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卷土重來》 :一場博弈(無力的求下月票)(1 / 3)

夫餘使節團在少冷嶺待了差不多三天,由於蒙詔得到林斌的示意,閑暇時總會派人帶著夫餘使節團的成員觀看黑旗軍操練軍陣,有時候也會讓夫餘人觀看黑旗軍攻城利器,比如投石車、床弩之類的大型裝備。

蒙詔其實不懂林斌為什麼要讓那些蠻荒野人見識精良的兵器,在他的印象當中,先秦就對器械的保密十分在意,從不向任何人炫耀,正是因為嚴格保密,在攻打六國時才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在他想來,讓夫餘人看見了那些攻城器械就等於遼地諸國都知道了,遼地諸國在日後的一段時間裏絕對會拚命的思考應該怎麼做才能減低攻城器械對城防的威脅,相應地做出城防措施,這樣一來不是自找麻煩嗎?

有時候武將的想法總是會固定的限製在一個範圍內,正是因為這樣,武將隻是武將,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思考的話,視野絕對會開闊很多。

夫餘人的製造技術太過落後,他們看到攻城器械之時隻有一個感受,那就是震撼!仿造?除非夫餘人能夠從黑旗軍這裏偷幾輛樣本,不然仿造無從談起,畢竟任何仿造都是建立在有相應人才的基礎上。看一眼就學會仿造?唔……似乎那隻出現在某個傳說的故事。

遼地擁有攻城器械製造技術的國家是衛氏朝鮮,畢竟衛氏朝鮮是原燕國的貴族,現時的攻城器械的版本大部份都是在春秋戰亂多發的時期被鑽研出來。可以說,某些被漢國放棄的攻城器械至今還被衛氏朝鮮所保留,這也是屬於華夏文明的技術工業的一部份。

三天的時間裏這幫夫餘人可謂是大開眼界,真正的認識到什麼叫作百戰之師,這當然也給夫餘人造成一種震撼和畏懼,如果智力不是負數的話,他們應該明白這麼一支強大的勢力突然加進遼地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漢部太強大了,他們的到來將在遼地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穀鳧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他看到的是一支侵略性十分強的軍隊,裏麵的士兵談論的話題永遠是多殺幾個敵軍立功封爵,從士兵就能看出一支軍隊的性質,有了這些時刻盼望戰爭到來的士兵,可以想象領導這麼一支軍隊的最高統帥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說實話,夫餘人對林斌的了解太少,不然穀鳧也不會在拍馬屁時冒出一句仰慕十幾年的話出來。不但是夫餘對林斌了解少,就算是把漢族當成死敵的烏桓人對林斌的了解也不多,所有的印象都是建立在林斌率領軍隊對草原的征戰,對於林斌本人則是一概不知。

“統帥這支軍隊的將軍(蒙詔)是一個貪婪的人,我們或許應該從他身上下手?”

所謂的下手是從蒙詔那裏探出口風,比如林斌的個性、喜好、等等。穀鳧相信華夏人的一句古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多知道一些總能找出那個人的弱點,從而想出相應的手段。

穀鳧的觀念絕對正確,他利用有限的時間繼續與蒙詔接觸,付出一點點代價後從蒙詔那裏陸陸續續探出了一些口風,比如林斌來遼地是繼續上次未完的事業,把烏桓這個民族抹掉。穀鳧聽後渾身冰涼,他不是很懂‘抹掉’這個詞的意思,但還是猜出林斌來到遼地是想進行一場滅族戰爭!

滅族戰爭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曆史上爆發的戰爭不少,但是滅族戰爭卻是不多,每一次滅族戰爭被挑起的時候,大戰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殘酷,用屍山血海來形容是小意思,哪場戰爭不是大量死人?所謂的滅族戰爭是把一個種族的痕跡徹底抹掉,就好像這個種族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樣。

穀鳧在知道像黑旗軍這樣的軍隊足有三十萬,其中比黑旗軍更加精銳的軍隊至少還有五萬時,他臉色變得蒼白,戰戰栗栗問:“蒙將軍,貴族滅掉烏桓後……會繼續東進嗎?”

蒙詔眉頭一擰,露出不悅的表情,盯視穀鳧良久,最後用滿不在乎語氣說道:“遵從我王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