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林斌在疾病爆發之前有做防範,患病者的數量並不是很多,隻有不到三千人患病被隔離。既然無法治療,那麼林斌唯有盡量安排出幹淨舒適的場所出來安置,安排士兵嚴格把守。
林斌還有有點發懵,他以前不知道古代有流感這個病,畢竟曆史上記載的大多是一些瘟疫、天花等等的恐怖的傳染病,而且因為戰亂太過頻繁,每個朝代的語言意思也都不是很相同,十分不確定流感在古代是什麼稱呼。
當然,林斌不知道並不代表沒有發生過,其實在秦朝時期就有流感存在,秦朝的中醫也對這種流感有一定的觀察,但是沒有找出治療的藥物。比如古代中醫書中記載冷熱病的獲病原因,裏麵有 “非時暴寒,非節之氣”“時行乖戾之之氣”,這是在形容患病是由於天氣的影響;病狀的記載更為詳細,比如頭痛、發熱惡寒(時冷時熱)、反胃、鼻塞、鼻涕、喉嚨、咳嗽、頸項痛、全身骨頭酸疼、胸悶、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嚴重時呼吸困難、等等的患病者反應。
不用懷疑,流感的發病因素與環境、氣候的影響絕對脫不開關係,現在正是處於草原多風多雨氣候,且在不斷遷移的過程中風餐露宿,患病純屬正常。
林斌及時的斷掉無限的傳染根源,可以說這是隻有傳染性疾病以來,無論與哪個勢力相比較都是反應最快、措施最合理的一次。林斌一連串的命令讓部眾明白要怎麼做才能避免患病,也借這一次爆發疾病對部眾進行的一次普及教育,至少部眾算是明白應該怎麼做才能盡可能不然病魔纏身。
由於林斌有打過防疫疫苗,他可能在這個時代裏是唯一一個不害怕傳染性疾病的人。林斌在防疫期間不管是為了表示對這次突發事件的重視還是收買人心,他很多時間裏都是做好防護措施親臨第一線看望患病的部眾,這讓部眾了解到自己的效忠對象不止武勇、對部眾更是愛護,無不是心生感動。
換一句話來說,林斌懂得去收買人心,證明他已經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不再是那個對自己未來感到迷惘的武夫。
***********************************************************************************
這場突發性疾病的爆發當然影響到很多事情,其一便是遷移的速度完全停止,百萬部眾和數十萬軍隊全部停頓在‘荒幹水(黃河支流,位於鹹陽靠東、接近漢國定襄郡)’的一個區域內,這讓漢國當局感到無比緊張,據可靠消息,原本在西河的李廣被劉徹緊急調到了定襄,用意是防禦林斌隨時可能的南下作戰。
漢國現在正處於絕對的精神緊張的狀態,劉徹於半月前已經決定幫助閩越抗擊南越,但是因為主要的戰略目標仍然是以監視淮南國、衡山國、廬江國為主,派往閩越的兵力隻有兩萬,而且都是水軍,換句話說,漢軍的主力依然死死把淮南國、衡山國、廬江國圍在中間,一幅隨時可能發動平判戰爭的架勢。
漢國的天子當然是想對淮南王等三萬動兵了,支援閩越是第一步棋,是用來迷惑劉安的舉動,隻要劉安以為劉徹的重心偏向閩越和南越的戰爭上而放鬆警惕,劉徹絕對會利用劉安的疏忽突然進攻。
事實上劉安絕對沒有被劉徹的舉動瞞騙住,劉徹聽從麾下謀士的建議做出了放鬆警惕的姿態,用意是要將計就計讓劉徹先攻,隻要劉徹沒有找到合理的理由搶先進攻,劉安就占住道義的優勢,向世人說明他出於逼不得已的反抗,是被迫才反,給人一種劉徹昏庸無道的印象。
劉徹手底下也有能人,當然也看出劉安的陰謀,強烈建議劉徹不要冒大不韙搶先進攻。劉徹是什麼人?說好聽了就是有主見,其實就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少年,他覺得再拖下去隻會讓人(林斌)占去更多的便宜,為了整個大戰略的考慮毅然就要發出聖旨讓竇嬰發動進攻。
聖旨是發出去了,那個手捧聖旨的大臣剛邁出去,一個從北疆星夜趕路的鴻翎急使到了長安。鴻翎急使帶回了一個讓劉徹不顧天子威嚴破口大罵的消息,原來是剛剛擊敗匈奴的林斌讓出了河朔率眾向東遷移。
劉徹聽到這個消息後似乎忘記是誰算計之下逼迫林斌不得不遷移,他無數次破罵林斌是一個沒有君臣大義的反複之輩,心裏也對是否攻伐淮南國、衡山國、廬江國產生了猶豫,派人火急火燎的將欲到南方傳旨的大臣追了回來。