的價值,這種“連陌生人都承認我的存在價值”的驕傲,滿足了他的自我心理,因而也就產生應允說服內容的意欲。

譬如,當你欲向一位客戶推銷豪華轎車時,與其說破嘴皮子,告訴對方汽車的性能有多優良,外型有多美觀,還不如告訴對方“某某大明星也是開這一種車子”等類的話,來說服對方,成功率也會比較高些。這就是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抬高對方的自尊心或虛榮心,以獲得說服的效果。

示之以害告之以利

趨利避害是每個人都會做出的選擇。曉之以利,告之以害,每個人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一個人最關心的往往是與自己有關的一些利益,因為人們畢竟生活在一個很現實的社會裏,雖不能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人要生存,就離不開各種與己有關的利益。所以,當你想要勸說某人時,應當告訴他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則會帶來什麼樣的不利後果,相信他不會不為所動。

球王貝利,人稱“黑珍珠”,是人類足球史上享有盛譽的天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足球的天賦,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有一次,小貝利參加了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賽後,夥伴們都精疲力竭,有幾位小球員點上了香煙,說是能解除疲勞。小貝利見狀,也要了一支。他得意地抽著煙,看著淡淡的煙霧從嘴裏噴出來,覺得自己很瀟灑、很前衛。不巧的是,這一幕被前來看望他的父親正好撞見。

晚上,貝利的父親坐在椅子上問他:“你今天抽煙了?”

“抽了。”小貝利紅著臉,低下了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

但是,父親並沒有這樣做,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屋子裏來回地走了好半天,這才開口說話。

“孩子,你踢球有幾分天分,如果你勤學苦練,將來或許會有點出息。但是,你應該明白足球運動的前提是你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可是,今天你抽煙了。也許你會說,我隻是第一次,我隻抽了一根,以後不再抽了。但你應該明白,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你都會想:僅僅一根,不會有什麼的。但天長日久,你會漸漸上癮,你的身體就會不如從前,而你最喜歡的足球可能因此會漸漸地離你遠去。”

父親頓了頓,接著說:

“作為父親,我有責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責任製止你的不良行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還是向壞的方向滑去,主要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說到這裏,父親問貝利:

“你是願意在煙霧中損壞身體,還是願意做個有出息的足球運動員呢?你已經懂事了,自己做出選擇吧!”

說著,父親從口袋裏掏出一迭鈔票,遞給貝利,並說道:“如果你不願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執意要抽煙的話,這些錢就作為你抽煙的費用吧。”說完,父親走了出去。

小貝利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仔細回味著父親那深沉而又懇切的話語,不由得掩麵而泣,過了一會兒,他止住了哭,拿起鈔票,來到父親的麵前。

“爸爸,我再也不抽煙了,我一定要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

從此,貝利訓練更加刻苦,十六歲就入選巴西國家隊,三奪大力神杯,成為一代球王。這番成就的取得跟父親的一番教導是分不開的。至今,貝利仍舊不抽煙。

一次,唐代著名諫臣魏征直言進諫,使唐太宗很難堪,太宗不由得有些憤恨魏征。

太宗回寢宮後,向長孫皇後說及此事。長孫皇後聽後,深有感觸地說道:

“曾聽說陛下器重魏征,隻是不知其中緣故。今天聽起陛下說魏征直諫的事,此人果然能以大義勸止陛下感情用事,可稱得上國家正直之臣!妾與陛下結發為夫妻,承蒙禮遇,情義深重,然而每當說話時還要觀察陛下的臉色,不敢輕犯威儀,何況是臣下情疏禮隔呢?觸犯龍顏是危險的,因此古時韓非曾說‘說難’,東方朔也歎‘談何容易’,都是很有道理的。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掌握國家的人以國事為重,聽取忠言就會使社會安寧,拒絕忠言就會使政治紊亂。陛下詳察其中道理,那麼天下就幸運了。”

皇後一席話,使唐太宗頓時省悟,以後對魏征更加器重。魏征死後,太宗深感悲痛,親臨魏征靈堂慟哭,追贈他為司空。太宗後來對人說:“用銅來作鏡子,可端正衣冠;拿曆史來作鏡子,可以知道朝代的興亡更替;拿人來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經常保持這三麵鏡子,以防止自己的過失,現在魏征去世了,我丟了一麵鏡子啊!”

公元前630年,秦晉合兵攻鄭。兵臨城下,鄭文公命燭之武去說服秦國退兵。

燭之武趁夜來到秦國軍隊的營門前放聲大哭。秦穆公聞報,便親自接見了燭之武。

燭之武說:“老臣哭鄭,也哭秦,鄭國滅亡在所難免,並不可惜,可惜的是秦國呀!秦晉合兵攻鄭,即使勝了,對秦國也是無益而有損。因為秦國在晉國的西麵,與鄭國相隔千裏,無法越過晉國占鄰鄭國的一寸土地。而鄭和晉相連,勝利後領土必然全部歸晉。秦晉兩家本來勢均力敵,可是晉國若得到鄭的地盤,力量就會大大地超過你們,且晉國曆來言而無信,這些年他們天天擴軍備戰,今日拓地於東,滅鄭;它日必然會拓地於西,攻秦。君不見,晉國假途伐虢的教訓嗎?

秦穆公聽了覺得有理,便悄悄撤兵了。晉國自覺孤掌難鳴,便也班師回朝了。

不論個人行為還是國家大事,無不關乎利害,趨利避害是每個人都會作出的選擇。所以,在辯說中說明利害得失,進而指明方向,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

用“心理共鳴”說服別人

采用“心理共鳴”的說服法,最好先避開對方的忌諱,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談起。

人與人之間,很難在一開始就產生共鳴,往往必須先誘導對方與你交談的興趣,經過一番深刻的對話,才能讓彼此更加了解。在你嚐試說服他人、對另一個人有所求的時候,這樣的論點也同樣適用。

伽利略年輕時就立下雄心壯誌,要在科學研究方麵有所成就,他希望得到父親的支持和幫助。

一天,他對父親說:“父親,我想問您一件事,是什麼促成了您同母親的婚事?”

“我看上她了。”

伽利略又問:“那您有沒有娶過別的女人?”

“沒有,孩子。家裏的人要我娶一位富有的女士,可我隻鍾情你的母親,她從前可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姑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