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是追回來了,但是為了保證‘天子無戲言’的威嚴,劉徹總要找個借口掩飾,他的借口非常簡單,那就是隨便按一個罪名在那名傳旨大臣的身上,說明不去傳旨是因為臣子出了問題,不是天子出爾反爾,最後把那名大臣喀嚓了。當然,誰都知道這麼做無法掩飾什麼,大家對天子改變主意的事情心知肚明,但是有了被喀嚓了大臣的警告,誰敢亂嚼舌頭?
好吧,這是劉徹第一次壓抑住沒有對劉安動武……
既然有第一次,那麼肯定還有第二次!
話說,劉徹派人緊緊盯住林斌,查探林斌的去向。想要查出林斌的目的地並不是太難,劉徹得知林斌是要舉族遷移到遼東以北,心裏既為林斌不是要轉向南下而慶幸又有點惱怒林斌是不是要盤踞塞外與自己為敵,劉徹心裏更加迫切的想要快點解決掉劉安掉轉槍頭對付林斌了。
劉徹又是一番精心的準備,終於抓住機會,他這一次可謂是謹慎小心,重複確定林斌遷移速度沒有降慢、沒有掉頭南下的跡象,心裏鬱悶為什麼要怕林斌的同時開始選派傳旨大臣。有了上次傳旨大臣被莫名其妙喀嚓掉的事情,這一次幹脆沒有大臣出來自薦了,這讓劉徹心裏鬱悶得快內出血,蠻橫地欽點了一名大臣,這名被點名的大臣哭喪著臉踏上傳旨的道路……
大臣派出了,劉徹心情忐忑的看向大殿門口、豎起耳朵聽是不是還會有鴻翎急使來一個急報,很好,他沒有聽到北疆的軍情,心想:“這一次不會再出現岔子了吧?”
劉徹不過舒心了還沒一天,第二天午夜在睡覺的時候被吵醒,他睜開眼睛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北疆的鴻翎急使!”,急急奔出去,拿眼瞧去,一名鴻翎急使雙手高捧木盒跪在殿門外,這惹得劉徹一陣腦袋發暈,差點就吐血倒地,他強忍怒氣看完戰報,拿起劍就是一陣亂剁,原來是林斌停在了定襄郡外,軍隊大部份都在調動,像極是要揮兵南下。
未央宮的上空充斥劉徹的瘋狂叫喊,可謂是咬牙切齒的在咆哮林斌的名字。
毫無疑問,那名傳旨的大臣再一次被劉徹召回了,這一次劉徹被氣得不輕,這一氣也忘記維護天子的威嚴。第二名傳旨大臣沒死在劉徹的手上,但卻也是在隔天就死了,死因眾說紛紜,雖然說法不同,但都是認為是被劉徹殺掉,誰也沒有猜到是因為緊張而死於心髒病。
一連串的打擊讓年輕氣盛的劉徹怒極攻心,竟是病倒了,他絕對不會相信那些都是巧合,堅定認為林斌是在與他過不去。現在的劉徹還不是被竇老太太壓抑十幾年的劉徹,這名年輕的君主還沒有學會什麼叫作忍耐,他躺在病榻上越想越氣竟是起了五麵作戰的心思。
所謂的五麵作戰是:漢國南部的諸小國;淮南一代的劉安三王;北地郡、上郡的匈奴;東南部的南越;定襄郡、雁門郡外的林斌。
連這種想法都蹦躂出來,可以想象劉徹被氣得有多嚴重。劉徹的想法當然瞞不住竇老太太,這名睿智的老太太雖然因為內憂外患而選擇站在劉徹這一邊,但是並不代表她會任由劉徹胡來。
竇老太太放低姿態去勸導劉徹,將裏麵的利害關係講得清清楚楚,在她看來,漢國雖然近幾年變得強大了,但也絕對還沒有多麵作戰的能力,現在應該做的是忍耐,先把內部的淮南王劉安等三王解決掉;其次是解除南邊的威脅;再來是對付匈奴人;劉徹痛恨的林斌卻是一個可以對付卻又可以招撫的人,畢竟林斌從來都沒有露出敵意,這一次騷擾漢國也是因為劉徹主動去招惹,這才引來了報複。就算是要對付也絕對不是現在!
劉徹被一安慰怒氣也漸漸消了,解釋那個隻是氣話,結果惹來竇老太太的一頓訓斥。
兩個漢國最有權力的人一陣交談,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穩住林斌,分化林斌與劉安之間的關係;從邊境貿易上去削弱林斌的實力。
有了竇老太太出馬,劉徹毫無疑義的接受了布策,一道旨意把遠在西河準備對匈奴展開防禦作戰的李廣給調到了定襄。
然而……李廣到達定襄準備對林斌展開智力上的比拚時,他卻是撲了個空,事後才得知林斌已經繼續往遼東遷移,目前已經到了上穀郡外,快要進入烏桓人的領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